天天看點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備注:全文9865字,保持耐心終将有所得!

2003年,南聯盟這個曾經的國度被改名為“塞爾維亞與黑山”,這是南斯拉夫留給世界最後印記消失的一年,也是一個老婦人獲得自由的一年。

這個老婦就是鐵托曾經的遺孀約婉卡·布羅茲,被軟禁23年的她,終于迎來自由。

在被解除軟禁後,她獲得了養老金,安保費補貼,日子雖不寬裕但也算衣食無憂。

自由後的他,經常接受記者采訪,無數次回憶往事時,她都說:自己懷念鐵托,也永遠不會忘記變心的鐵托。

在這念叨和懷念十年後,2013年10月20日,約婉卡·布羅茲去世,享年89歲。

這個不斷被念叨變心的男人,就是今日本文主角鐵托。

他過了什麼樣的一生?

不少人都說過,但說清楚的不多,這篇文章保守估計近萬字吧!

希望能用一文,簡短說清鐵托和他的南斯拉夫前世今生的故事。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鐵托遺孀)

一:風流小子

1892年5月7日,奧匈帝國的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庫姆羅維茨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誕生了一個小孩約瑟普·布羅茲!

少年時的布羅茲,日子過的不咋地,家裡九口人隻有10英畝土地,就算辛勤勞作省吃儉用,日子依舊過的緊巴巴。

為了維持生計,少年布羅茲國中剛畢業,就在15歲那年出外謀生。

先在西薩克鎮當菜館學徒,後又去當鎖匠學徒,年滿十八歲時,少年加入了五金勞工工會,第一次認識到了勞工的世界。

雖然認識到了勞工的世界,但鐵托的日子依舊不好過,因為,世界是不公平的啊。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希特勒畫筆下的維也納)

為了讨生活,1912年10月,窮困潦倒的布羅茲來到帝國心髒“維也納”投奔自己的哥哥馬丁指望能混口飯吃。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初來乍到的布羅茲在維也納迎來了命運的轉折。

鎖匠生涯練就的機械修理特長讓布羅茲順利進入戴姆勒(奔馳)公司擔任試車員,僅僅幾個月後,聰明的他就混出了樣子,成了個開車遊蕩維也納街頭的街溜子。

那段日子應該是布羅茲最舒心的日子。

混迹維也納的他,也曾在著名的Central咖啡館,跟無數大時代的對手擦肩而過。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美麗的維也納)

當時的維也納是風雲際會之地。

24歲的希特勒,當時還是一個落魄的美術生,在曼納海姆流浪漢之家落腳,用自己的畫作換生活費,諷刺的是,畫作經銷商,還是猶太人。

26歲薛定谔,當時還沒研究貓,正是鋒芒初顯時節,跟科爾勞施合作寫了關于大氣中鐳 (即Po)含量測定的實體論文,獲得了奧地利帝國科學院海廷格獎金。

34歲的托洛茨基,這個後來列甯的棍子,蘇聯奠基者,整日裡悶頭在咖啡屋寫作,随後用筆杆子撬動了世界。

35歲的斯大林,列甯的繼承人,蘇聯第二任老大,當時還是托洛斯基朋友的他,也是著名筆杆子,兩人經常以文會友,談得不亦樂乎。

43歲列甯,是以上兩人的戰友導師和精神領袖,數年後的他,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年歲最大的則是57歲的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出版多年後,又拿出了自己另一部力作《圖騰與禁忌》,并聲稱,自己發現了三大真理。

夢是無意識欲望和兒時欲望僞裝得滿足?

俄狄浦斯情結是人類普遍的心理情結。

兒童具有性愛意識和動機。

這一系列偉大人物,或英雄或枭雄,都在自由的維也納縱情馳騁。

跟他們交相輝映的,還有最年輕,時年僅僅21歲的鐵托。至于他們跟鐵托是否有交集,或許有,或許沒有,誰也說不清楚。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多少人傑風雨中)

鐵托的風流。

看似事業有成,整日開車逛街,自帶舞蹈細胞,讓沒啥錢的布羅茲成了社交界的寵兒,也收獲了自己的初戀。

一個叫做“麗莎·施普納”的富家大小姐,進入了布羅茲的生活。兩人恩恩愛愛,就這麼厮混在一起成了甜蜜的一對。

眼見生活獲得改善,還有佳人相伴。

按理說,布羅茲應該會安心跟富家女戀愛結婚,順利晉升中産階級吧。

但21歲的小夥布羅茲還沒玩醒,在女友哭着說自己懷孕之後,才苦惱地發現,自己真心養不起孩子,而且也不想結婚。同樣富家小姐麗莎·施普納也不想要孩子。

這時候咋辦?當然是一别兩寬啊!

