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館倒計時-流星博物館掠影(七)

開館倒計時-流星博物館掠影(七)

流星博物館 會議室

《伏羲女娲圖》(臨摹)

出土:新疆阿斯塔納古墓

臨摹:青島艾山天文台

開館倒計時-流星博物館掠影(七)

阿斯塔納古墓群位于中國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吐魯番市,此地乃是西晉到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其中所葬之人大多以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阙、匈奴、高車等少數民族居民。雖說當時高昌王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但是從其墓葬的形式來看,各民族之間應該是建立了平等的關系。墓地作為高昌故城居民尋求死後安樂的幽靜之地,處在十多公裡的戈壁沙丘之中,可能在當年此地是一片綠洲,如今卻是密密麻麻的墓群。在這些古冢之中有達官貴族、威武将軍,也有平民百姓、尋常士兵,故而此地簡直是在階級社會中的一個“奇迹之地”。阿斯塔納古墓群被當今學者譽為高昌的“曆史活檔案”,在1988年,國務院将阿斯塔納古墓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幅《伏羲女娲圖絹畫》自然便是從中出土,來曆頗大。 阿斯塔納古墓中出土了多幅伏羲女娲圖,其中有一副極為特殊,在這幅伏羲女娲圖絹畫中,伏羲在煮女娲在右,伏羲的助手執着據女娲則右手執規,二人皆是人首蛇身,蛇尾交纏在一起,頭上會有日尾間繪着樂,在周圍遍布星城,整個構圖形式非常奇特寓意深刻,極富藝術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這種圖像在吐魯番地區古墓中多有發現,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都會用木釘釘在墓頂上而少數人則會将其會在畫布上疊好放在死者身旁。特别驚奇的是在畫面左側有一個巨大的流星,這在大陸的古墓畫作中是獨一無二的,至于為什麼會出現一顆流星,應該是畫師在進行繪圖時偶然看見一顆火流星,或許認為這是上天的某些暗示,故将流星畫在了圖像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