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月銷量破10萬輛:比亞迪能賣得好,合資車企“功不可沒”

這兩天,多家車企公布了3月份銷量報告,受疫情擴散、晶片短缺等影響,不少廠商同比表現不及預期,但這裡面不包括比亞迪。比亞迪3月份業績十分搶眼,售賣新車高達104878輛,同比增長156.95%。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已停止燃油車整車生産,是以成為中國首個月銷“10萬+”新能源乘用車的品牌。

3月銷量破10萬輛:比亞迪能賣得好,合資車企“功不可沒”

比亞迪能取得輝煌成績,合資車企“功不可沒”。

蔚來和理想,在高端市場自由翺翔,不直接沖擊比亞迪。主攻中高端的小鵬,與比亞迪的市場有一定重疊,好在雙方目标群體不太一緻。哪吒和零跑,兩家都在耕耘低端市場,對比亞迪造成不了什麼沖擊。市場重疊度最高的威馬,體量小、名聲弱,也對比亞迪構成不了什麼威脅。中國六大造車新勢力,幾乎都不與比亞迪發生直接競争。至于特斯拉,其實就不用多提了,兩者完全就不在同一個賽道上。

3月銷量破10萬輛:比亞迪能賣得好,合資車企“功不可沒”

其他自主傳統車企,要麼另起爐竈玩高端,要麼火候欠佳玩低端。比如吉利、上汽和長城,都創立了高端新能源品牌,目前還在初始起步階段。而像奇瑞等車企,就在微小型車市場闖蕩,似乎欲先謀求一畝三分地。以目前發展狀況,沒有哪家自主車企能對比亞迪構成威脅。而從技術、品牌和營銷等方面來說,合資車企應該是比亞迪的最強競争者,奈何給它們機會它們不中用啊。

随着原材料大幅度漲價,造車新勢力和自主車企,紛紛随勢宣布提高售價,漲幅幾千至萬元不等。合資車企卻反其道而行,終端優惠現金大搞促銷活動:東風本田CR-V 銳·混動e+,終端優惠現金2萬元+;上汽通用雪佛蘭暢巡純電,終端優惠現金約2.5萬元;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終端最高優惠現金9萬元;大衆旗下ID.系列新能源汽車,終端也有數萬元現金優惠。

3月銷量破10萬輛:比亞迪能賣得好,合資車企“功不可沒”

降價是刺激銷量的最有效手段,但合資新能源汽車對這招似乎免疫。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榜,排第35名的上汽通用别克微藍6,是表現最好的合資新能源汽車,總共傳遞3026輛。而乘聯會最新資料顯示,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4.3%,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46%。合資新能源汽車賣不動,這就是目前新能源市場現狀。

在燃油車市場不可一世的合資品牌,到新能源市場怎麼都半死不活了呢?

一是“油改電”模式限制産品力。合資車企為了節約費用,往往會選擇在燃油車基礎上,修改子產品後打造成新能源汽車。這種“油改電”模式能迅速投放産品,但原有的燃油車架構會極大限制産品力。比如上文提到的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起售價高達22.58萬元,綜合續航裡程才僅有400公裡。如今大多數主流車型續航都在500km,奕澤E進擎談何立足市場,更何況售價還那麼高。

3月銷量破10萬輛:比亞迪能賣得好,合資車企“功不可沒”

二是智能化配置“落伍”。也有合資車企耗費巨資建造新能源生産線,順應潮流打造全新生态車型,但在智能化表現上往往不盡如人意,與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有着明顯的劣勢。比如起售價24.58萬元的上汽大衆ID.6X,盡管配備了L2級輔助駕駛系統等智能配置,但是連最基本的OTA更新都不支援。比亞迪在智能化表現上,其實也不盡如人意,好在人家可以輕松實作OTA更新。

3月銷量破10萬輛:比亞迪能賣得好,合資車企“功不可沒”

三是各方都不太上心。因為受到疫情反複、原材料漲價和晶片短缺等因素影響,合資新能源汽車現車少,4S店推廣展示資源有限,提車周期也是一拖再拖。在北京多家合資4S店,依舊主要展示和售賣燃油車,店内新能源汽車幾乎隻有一輛展車,提車周期至少要等一個半月。廠家難供現車,終端銷售冷淡,一來二去,合資新能源汽車又怎可能銷量爆棚。

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一個能打的合資車企都沒有,比亞迪崛起也是必然之事了。當然,比亞迪傲視群雄的真正資本,是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和e平台3.0等領先技術。自身不硬,怎能打出堅硬的鐵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