随後,布羅茲提出分手,至于理由也無懈可擊:按奧匈帝國兵役法,我要去參軍。

1913年10月,布羅茲入伍,成了一名奧匈帝國士兵,并在獲得全軍擊劍比賽冠軍後,升為第35莫多蘭團中最年輕的士官。

看似仕途不錯,可布羅茲志不在此,指望着退役之後,繼續去維亞納進行自己的泡妞大業。

誰曾想一入軍營"芭比Q",回不來了。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帥氣的鐵托)

二:一戰風雲。

1914年6月28日,一場部隊集合,讓布羅茲的生命迎來了逆轉時刻。

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殺,一連串巧合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随後一個月間,歐洲大地宣戰聲疊起,兩大陣營開始捉對厮殺。

奧匈帝國作為急先鋒和暴風眼,當仁不讓地參加了戰争。

布羅茲就這樣不情不願地走上了前線。

這讓厭戰的布羅茲不滿了,他曾經公開反戰,直接在前線說:我從一開始就憎惡這場戰争。

隻不過抗議無效,布羅茲喜提關禁閉之後,還是不情不願地前往喀山東部抵抗俄國人。

然後,就是一場戰後的被俘。

1915年4月17日清晨,布羅茲所在的部隊,在德涅斯特河支流附近遭遇俄國騎兵包圍。

勇猛的俄國大兵沖入了軍心渙散的奧匈帝國營地,面對敵人進攻,防備松懈的奧匈士兵,一個個都當了俘虜。

抵抗的人不多,布羅茲就是其中之一。

跟俄國人貼身肉搏的他,以一敵二遭遇背後偷襲最後昏迷不醒。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西伯利亞勞改)

然後,就是長達五年的戰俘歲月,一群人就這麼在俄國戰俘營待到了1920年,直到維也納英傑列甯出現,并用《四月提綱》拯救了他。

崛起中的布爾什維克,正在工廠和戰俘營不斷傳播思想,發展同志,共建事業。

戰俘營中的布羅茲,接受了新思維的教育,踴躍參加學習的他,在後續也搖身一變,成了國際紅色縱隊和南共的一員。

自那以後,他心中就有了一個崇高的理想,那就是拯救自己的同胞和祖國。

然後,收獲思想武裝的布羅茲回國了。

在俄國那段時間,聰明的他不僅學會了俄語,還抽空收獲了自己的愛情,順利讓一個16歲的俄國小女孩佩拉吉娅·别洛烏索娃懷孕。

這一次,已經27歲的布羅茲沒有回避責任,而是選擇了勇敢承擔,拐帶了一個俄國老婆回了家鄉。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飒飒的俄羅斯女人)

至于說回家後的差別,或許就是:曾經的祖國從奧匈帝國變成了南斯拉夫王國。

一戰讓奧匈帝國、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斯曼帝國一個個分崩離析,威爾遜的14點原則在歐洲興風作浪,也讓無數民族國家紛紛湧現。

這其中,就有原本隸屬于奧匈帝國的南斯拉夫王國。

王國是什麼?答案是擁有國王的存在。

這天生和布羅茲的理想不相容啊。

為了自己的理想,布羅茲開始了跟王國鬥争的時代。

弄罷工,幹革命,搞運動,跟随而來的也有無數次入獄和危險。

唯一可惜的是,布羅茲的事業不算順利,幹了十多年依舊一事無成,反而越混越差。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南斯拉夫王國)

三:人生轉折。

然後,時間來到了1934年10月9日,已經40出頭的布羅茲迎來了人生逆轉的時刻。

在那一天,法國馬賽發生了一場刺殺,南斯拉夫國王亞曆山大一世,被一名保加利亞殺手弗拉多·切爾諾澤姆斯基刺殺。

刺殺為何發生?則跟當時歐洲時局有關!

