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
楊佴旻 ,當代中國畫的重要畫家,藝術家、詩人。祖籍中國曲陽,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文學博士。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校董,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北京文藝網總裁,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顧問,南京藝術學院新水墨畫研究所所長,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美國聖賽德藝術中心客座研究員,西班牙康普頓斯大學講座教授等;2014胡潤藝術榜少壯派國寶藝術家,2016年中國詩歌榜十大藝術家詩人;楊佴旻在世界多地舉辦個展,著有學術專著,畫冊,詩集等。
世界遺産之——布達拉宮 68cm x 136cm 2020
世界遺産之巴黎聖母院(一) 宣紙、墨、國畫色
97cm x 180cm 2020
在當代中國繪畫創作領域,楊佴旻可謂獨一無二的存在。這樣說的理由是:其一,他将中國畫的色彩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其二,色彩是困擾中國畫現代化的百年難題,在他這裡得以化解;其三,他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将中國繪畫放到了世界繪畫的版圖上。

世界文化遺産之巴黎聖母院(三) 宣紙、墨、國畫色
97cm x 180cm 2020
世界文化遺産之雅典衛城 宣紙、墨、國畫色
97cm x 180cm 2020
楊佴旻的色彩運用已經神乎其技。邵大箴先生認為“楊佴旻把色彩引入宣紙方面是作出傑出貢獻的”,田黎明先生認為楊佴旻“是中國畫色彩的先行者”,劉偉冬認為他“對色彩在繪畫中的作用和意義作了重新定義”,李小山先生則以“他的史詩”來評述楊佴旻的探索,陶詠白先生則說:“1997年見到楊佴旻的作品圖檔,眼睛一亮,驚喜,中國畫竟然可以那樣畫得色彩豐富美麗。”事實上,楊佴旻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一套全面、系統的中國水墨技法,他在宣紙上做出的色彩探索前所未有,是一種超越。
要有光系列之—花 75.8cm × 67.7cm 2020
要有光系列之—花 94cm × 173cm 2020
要有光系列之—花 75.8cm × 67.7cm 2020
楊佴旻天性裡喜歡畫畫,自小臨摹《芥子園畫譜》,年少時臨摹李可染、齊白石、于志學等人,他讀博士期間的山水教授是方駿先生。成年後他也刻版畫、畫油畫,但最愛的還是水墨畫。他曾被李小山《當代中國畫之我見》一文開篇呐喊出的論斷“中國畫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深深困擾。直至有一天,他在大學教室裡畫畫,一個看畫的人問:那麼多顔色你為什麼隻用花青和赭石,其他顔色幹嘛?那一刻,他頓悟了。色彩是任何繪畫的基礎因素,并非西洋繪畫所獨有,當然也屬于東方。沿着那個疑問,他完成了水墨畫由單色到彩色的創作實踐。
要有光系列——葵園 68cm x 136cm 2020
陽光燦爛的日子 69cm x 138cm 2019
冬 138cm x 69cm 2019
“我的繪畫就是要創造一種美的,喚起人們内心深處可能被現實屏蔽了的美好。這源于我的心性,我不希望看到社會暴力,我相信人是最美好的一種生物。我認為美才是人類的精神世界、靈魂的本源。多年以來,我盡量保持單純的心态和相對純粹的生活狀态。”這是楊佴旻的美學态度。
雅琳 宣紙、墨、國畫色 160cm × 68cm 2019
英拉(Yingluck) 宣紙、墨、國畫色 169.1cm x 95cm
弗朗西斯教皇 宣紙、墨、國畫色 144cm x 110cm 2019
傑夫 昆斯(Jeff Koons) 宣紙、墨、國畫色
171.5cm x 95.4cm 2019
鹦鹉 136cm × 68cm 2019
我們從這裡來?宣紙、墨、國畫色
144.6cm x 366.5cm 2019
有花的街上 紙本設色 2018
拒馬河 68cm x 68cm 紙本設色 2016
周末 32.2cm x 56.4cm 2015
春色滿園 138cm x 69cm 2012
小芳 40cm × 32.5cm 紙本設色 2002
假日 45.5cm x 59.5cm 紙本設色 1997
以莫奈作品為藍本的風景 77cm x 83cm
紙本設色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