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高歌猛進背後:車企加速電動化

陽春三月已逝,車企陸續公布一季度産銷。盡管面臨錯綜複雜的大環境,但不少車企一季度表現不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1~3月,全國汽車産銷同比分别增長2.0%和0.2%。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國内車企産銷之是以上漲,主要源于新能源汽車産銷一路高歌猛進,一季度産銷雙雙破百萬,分别完成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

《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同比增幅明顯,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例如,日前宣布放棄燃油車的比亞迪,3月新能源汽車産銷雙雙破10萬輛,創曆史新高,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近30萬輛。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就曾預計,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将達到500萬輛,在全球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

車企加速電動化

在國際地緣政治、晶片緊缺、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等因素綜合影響下,車企正迎接着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中汽協資料顯示,一季度中國汽車整體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态勢。1~3月,汽車産銷達648.4萬輛和650.9萬輛,同比增長2.0%和0.2%,但增速比1~2月回落6.8個百分點和7.3個百分點。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不斷上漲之際,衆多車企均加速電動化之旅。比亞迪方面已于4月初官宣停止生産燃油車,全身心投入新能源汽車制造,并于3月創下新能源汽車銷售新紀錄。

廣汽集團1~3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産量約5.11萬輛,同比增長139.67%;累計銷量約5.28萬輛,同比增長144.8%。其中廣汽埃安1~3月累計産量約4.39萬輛,同比增長150.92%;累計銷量約4.49萬輛,同比增長154.85%,超過小鵬、理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的傳遞量。

而在上述三大造車新勢力方面,1~3月銷量均實作破2萬輛。其中,小鵬汽車累計傳遞量約3.46萬輛、理想汽車約3.17萬輛、蔚來汽車約2.58萬輛。

顯然,在新能源汽車國内零售滲透率突破28%之際,各車企之間的差距逐漸清晰。為了趕上電動化的浪潮,傳統車企也不甘示弱地積極轉型。

3月底,廣汽本田釋出全新電動品牌e:NP,并亮出首款純電車型e:NP1(極湃1)。廣汽本田表示,将全面發力電動事業,主動打破自身邊界,開啟電動時代進階之路。與此同時,廣汽三菱推出了首款純電動SUV阿圖柯。

而在乘聯會3月廠商零售排名第二的長安汽車,也在3月推出了搭載藍鲸iDD系統的UNI-K iDD以及長安UNI序列新車型。彼時長安汽車副總裁楊大勇表示,長安UNI-K iDD的上市,意味着長安UNI序列正式進軍新能源市場。未來,長安UNI序列将帶來不少于5款新能源産品,涵蓋純電動、插電混動、增程式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全技術路線。

豪華品牌也在積極推動電動化程序。寶馬汽車表示,到2025年底,計劃在全球傳遞200萬輛純電動車;而保時捷、沃爾沃等也提出電動化計劃,以2030年為節點大幅提高純電車型占比。

随着“雙碳”目标的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品質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

自主品牌市占率再提升

在過去的1~3月,自主品牌迎來了一場超越合資品牌的“翻身仗”,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根據乘聯會公布的資料,3月,自主品牌零售75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37%。1~3月,自主品牌累計份額48%,相對于2021年同期增長9.7個百分點。

而合資品牌方面,3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9萬輛,同比下降30%,環比增長9%。日系品牌零售占市場佔有率20%,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德系品牌零售占市場佔有率18%,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美系品牌零售占市場佔有率10%,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較量中,新能源汽車是當之無愧的“功臣”。資料顯示,3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4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4.3%。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在傳統燃油車方面的市占率也有所提升。廣汽傳祺方面向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廣汽傳祺累計銷量突破9萬輛,同比增長21.8%,實作全系一季度批發、終端雙增長。不可忽略的是,廣汽傳祺已于2021年提出全面混動化的戰略,布局混動系列車型。

長安汽車方面,3月,長安汽車共計銷售新車23.61萬輛,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銷量為13.47萬輛,成為自主品牌“銷冠”;1~3月,自主品牌銷量累計超52萬輛,同比增長1.3%。

具體來看,3月,自主品牌暢銷的車型中,比亞迪方面,“宋”家族銷量約2.67萬輛,“秦”家族銷量約2.48萬輛。廣汽集團方面,廣汽傳祺GS4銷量破萬,同比增長41.7%;廣汽埃安AION Y銷量達9501輛,環比增長218%。

反觀合資品牌方面,盡管總體的市占率已被自主品牌迎頭趕上,但個别企業一季度的業績仍可圈可點。

其中,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本田1~3月累計銷量約21.24萬輛,同比增長16.75%;廣汽豐田1~3月累計銷量約24.70萬輛,同比增長23.44%。東風汽車乘用車事業闆塊1~3月累計銷量達24.29萬輛。

具體來看,3月,合資品牌暢銷的車型中,廣汽集團仍以“兩田”為主,廣汽豐田凱美瑞系列銷量約2.72萬輛,廣汽本田雅閣和廣汽豐田雷淩系列銷量均超2萬輛。東風日産中,第14代軒逸系列銷量超3萬輛。

聚焦穩價保供

盡管一季度車市新能源汽車銷量與自主品牌市占率齊漲,但無論是新能源車企,還是自主品牌,都需要面對穩價保供的問題。

在廣汽集團2021年業績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坦言,廣汽集團現在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零部件供應。“現在正全力協調,怎麼保持供應鍊穩定。這個不單是汽車行業,全國、全球都會遇到這些挑戰,我們相信接下來穩增長會出台很多措施。”

曾慶洪透露,包括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的庫存率很低,目前的焦點在于零部件的供應。記者在與多名車企人士溝通時獲悉,保障供應鍊穩定成為目前汽車市場生産、銷售亟待解決的問題。

汽車制造“牽一發而動全身”,上遊供應商正積極着手協調零部件供應。日前,博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博世在上海和太倉市的汽車零部件工廠因采用“閉環系統”仍在正常營運中,并稱:“我們看到了物流和供應鍊采購的臨時性影響,正在盡一切可能維護供應鍊,滿足客戶的需求。”

甯德時代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為最大限度保障市場供應,甯德時代嚴格采取網格化管理措施,確定甯德基地有序開展生産。甯德時代目前沒有停産。

政策方面也在積極推進保供穩價。今年3月初工信部召開的部分省市工業經濟運作視訊會議中提及,在協調保障、穩定産業鍊供應鍊上下更大功夫,特别是對汽車、內建電路等重點行業要積極協調,保障産業鍊供應鍊暢通。

4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擴大重點領域消費,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逐漸增加汽車增量名額。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充電樁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