大蕭條的影響,讓德國民粹主義盛行,随後,他們喜提新上司人,那就是希特勒。

1933年上台的希特勒,弄經濟是好手,玩政治也是把好手,用不斷的政治博弈,戰略攻勢,先後完成了經濟恢複,重新武裝,挑戰凡爾賽和約等三個關卡任務。

這一切,讓法國人看到了威脅。

為了應對德國威脅,法國不敢打仗,就弄外交制衡,指望在德國後方拉攏一票小國,成為自己的東方盟友,構築制衡德國的勢力,新生的南斯拉夫王國,就成了法國看重的目标。

法國圖謀,讓緻力于搞獨立的法西斯組織“烏斯塔沙”不滿了。國王投靠法國人,指望穩固自己的國家,我們搞分裂還咋搞?(烏斯塔沙,活躍于二戰前後的法西斯組織,訴求讓克羅地亞從南斯拉夫獨立,受到墨索尼尼和希特勒支援)

于是,他們就找了刺客,暗殺了國王。

這刺殺,卻從側面幫了布羅茲(鐵托)。

國王被刺殺的消息傳回國内,讓南斯拉夫舉國震驚,震驚之後,年僅11歲的小孩彼得二世成了國王,前國王堂弟保羅親王成了攝政王。

内憂外患的時局,讓新國王行政很激進,在1935年底開始了一場持續3個月的肅反,弄得經常搞事的南共損失慘重,骨幹人員被捕無數。

這讓南共陷入分裂不說,連帶頭人都躲在維亞納,國内失去了領頭人。

這狀況讓共産國際不滿了,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授意下,正在蘇聯工作的布羅茲因禍得福,成了被斯大林看重擢升的那個人。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斯大林)

随後的南共,總書記是戈爾基奇,組織書記是布羅茲,鐵托順利進入權力中樞。

進入權力中樞後的鐵托,好運依舊不斷。

1937年底,南共老大戈爾基奇因為妻子涉嫌間諜罪受牽連,被一撸到底,鐵托幾個月後熬出頭,在共産國際任命下,成了南共一把手。

這就是鐵托的人生逆轉,一場刺殺引發的蝴蝶效應,讓原本的邊緣人,一路進入中樞成了應命的英雄。

隻是,這應命的英雄,那個時候還需要一個人的助推,這個人就是希特勒。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希特勒也幫忙)

四:感謝希特勒。

說希特勒第一印象是,這貨是戰争狂。

從做派看确實如此,他主政的德國,一路狂飙突進,在1939年9月閃擊波蘭後,引爆了二戰的歐陸戰場。

打完波蘭之後,德國依舊沒有停手,北歐遭殃,低地國家遭殃,大國法國遭殃。

一連串國家陷落背後,是英國的孤獨和小國的飄搖。

臣服還是毀滅,這就是當時巴爾幹小國們的處境,在這樣的威脅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紛紛投靠德國。

南斯拉夫王國也沒頂住壓力,在1941年3月25日簽署了《三國軸心協定》,加入了軸心國。

這做派,讓南斯拉夫人民不滿了!

當納粹的幫兇,不是給自己招禍嗎?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三國軸心)

不願意的南斯拉夫人,發起了反抗。

3月27日,空軍總司令西莫維奇帶領軍官政變,讓攝政王保羅親王滾蛋,擁戴剛成年的彼得二世掌權,指望能改選更張,不參合歐洲戰事。

為此,他們還在幾天後的4月5日,跟蘇聯簽署了《蘇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這就讓圖謀蘇聯的希特勒不滿了,我拉攏你是給你面子,不要的話,别怪我翻臉。

随後,翻臉的德軍行動了。

他們動員大軍對貝爾格萊德狂轟濫炸刀刃相加,僅僅11天後,南斯拉夫王國徹底淪陷,彼得二世流亡國外。

失去國王的南斯拉夫王國厄運不斷,訴求獨立的“烏斯塔沙”在納粹支援下,搞起了克羅地亞獨立國,德國衆多附庸國,也紛紛指望占便宜。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左:鐵托)

