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多大才能看出孩子的聰明?有人說是上幼稚園,也有人說是上國小後。其實孩子聰明與否,在嬰幼兒時期所表現出的行為舉止,就已經釋放出了暗示信号。

孩子笑得早被誇聰明,是奉承還是陳述事實?

李奶奶抱着三個月大的孫子在小區遛娃,一群平日裡相熟的鄰居見到了,紛紛湊上前來逗娃。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喲,你看這個小家夥,笑起來真可愛。”李奶奶的孫子一點也不怕生,見到大夥圍過來,發出了咯咯咯的笑聲。

劉奶奶有感而發:“這孩子以後肯定聰明!”

“老劉,你可别逗我開心,孩子愛笑就聰明?這是什麼理論?”李奶奶笑着跟好朋友打趣道。

劉奶奶一本正經地回答:“别以為我是奉承你呢!這孩子這麼小,大人逗一逗就有反應,當然聰明了。”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李奶奶還是不相信,認為劉奶奶是特意奉承她。于是,各持己見的兩個老人家,又湊巧遇到了我這個小區公認的育兒達人,是以把問題抛給我來解答。

笑得早的孩子是不是更聰明?确有其事!

新生兒階段,孩子的笑多數是“無意識的笑”,是臉部肌肉的一種反射性表現,并沒有實際意義。到出生第二個月之後,孩子的微笑就增加了“回應式”的意義。

國内外很多醫學專家都已經證明了,越是笑得早的孩子,說明大腦發育就越好。因為不具備語言能力的孩子,歡笑是他們進行“社交回應”的一種形式,也是他們大腦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孩子笑得早,是高智商的一種表現,這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除了笑得早的孩子比較聰明之外,還有以下兩種行為也代表了寶寶大腦發育好:

認人比較早

認人早,也是孩子大腦發育好的表現。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是先認媽媽,因為媽媽在撫養關系中跟孩子最為親密。

聰明的寶寶就會在吃奶、擁抱的時候,把媽媽的臉和其他人的臉進行區分。當他們見到媽媽熟悉的面孔,孩子就會表現得很興奮,見不到媽媽的時候,就會表現失落或是沮喪,甚至會又哭又鬧。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面對認人早的寶寶,爸媽們别抱怨太磨人,這表示了寶寶的記憶力與觀察力,都是同齡人中比較出色的,認人早的寶寶通常都是高智商寶寶。

大動作發育好

大動作發育早的寶寶,可不光是“四肢發達”哦。要知道肢體動作都是受大腦支配的,諸如擡頭、翻身、坐立、爬行等系列的大動作,都是需要大腦協調來完成的,并且動作的精準性都是由神經細胞來控制的。

再加上運動鍛煉對寶寶大腦發育是良性循環,運動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皮層,有利于他們形象思維的發展。是以,大腦發育早的寶寶,大腦發育好的說法是成立的。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嬰幼兒時期大腦發育表現好的寶寶,越是需要及時、認真進行栽培。否則,錯誤的教育方法,隻會耽誤孩子的天資,豈不是太可惜了。

那麼,面對早期大腦發育表現好的寶寶們,爸媽們該如何做好成長路上的引導呢?我認為包容、了解、支援以及家長所用的方法都至關重要。

包容孩子的好奇心,創造條件允許他們去探索

越是聰明的孩子,好奇心越是強烈。是以在育兒過程中,爸媽們不要怕麻煩、怕危險,進而制止孩子的探索性行為。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我在養育大寶的時候,很多東西我都拒絕讓孩子去嘗試,理由是怕孩子跌倒,怕孩子受傷。正是因為我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在某一個階段的表現,比同齡孩子明顯要遜色一些。

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意識到了錯誤,很快糾正了自己的做法。當孩子對某樣東西,某個場景表現好奇的時候,我也會徹底抛開家長的架子,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周圍的事物,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的進步非常明顯,不僅性格變得開朗,而且觀察力更強,想象力也更豐富。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别制止他們某些破壞性的行為,給予溫柔的支援

成長過程的孩子,都有很多讓家長抓狂的頑皮行為,其中“拆家”應該排在首位。我家兩個孩子也是其中的表率,下樓取個快遞的功夫,就可以把家裡弄得一地雞毛。

一開始我跟很多爸媽一樣,企圖用講道理、責罵等手段來制止孩子的行為,後來才發現這麼做并沒有用,相反還扼殺了孩子探索事物的實踐機會。于是,當孩子再一次出現破壞性的“拆物”行為,我就不再制止,并且還會提供一些小工具給他們自由發揮。

寶寶以下3種行為越早出現,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好,你家娃占幾個?

漸漸地,我也懂得孩子為什麼要去搞這種破壞,因為他對物體裡面的結構非常好奇,通過拆卸的方法希望一探究竟。明白了孩子的初衷後,我換了方式來支援孩子。

比如:跟孩子約定某些重要的東西不許碰,專程給孩子購買一些需要動手拆卸的道具等。通過這樣的形式,既避免了孩子破壞貴重物品,又讓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都有了安放之地。

正如伊朗心理學家阿米爾說:懂得如何啟發人,是教人的一大藝術。

面對幼時就表現出天資聰慧的孩子,教育過程更是不能懈怠。學會技巧性地激勵孩子,讓其天資完全發揮出來,将來才能成為一個擁有大智慧的棟梁之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