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外婆:我是窮,但我并不傻

劉外婆是紅樓夢裡的小人物,也是個貧窮的莊稼人,初進賈府的她,為了能順利打到秋風,可以說把自己低到了塵埃裡。

劉外婆放低姿态甚至卑躬屈膝,不隻是對王熙鳳這樣風光的貴婦人,就是對周瑞家的這樣的陪房,乃至賈府那些挺胸疊肚的看門豪奴,也是十分恭敬的。

年輕時初讀劉外婆去賈府乞食一段,不谙世事的我,隻覺得劉外婆像個傻瓜一樣滑稽可笑,可後來再讀,發現劉外婆雖然窮,但她一點都不傻。

劉外婆不僅不傻,她有着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人情世故和生活智慧,雖然她卑如蝼蟻,在王熙鳳這樣出身高貴的貴婦眼裡,可能她什麼都不是,但不可否認的是,劉外婆這樣出身底層的小人物身上,卻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劉外婆大放異彩,是在二進榮國府時,對賈府來說,這門八竿子打不着的窮親戚,也許早被王熙鳳抛在腦後了,那二十兩銀子的接濟也完全不值一提,也許賈府接濟過的窮親戚不止劉外婆一個。

劉外婆:我是窮,但我并不傻

但,我敢說的是,知恩圖報,念着賈府好,想着如何去感謝賈府的窮親戚,也許隻有劉外婆一個。

劉外婆雖然窮,但因她的知恩圖報,樸實善良,是以她更大的福報還在後頭。而投了賈母的緣,被留下多過幾日,在賈府陪賈母說笑,吃各種山珍海味,遊覽大觀園,臨走時拉了一大車的各種财物,大約是劉外婆這輩子都沒想到的福報。

有人懷着最壞的惡意,認為劉外婆二進榮國府也是來者不善,企圖用一點瓜果菜蔬來打動賈府,然後借機再打一次秋風,這純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外婆是窮苦人,她不是貪得無厭之人,若不是女兒一家實在過不下去了,她不大可能自己放下尊嚴去賈府打秋風。

她雖然窮,但她不傻。她雖然窮,但她也有尊嚴。在一家人挺過了嚴冬迎來了春天有了活路之後,劉外婆不大可能再去賈府借錢,這樣的事,本性善良的她做不出來。

劉外婆能做出來的,不是趁機再打秋風,而是懷着十二分的誠意和熱情,盡己所能地去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變着法兒感謝賈府之前的救命之恩。

劉外婆:我是窮,但我并不傻

是以,我們看到二進賈府的劉外婆,雖然有機會進入賈府這樣的貴族豪門,有機會去那畫裡才能見到的大觀園,去近距離感受貴族的奢華富貴,但她同時也成了這群貴族男女眼中用來取樂的女篾片。

也許,在王熙鳳和鴛鴦的眼中,無意嘲笑劉外婆,隻是難得賈母想要找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散心,而劉外婆偏這個時候出現了,于是将她當作哄逗賈母開心的對象,提前設好機關,隻等劉外婆觸發。

劉外婆雖然窮,但她并不傻。不就是說笑話哄老太太開心嘛?這個她拿手啊。如果這樣就算是對賈府昔日饋贈的一種回報,那簡直太輕松了呀。什麼故事、笑話,世路上經見過的她,那是張口就來啊。

當時的劉外婆一定在想,我雖然不傻,但既然你們要取笑玩樂,那我可以裝傻呀。如果裝傻也是一種感謝,那就做個女篾片又如何?而敢于當衆說笑裝傻的人,往往都是精于世故的聰明人。

結果我們都看到了,賈府之人,上上下下都被劉外婆逗得哈哈大笑,賈寶玉竟然還将劉外婆編的故事當了真,派人到處打探查問。

也許賈府之人是第一次見到劉外婆這麼诙諧幽默的莊稼人,可對劉外婆來說,這也許就是她的日常啊,是她作為底層小人物,賴以謀生的手段,用以生存的智慧啊。

劉外婆:我是窮,但我并不傻

我們細想,倘若劉外婆隻是個知恩圖報的老實巴交的莊稼人,嘴笨不會說,送下東西就走,怎麼着都不願留下,或者即便留下了,也十分拘謹不自在,她還會投賈母的緣嗎?她還能有之後的福報嗎?

對賈府之人來說,劉外婆的出現,讓他們難得的開懷大笑,毫無顧忌,不怕失态,大約好久都沒有這麼開心過了,黛玉是,惜春是,賈府的那些奴仆更是。

可對劉外婆來說,卑如蝼蟻命如草芥的底層百姓,一生都在用這樣的生活智慧,拼盡全力地活着啊。他們缺衣少食,但他們不缺的是樂觀積極的生活态度,和滲透着生存智慧的人情世故。

對于劉外婆這樣的底層小人物而言,他們的人情世故,生活智慧,從來不是用來用坑蒙拐騙的,而是用以謀生,用以随時說服自己放下尊嚴,換取活命的本錢的手段。

妙玉嫌棄劉外婆用過的杯子髒,寶玉說她是個貧婆子,黛形容她是母蝗蟲,王熙鳳當她是女篾片,賈府的公子小姐們,大多不食人間煙火,沒有見過真正的民間疾苦,他們眼中劉外婆,大約是貧窮肮髒,粗笨愚蠢,滑稽可笑的,但真實的劉外婆,雖然窮,一點也不傻啊。

二進賈府的劉外婆,除了帶來一車感謝賈府的瓜果菜蔬,别無所有,而其實這些瓜果菜蔬,賈府花幾兩銀子,能買一大車來,可就像劉外婆說的,這是她的窮心。而就是這窮心,卻偏偏比誰都富有。

劉外婆:我是窮,但我并不傻

看看對外甥見死不救的蔔世仁,看看對女婿見死不救的封肅,看看對恩人恩将仇報的賈雨村,再看看劉外婆這個村老妪的所作所為,是不是肅然起敬?

劉外婆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知道自己被賈府的這些人當成了女篾片,知道自己要扮醜自嘲去将衆人逗笑,知道王熙鳳和鴛鴦葫蘆裡賣什麼藥,知道如何做怎麼說才能受到衆人歡迎。

多年窮苦生活中練就的摸爬滾打的鋼筋鐵骨,讓劉外婆早已對那些或嘲笑或冷笑刀槍不入,人活着,不就是今日你笑笑我,明日我笑笑你嗎?更何況,賈府有恩于她,她無論如何不能做忘恩負義之人啊。

對劉外婆來說,她二進賈府,也許不隻是給賈府送菜,而是打心裡把賈府當成了一門親戚,或者可以長期走動,她并非想要長期依靠賈府,而是想以自己的方式,終生對賈府表示感謝。

王熙鳳起初也許并不知道,她的二十兩銀子,救的可不隻是劉外婆一人,而是她女兒一家四口,加上她,一家五口的命,是賈府給的,她隻想通過一些方式表達謝意。

送瓜果菜蔬是,扮醜自嘲是,乃至後來搭救巧姐亦是,賈府偶然對劉外婆的一次接濟,讓這個樸實善良的老太太記了一輩子!她要用自己的餘生,來報答賈府。

她很窮,但她不傻,扮醜自嘲隻為感激救命之恩。她很窮,但她很慷慨,散盡資财隻為救巧姐。她普通平凡,但充滿智慧。她卑如蝼蟻,但尊若神明。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