存亡時刻當有猛士站出來,鐵托出現了。

他跟陸軍上校拉紮·米哈伊諾維奇(後來投靠納粹)一起,成了當時南斯拉夫王國抵抗納粹的中流砥柱。

而這中流砥柱的底氣就是,鐵托真就是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利益在奮鬥。

因為當時的南共,日子也不好過,在王國時代就遭遇肅清,讓他們人員稀少。

但王國政府的亂作為讓南共獲得飛速發展,從幾千人變成1.2萬人(1939年)。

德國悍然入侵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成了南斯拉夫抵抗精神的象征。

從這個角度看,沒有希特勒的進攻和脅迫,就不會有鐵托的發展和壯大。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南斯拉夫遊擊隊)

五:劉皇叔秉性,遊擊戰精髓。

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550萬大軍兵分三路跟蘇聯宣戰。

曾經受制于蘇聯,無法盡情發揮的鐵托知道,這一次蘇聯沒有理由在制約自己的行動了。

戰争爆發當天下午,鐵托就起草了“告人民書”号召全國抵抗納粹德國入侵。

5天後,南共建立最高統帥部,弄起了遊擊隊,鐵托順利成了遊擊隊總司令。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鐵托的隊伍)

随後,時代進入了二戰時代。

從1941年到1945年德國投降,南斯拉夫人民,在鐵托帶領下,打了四年抗戰。

戰鬥中的鐵托,沒有一戰時的厭戰,反而非常英勇,特别負責。

這負責集中展現在不抛棄,不放棄上。

每一場遊擊隊轉移時,鐵托的隊伍,從不放棄任何一個人,不落下任何一個傷員,就連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他都會找專人照顧。

這就讓鐵托的隊伍往往都是拖家帶口,也讓跟随鐵托逃難的隊伍越來越龐大。

最誇張一次,攜老扶幼的隊伍多達近十萬人,這做派很有劉皇叔攜民渡江的風範。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劉皇叔攜民渡江)

人多了,困難就多,就難免照顧不好,不少人都倒在了納粹的屠刀之下。

這狀況,讓鐵托非常悲痛,以身作則斷後不說,還不斷重申:絕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是難民,還是傷員。

可,再堅強的人,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會崩潰,有一次鐵托就崩潰了!

他含淚寫信莫斯科說:十幾萬難民即将餓死,斑疹、傷寒也在流行。人們因饑餓而死去,但他們并不抱怨,反而為我們的戰士拿出了最後的面包,望盡力援助我們。

這就是南斯拉夫抗戰的真實寫照。

但那時自顧不暇的蘇聯也無法援助鐵托。

可這狀況,并沒有讓鐵托放棄,反而越加堅定了反抗決心。

至于他們的戰法,也讓不少中國人熟悉。

軍紀上,不拿群衆一針一線,跟群衆打成一片。

戰術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深入敵後,打,遊擊戰,持久戰,運動戰。

成功的方式,往往都是相似的。

在鐵托正确遊擊戰思路帶領下,南斯拉夫遊擊隊擊退了納粹德國和仆從軍六次圍剿,在戰鬥中壯大,從戰争爆發時的1.5萬人發展到戰争結束時的80萬人(1945年5月),成了南斯拉夫最強抵抗力量,最後這部隊,就成了南斯拉夫人民軍。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星星之火能燎原,南斯拉夫的抗戰讓英美看到了南斯拉夫的力量,也開始了支援。

隻是這援助,從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後才開始,對南斯拉夫而言已經不再重要。(給予繳獲的意大利裝備)

戰後總結抗戰時,鐵托曾驕傲的說:南斯拉夫人民,是完全靠自己趕走納粹德國的。

雖然驕傲,依舊艱難。

這艱難,也有蘇聯電影《解放》中的一幕為證:鐵托背着沖鋒槍率領遊擊隊員突破富查-卡利若維克公路。

配音的電報聲是:這裡是南斯拉夫人民軍,這裡是南斯拉夫人民軍,我們已經突破包圍,我們仍在戰鬥!我們仍在戰鬥!

除了這經典片段之外,曾經南斯拉夫電影,《橋》還有那主題曲,《啊朋友,再見》也讓國人印象深刻。

這是特殊年代的特殊共情,太像了。

1944年下半年,時局開始逆轉。

全面反擊的蘇軍,還有諾曼底登陸的盟軍,讓德國風雨飄搖,眼見如此南斯拉夫人發起了反擊。

102月20日,在蘇軍配合下南斯拉夫人民軍進攻貝爾格萊德,一周後貝爾格萊德宣告解放,數天後,南斯拉夫全境解放。

二戰勝利了!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永恒的經典)

五:建國風雲

戰争打完了,鐵托勝利了,下一步該幹嘛?當然是建國啊!

