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逼宮”推特,報價430億美元為争“言論自由”?

馬斯克“逼宮”推特,報價430億美元為争“言論自由”?

憑借430億美元報價欲收購推特,馬斯克再次成為各大媒體的焦點。繼本周推特宣布馬斯克“意外”拒絕加入推特董事會後,這位世界首富對這家老牌社交媒體的“逼宮”大戲正式上演。

推特議“阻止”方案

推特近日送出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檔案顯示,馬斯克于13日提出以每股54.20美元的現金收購推特并将其私有化,交易金額将達到430億美元。按照推特周三美股45.85美元的收盤價計算,收購溢價為18%。

馬斯克表示,他先前投資推特是因為他相信推特的潛力,并認為這是一項社會責任。但是自從投資以來,他意識到該公司既不會蓬勃發展,也不會負責地服務于社會需求,“是以,推特需要轉型為一家私營公司”。

推特發言人14日稱,董事會将對此謹慎考慮,并作出最符合公司和股東利益的決定。

不少消息稱,推特大機率不會接受馬斯克的收購計劃,董事會正在就“如何阻止馬斯克”商讨多種方案。

據匿名人士透露,其中一種方法是啟用“毒丸防禦”政策。該政策又被稱為“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即允許公司現有股東以折扣價購買公司大量股份,進而稀釋收購方的股權,是美國公司抵禦惡意收購的常用政策。

推特的另一個選項是宣告馬斯克出價太低。作為推特大股東之一,沙特王子瓦利德(Al Waleed bin Talal)14日表示,由于推特增長前景良好,馬斯克的報價低于推特的内在價值。一些華爾街分析師也認為,馬斯克至少要出到每股60美元才有可能拿下推特。

此外,推特也可以向其他公司征集收購意向,但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公司接洽。有分析稱,一些對社交媒體感興趣的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求購”,比如微軟和甲骨文。但也有業内人士認為,考慮到溢價風險,這種可能性不大。

目前,華爾街對馬斯克能否“吃下”推特持懷疑态度。分析認為,馬斯克的收購方式簡單粗暴,“要麼拿下,要麼放棄”,但這一巴菲特式的政策未必在推特行得通,馬斯克還需要一份足夠吸引人的報價以及更多融資細節。

雖然是世界首富,但馬斯克的流動資産并不多,可能需要出售部分特斯拉股票來為收購籌集現金。

收購消息公開後,推特盤前直線拉升,一度漲16.9%,但随後漲幅回落,14日收跌1.68%。

為何收購?

短短兩周之内,馬斯克與推特的糾葛幾經反轉。

上周,馬斯克被曝持有推特9.2%的股份,随後推特稱将任命馬斯克加入公司董事會。當時馬斯克表示期待與推特攜手并進。誰料本周一,推特又稱馬斯克拒絕“入會”。

盡管外界對馬斯克的決定感到意外,但也并非無迹可尋。

馬斯克對推特長期以來的批評是直接且嚴厲的。他多次想改變這家社交媒體,并表示會“認真考慮”建立一個新的社交媒體平台。另一方面,馬斯克向來不喜歡自己的公司被公開交易,私有化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監管。

也有分析認為,馬斯克有望借收購推特跻身全球社交網絡的精英俱樂部,進而改變全球社交媒體的格局。随着元宇宙和區塊鍊等前沿技術進場,紮克伯格已将臉書更名為“元”,外界好奇“科技狂人”馬斯克是否會為社交網絡注入新活力。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則提供了另一視角:假使收購成功,馬斯克将同時經營三家大型公司——特斯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以及推特。而且,前兩者的市值都已超過萬億美元。

還有觀點提出,掌管推特的馬斯克有可能重演數字時代下的《公民凱恩》。這部紀傳體影片以19世紀的報業大亨威廉·倫道夫·赫斯特為原型,講述了其利用媒體來推動個人議程、煽動國際事件的傳奇一生。

馬斯克14日在溫哥華的一場活動上表示,收購推特不是為了賺錢,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收購成功,并強調他的意圖是保留“法律允許範圍内最多的股東人數”,而不是一人獨自擁有推特全部股權。馬斯克還表示,假如收購失敗,他還有B計劃,但并未進一步闡明計劃細節。

打造“言論自由角鬥場”?

盡管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但不少人已在好奇,曾放言“推特已死”的馬斯克想把這家老牌社交媒體帶往何方。

《紐約時報》稱,馬斯克收購推特可能給全球政治話語環境帶來巨大影響,因為馬斯克是“言論自由的絕對追随者”。路透社也稱,馬斯克有意将推特打造為一個“言論自由的角鬥場”。

盡管沒有明确改革計劃,但馬斯克近日私下表示,如果收購成功,他打算放寬推特對争議性内容的限制政策,讓使用者“在法律架構内自由發言”。他此前還主張,大型社交媒體平台應“放權于使用者”。

不過,這無疑将是一條艱難的路徑。

推特現有2.17億使用者,其中不乏全球頂尖政客、立法者和名人。巨大的流量背後也存在很大的監管風險。馬斯克本人就曾因在推特上釋出“特斯拉私有化”言論被SEC罰款4000萬美元。

近年來,包括推特、臉書在内的社交媒體都面臨監管趨嚴的困境,外界對推特如何處理暴力言論、虛假資訊、隐私保護等問題充滿争議。為此,推特采取了删帖、禁言等措施,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因為“1.6國會騷亂”被永久封号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目前,馬斯克的收購決定得到了華盛頓一些保守派政客的支援,但也引發監管擔憂。《華盛頓郵報》評論員馬克斯·布特(Max Boot)表示,馬斯克收購推特或将對社會和政治産生不良影響。

華爾街則擔憂,言論自由能否提升推特的營收能力,抑或是站在了公司價值的對立面。

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下,推特已出現“内亂”。不少員工質問公司高層,一旦推特被收購,如何保全公司文化以及員工的股權激勵。

更多人擔憂,推特的未來要走向何處。一位員工将推特目前的處境比喻為馬斯克的“人質”,暗示推特已喪失主動權。

還有評論稱,推特已處在一場大變革中,畢竟“不可預知”才是馬斯克的底色。(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