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制造焦慮,電視劇不演焦慮就不存在了?

昨天有小朋友給我發過來一段視訊,是《親愛的小孩》任素汐和秦昊吵架的片段,她發給我這段視訊的目的是為了佐證她不婚的正确性。我折服于任素汐精湛的演技,但說實話,我對這部劇并不感興趣 ,因為生活本身已經有很多避之不及的煩惱,我不想看個電視劇再被刻意提醒。

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制造焦慮,電視劇不演焦慮就不存在了?

晚上回家兒子又跟我談起這部劇,說人民網批判了這部展現當下婚姻現實的電視劇,稱這部劇為了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心理在制造焦慮,用小朋友的話說,她不願意把自己丢進雞飛狗跳的婚姻生活中去,因為她透過現實生活和這部劇看到了婚姻的本質。

我相信這部劇所展現的婚姻生活有太多相似的現實版,我承認婚姻給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帶去的并不是幸福,而是無窮無盡的紛争和煩惱。

小朋友就是因為從小看她的父母一直吵到她長大成人,是以她對婚姻非但沒有絲毫的向往,反而有一種莫名的反感和恐懼,我能了解她,一如我年輕時為了盡快離開争吵不斷的原生家庭而匆忙地選擇了結婚一樣。

小朋友問我:如果讓你回到年輕時,你還會結婚嗎?

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制造焦慮,電視劇不演焦慮就不存在了?

我說:我不會,如果我需要重複現在的婚姻我一定不會結婚,如果是在兩年前,我會堅決地告訴你,我不會結婚。但是現在我的想法不一樣了,因為我今年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會經常性地疲累不堪,每天工作一整天,回到家裡躺在床上就不想動,飯都是孩子做的,半夜想喝水,自己困乏到不想下去倒水,我那時想,如果身邊沒有一個人,以我當時的心态可能甯願不喝水,感冒了也不願意下樓買藥……。

這在我年輕的時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那時想我到老了也一定會很精神,我不會像那時看到的中老年人看上去那樣沒有活力。

但那隻是因為我還沒有老,沒有人願意自己老了一副病怏怏的樣子,隻是因為健康的原因,他們沒辦法,克服不了身體上的疲累和病痛。

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制造焦慮,電視劇不演焦慮就不存在了?

是以每當我的小朋友被人催婚來向我訴苦時,我總是會回她一句:也許你真的應該考慮一下,畢竟有一天我們是會老去的,我們是需要依靠别人的。

她父母也正是因為已經年近六十,感到了身體上的變化,是以才着急幫她找個歸宿,而她是決定不婚的,她眼裡看到的,也都是婚姻不幸福的個案。她甯願晚年孤苦無依,也不願意将年輕的生命投入到一地雞毛的婚姻中。

我們實在沒必要将一段不堪重負的婚姻為了某種自己視角的正确強加給别人,盡管你的出發點可能是為了她,但那是她的人生,不是你的,任何人都不應該指手畫腳。

可是,婚姻的本質難道就是一地雞毛的麻煩嗎?我想大部分人會做出肯定的回答,因為婚姻對于現代人來講,似乎與麻煩和壓力劃了等号,換句話說,很多人并沒有通過婚姻獲利,尤其對于女性來講,婚姻甚至是一次會令自己貶值的人生選擇。

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制造焦慮,電視劇不演焦慮就不存在了?

正如《親愛的小孩》中任素汐飾演的那位媽媽一樣,她原來本來隻是别人的女兒,但是因為選擇了婚姻,她成為了妻子、母親、兒媳,她需要學習如何将這些不同的身份統一起來,她需要學習如何做妻子,如何做母親,如何做兒媳,然而學會這些,并沒有努力學習考研或者努力工作升職加薪對提升她的個人價值更有用,反而會讓她因為這些身份,放棄了提升自我的機會,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了婚姻裡,要去為如何教育孩子勞心傷神,要去為如何處理好婆媳關系和七大姑八大姨動腦筋,而這些事情,原本與純粹的她自己毫無關系,她為什麼要在婚姻裡付出這麼多,臨了還得操心丈夫會不會出軌,丈夫有沒有對家庭盡心盡力,也是以由一個清純可愛的少女慢慢變成了一個怨婦或者是悍婦,最後家庭也沒有經營好,個人價值也沒有實作,日子過得灰頭土臉,最後還要看那些“女性怎麼做才能留住男人的心”,憑什麼付出最多的女人還要去迎合男人?

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制造焦慮,電視劇不演焦慮就不存在了?

因為女性為了婚姻放棄了工作,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女性在婚姻中喪失了自我,最終卻不被社會包容和了解,女性所有的苦水都憋在心裡,隻要有人宣洩,立刻會有人跳出來指責:這就是一個怨婦!這是大部分女性的想法,也是很多不婚主義者之是以不婚的主要原因,婚姻對于女性來講,幾乎沒有多大的好處,更多的是通過自我犧牲去盡到為人類繁衍的社會責任。

過去的女性因為沒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她們沒有機會去和男性競争工作崗位,婚姻是她們生活得到保障的唯一途徑,而當下時代的女性,她們擁有和男性平起平坐的競争力,女性意識由此覺醒,她們開始重新考量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她們選擇不婚并不一定是懼怕婚姻和家庭,有很多職業女性她們更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和時間去實作自我價值,婚姻和家庭對她們來說無異于累贅,會占去她們的時間和精力,影響她們實作自我價值,這本身無可厚非,每個人對生命和生活的了解都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生活模式的權利,不應該被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去幹涉。

人民網下場批判一部家庭劇,這種做法本身就有強行和諧粉飾太平的意圖,影視作品最起碼應該做到生活是什麼樣子就呈現出什麼樣子,而非去粉飾痛苦,去掩飾醜惡,我一直贊成莫言的那句話:真正的文學作品應當揭露社會陰暗面,引起人們注意,而非一味地為時代唱贊歌。

畢竟批評如果不被允許,贊美也将毫無意義。

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制造焦慮,電視劇不演焦慮就不存在了?

事實上,《親愛的小孩》所展現的婚姻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隻占少數,大部分婚姻不至于如此的歇斯底裡,家庭關系也不像電視劇裡那樣糟糕,我見過這樣的婚姻,但我也見過非常歡樂祥和的家庭,願意結婚的就讓他們結婚吧,不願意結婚的就不要結婚,我們都有自由選擇權,實在沒有必要刻意去引導,結不結婚,除了少幾苗新生的韭菜,也實在無關緊要,為什麼非要去刻意美化婚姻生活呢?呈現真實的婚姻生活,有幸福的家庭,也有不幸福的家庭,生活是什麼樣子就讓大家看到什麼樣子,你不讓電視劇這樣拍,但你無法制止現實生活中的雞飛狗跳,縱使你再怎麼美化,又有多少人信呢?

即便電視劇不演,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婚姻的焦慮就不存在了嗎?

現實無法粉飾,沒必要從意識形态上去強制别人,這是對現代文明的尊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