随後,鐵托帶領南共建立了一個類似于蘇聯的聯邦國家: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這是一個包括了六個聯邦機關:塞爾維亞(含兩個自治區: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梅托希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和黑山的國家。

這六個聯邦機關,都是共和國,都有自己的領土和國旗國徽,也有各自的法令和财政預算,政權機關,可說是擁有民族主權的政治實體。

唯一讓他們聚合在一起的因由,是他們共享一個聯邦議會,聽從一個組織和一個上司的上司,擁有共同的軍隊和憲法。

這是咋樣的國家形态咧?

簡言之,就是讓原本從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分裂出來的民族組成各自的國家,然後聯合在一起,但卻少了主體民族。

這一切,也有資料統計為證。

當時的南斯拉夫,塞爾維亞族人最多,占40%左右,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族次之,各個聯邦國家中也是民族成分複雜。

除了民族成份複雜,沒有主體民族之外,聯邦國家的宗教、語言也做不到統一,經濟發展也參差不齊。

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富裕,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湊合,波斯尼亞、科索沃最窮。

散裝國家,不均衡的經濟,民族衆多。

唯一能維系一個國家的,隻有強力的上司和政黨,這就是鐵托和南共。

這也為後續南斯拉夫的解體,埋下了伏筆,那就是分裂誘因太多,從一開始就是勉強湊在一起的。

為了能維系國家的穩定,後續的南斯拉夫政府,一直選擇下方權力,擴大民族自治權,甚至以弱化中央政府的方式,維系國家的穩定。

當然,這是後話了,因為建國後的南斯拉夫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蘇南沖突。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民族衆多的南斯拉夫)

六:蘇南沖突

二戰後的世界,是陣營之争的世界。

按照冷戰的調調,南斯拉夫建國之後,倒向了蘇聯和東方陣營,跟西方國家對峙。

但這倒向蘇聯做派,卻遭遇斯大林疑心。

曾經共同在維亞納大街遊走的情誼,還有在莫斯科的相處,沒有讓斯大林和鐵托成為朋友,反而多了戒備。

這戒備從兩件事開始。

第一件事是1944年發生的,當時斯大林為了緩和同英國關系,居中調解南共和流亡倫敦的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希望鐵托能看在自己面子上,讓彼得二世回國。

這樣容易引發動蕩的事,鐵托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讓斯大林非常生氣,說鐵托心胸狹窄,氣度不夠。也讓斯大林明白,自己這個小老弟是個不安分的人啊!

第二件事是1947年9月發生的,當時蘇聯提議,在貝爾格萊德成立歐洲情報局(類似五眼聯盟),由九個國家群組織參與。(南、保、羅、捷、波蘭、匈、蘇,法共、意共)

可設定在貝爾格萊德的地利優勢,讓鐵托認為,這是跟其他組織搞好關系的好機會,就加緊了跟其他國家聯系,弄了不少邦交活動。随後還在通路保加利亞時,跟保加利亞上司人季米特洛夫弄了兩國聯邦,通過了互免關稅協定,發展經濟。

這就讓斯大林生氣了,這是自立山頭啊!

他痛罵鐵托親密戰友卡德爾和季米特諾夫,并警告說:沒有蘇聯參加就不可能建立任何廣泛的聯邦。

這話,讓季米特諾夫乖乖認慫說:是的,我們犯了一個錯誤,

雖然呵斥了一頓,但對于南保建立聯邦,斯大林也沒有反對。

因為他知道,自己隻要扼殺了鐵托的威望不讓他風頭蓋過自己就夠了。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鐵托和斯大林)

這沖突發生多了,難免激化!

