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聲生不息》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構築内地和香港文化交流橋梁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何曉婷

4月17日,由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國際合作司,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特别指導,湖南廣電聯合TVB出品的音樂獻禮節目《聲生不息·港樂季》釋出引言篇,回溯港樂發展,探尋内地和香港文化脈絡,訴說同根同源的中華情。為獻禮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節目集齊内地與香港16組傳奇歌手,唱響經典港樂,用音樂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讓“傳奇國貨”煥發新的時代風采。

回溯港樂發展史

探尋文化中的同根同源中華情

在引言篇中,來自内地和香港的新老歌手與專家學者共同探讨港樂發展史,追溯文化中的一脈相承。早在港樂誕生之初,内地群眾将音樂萌芽帶至香港時,将地方戲、民間小曲小調和粵劇深度融合,進而慢慢形成了獨特的粵語流行音樂。

《聲生不息》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構築内地和香港文化交流橋梁

粵語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港樂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注腳。香江詞人鄭國江認為港樂就是代表香港的音樂,是香港人在傳遞他們的心聲。《聲生不息·港樂季》從文化根源的角度,在新時代環境下追溯港樂的發展曆史,探尋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通過内地和香港傳奇歌手對港樂的重新演繹,為人民提供感覺社會脈搏、探尋文化源流的機會,讓年輕的一代人真正了解到港樂的精神核心,傳承背後的文化記憶和民族情感。讓歌手與觀衆再次感受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的情感連接配接。

重塑時代新風

經典“傳奇國貨”煥發新風采

在港樂黃金年代的海海金曲中,優秀的創作者們留下了首首傳遞中華民族精神的好歌。在節目中,創作出了《漫步人生路》等傳奇作品的鄭國江坦言:“我的詞中展現的是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盧國沾是中國人的民族大義,而黃霑則是傳達中國傳統思想。”

《聲生不息》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構築内地和香港文化交流橋梁

中華文化為港樂的發展提供了優渥土壤,在一首首被傳唱至今的港樂金曲中,或飽含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情,或盡顯潇灑豪邁氣勢磅礴。港樂承載着創作者對個人生活的體驗和不懈奮鬥的精神,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時代變遷、民族大義的了解。

《聲生不息》将一首首凝聚了國人共同情感的港樂金曲重新傳唱,讓有傳播意義、審美價值的港樂重回大衆視野,提升港澳大灣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借助經典旋律重塑時代新風。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希望後浪繼續推進頂到前浪是可以更加有好的表現,也希望前浪是帶着後浪不斷地前進,上司樂壇不斷地是有新的生命力,有新的創作力,給到觀衆新的感覺,新的欣賞價值。”當年過80的鄭國江說起對港樂未來的期許,眼中閃着光。

《聲生不息》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構築内地和香港文化交流橋梁

構築音樂文化橋梁

開啟跨越内地和香港的時代對話

這是一次跨越内地和香港的時代對話,節目中的首首金曲成為歌者和聽衆的心靈橋梁,讓不同地域的聽衆産生共鳴,團結凝聚。音樂人的充分交流,也讓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産生新碰撞。

《聲生不息》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構築内地和香港文化交流橋梁

港樂記載了一個城市的飛速發展、國家和民族的闊步前行,随着大灣區文化交流共融的發展戰略落地,内地與港澳地區的交流也越發緊密,不僅有不少大灣區節目晚會,許多講述香港音樂、文化的文藝作品也陸續出現,《聲生不息》展現了内地和香港優秀歌手共同相處、奮鬥的畫面,傳播中華金曲。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