1948年2月,蘇聯終于表達了對南斯拉夫的不滿。

随後兩國中斷了貿易關系,蘇聯也撤出了軍事援助,甚至在6月28日指責說:鐵托是一名帝國主義間諜。

這番話,讓蘇聯和南斯拉夫的關系徹底絕裂,不久後,受迫于蘇聯壓力,不少東歐國家紛紛跟進批評南斯拉夫。

原本就跟西方關系不好的南斯拉夫,跟東方小夥伴鬧掰了。

這歐洲鐵孤兒一般的時局,讓鐵托開始反思,自己該怎麼破局了。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博弈時代)

六:外交縱橫。

孤獨終究是不好的,失去了朋友終究是有問題的。

面對如此時局,冷靜的鐵托表态如下:南共沒犯啥思想錯誤,是蘇聯在搞大國沙文主義,我們有權跟蘇聯平等對話。

基于此,才有了後續南斯拉夫獨立自主政策出現。

他們在聯合國大會現場,敢于抨擊蘇聯。

他們在面對英美援助時,敢于欣然接受。

這獨立自主政策,反而讓蘇聯和西方對南斯拉夫都柔和了起來。

蘇聯,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就修正了跟南斯拉夫的關系,1955年赫魯曉夫甚至親自通路貝爾格萊德,向鐵托當面道歉。

西方,則更為幹脆,在1949年到1959年這十年間,給了南斯拉夫大約24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技術支援,讓南斯拉夫經濟飛速發展,有了巴爾幹之虎的底氣。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巴爾幹之虎)

這底氣就是人民生活水準高啊!

在南斯拉夫政府勵精圖治搞經濟下,到上世紀70年代,南斯拉夫國内經濟繁榮,商品玲琅滿目,按1974年統計,南斯拉夫每千人擁有汽車54.4輛,冰箱洗衣機更是司空見慣。就連西方流行的分期付款,等超前消費方式,在南斯拉夫國内也非常流行,人均GDP在90年代就有3000美元,這水準中國2008年才達到。

為何發展的這麼好?也跟南斯拉夫左右逢源有關。

當時的冷戰時代,比的除了軍事之外,還有生活水準,隻要蘇聯還強大,南斯拉夫就能獲得援助,維持穩定,但蘇聯不強大了,南斯拉夫的好日子估計就不會好了。

原因無他,火藥桶巴爾幹,不需要老虎。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巴爾幹不能有強國)

七:巴爾幹之虎憂患。

自從鐵托親西方之後,就在國内弄了不少反蘇宣傳,用刻意跟蘇聯反着來的方式治理國家。

最後,連南共的名字都成了南共盟。

鐵托唯一堅持的東西,隻有南共的“思想教育上司”和“個人模範作用”。

他希望用思想教育和感化,讓南斯拉夫各民族認同平等和自治,學會以大局為重,保持團結。

可過于寬松的政策,一直讓南斯拉夫問題不斷。因為一個不強化國家概念的南斯拉夫,地方自治太嚴重,地方權力太擴張。

這一切,在面對共同壓力的時候,往往可以抱團取暖,但當壓力消失之後,經濟發展之後必定會出問題,特别是民族問題。

這問題,鐵托在世的時候,就發生過不少次,為此鐵托曾在1971年和1972年接連兩次修改憲法,确定了各民族輪流坐莊的聯邦主席團制,并建立了平等配置設定席位的兩院議會制。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挽歌)

但鐵托也是人,1980年5月4日,88歲高齡的他走了。

各種潛伏的問題,在這個國家大家長走後,開始了爆發!

鐵托剛剛去世,他的遺孀約婉卡·布羅茲就被不懷好意的人趕出了原來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遭遇了軟禁。

更雪上加霜的是,西方的友好也變味了。

1949年開始,西方為了幫助南斯拉夫政府,提供的各種借款,在鐵托死後紛紛到期,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爆發後,南斯拉夫也因為進口石油,欠下的200多億美元外債也到期了。

這雙重擠壓,讓南斯拉夫經濟發展開始萎靡不振,财政問題越來越嚴重。

到了1980年,為了節約外彙,南斯拉夫隻得大規模減少消費品進口。

整個80年代,南斯拉夫的經濟,都是失業率高企,财政惡化,通貨膨脹嚴重。

這問題,到了90年代越來越嚴重。

同時,蘇東劇變的發生,也讓西方國家可以不在顧及南斯拉夫的死活。承受着2000%通貨膨脹,百萬多人口失業,經濟負增長的南斯拉夫終于亂了。

貌合神離的共和國,互相推诿責任,争奪資源,弄的國内烏煙瘴氣,思潮雲湧。

鐵托去世後僅僅一年,科索沃地區的阿族人,就訴求弄科索沃共和國,引發了一場騷亂,造成200多人死亡。(1981年)

窮鄉僻壤的科索沃在鬧事,富裕的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也不滿啊!

富裕補貼窮困,是南斯拉夫常态,不願繼續的他們提議,要不将聯邦弄成邦聯吧?

這一詞之差,看似無關緊要,卻是政體之别。聯邦的南斯拉夫,是一個國家,邦聯的南斯拉夫,就是一個組織了。

富裕的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要脫離,比較窮的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當然要反對!

一看談不攏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幹脆宣布,無限期退出全國代表大會。

這就讓南斯拉夫走上了解體之路。

在蘇東劇變影響下,各大共和國的南共盟(原南共),紛紛失去上司地位,到1990年12月底,依舊在堅守南共盟上司的,隻有塞爾維亞和黑山。

原本的六個共和國,分成了三派。

塞爾維亞帶着黑山,堅持國家統一。

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訴求國家獨立。

馬其頓和波斯尼亞-黑塞哥維,也有了觀察時局弄獨立的心思。

然後,當然是内戰悲歌了。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風起雲湧)

八:内戰悲歌。

1991年,在南斯拉夫人口最多的塞族人,率先組建武裝力量,随後再克羅地亞境内爆發戰火,不甘示弱的克羅地亞,在5月弄公投,8月宣布獨立,同時爆發了戰争。

同年9月,馬其頓宣布獨立,次年2月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宣布獨立。

這一輪獨立風潮,引發了持續三年多的波黑戰争。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哀傷的獨奏)

反對分裂的塞族武裝,跟訴求獨立的穆族武裝,還有支援穆族的克羅地亞武裝打的難解難分,最後在北約介入下,才在1992年11月21日簽署《波黑和平架構協定》。

戰争期間,發生了不少不好的事情,也讓戰争遭遇了廣泛的國際譴責。

南斯拉夫也在戰争進行時,宣布解體。

1992年4月27日,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宣布南聯邦解體,并建立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和黑山)

自此,原本的南斯拉夫一分為五!

不過這不是終點,因為隸屬于南斯拉夫聯盟的自治省科索沃還想獨立。

1991年就宣布獨立的科索沃阿族人,因為不受承認,在激進分子組織下成立了“科索沃解放軍”(1996年),随後引發科索沃戰争。

1998年尾,北約開始幹涉科索沃戰争,支援阿族武裝力量。

1999年1月,歐元正式啟動,趨勢良好,有成為世界貨币的潛力。

一看如此,美國鼓動北約更新戰争。

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北約憑借優勢空中力量,對南聯盟軍事目标發起了持續76天的狂轟濫炸,造成1800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無數基礎設施損毀,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的人道主義災難。

更讓我們氣憤的是,五八事件的發生和大使館的遭遇!

這讓舉國嘩然,也讓我們通過一場戰争,認清了什麼事虛僞。

30年韬光養晦,30年卧薪嘗膽,30年砥砺前行。

鐵托和南斯拉夫的故事背後,何嘗不是一個道理的诠釋:尊嚴,永遠都在刀鋒之上,永遠都需要經濟助力,永遠都是萬衆一心打出來的。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哀傷的大男孩)

南斯拉夫的故事,基本上說完了!

1999年,經曆狂轟濫炸的南斯拉夫被迫簽署協定,承認了科索沃的高度自治。

2003年,南聯盟改名塞爾維亞與黑山。

2006年,黑山公投後獨立,鐵托建立的南斯拉夫徹底沒了,變成了失去出海口的内陸國塞爾維亞。

2008年科索沃宣布獨立,隻是塞爾維亞一直沒有承認。

西方算盤是,你要加入歐盟,就承認獨立再說,可這虛僞的承諾武契奇如何不懂。

每一個看見這個大男孩一樣的塞爾維亞當家人,都有一種莫名的情愫。

回看大男孩的哀傷,再看曾經鐵托的意氣風發。

如果鐵托能看見今日,估計會感歎:穩定和團結,才是一個國家永續強大的關鍵。

備注:本文時間線,從鐵托維也納風雲歲月的1913年開始算起,持續到2022年的當下,整整109年風雲。

真實的鐵托,遊擊戰時邊寫信邊哭,隻求蘇聯援助南斯拉夫百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