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愛與呵護對孩子有多重要

你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嗎?

心理學:愛與呵護對孩子有多重要

曾經有心理學家認為隻要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食物,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就足夠了,不必過多地親吻、擁抱、愛撫他們,否則會讓他們産生過度依賴的心理。

英國比較心理學家哈利·哈羅對此持反對意見,為了證明愛意對孩子的重要性,他用恒河猴(與人類具有約94%的基因同源性)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他将一些小猴從媽媽身邊帶走,放進籠中。在最初的幾天,失去母愛的小猴十分恐懼、焦慮,它們不斷發出凄慘的叫聲,有的小猴還出現了大小便失禁的問題。

心理學:愛與呵護對孩子有多重要

為了安撫小猴,哈羅在籠中放進了兩個假媽媽,分别是硬邦邦的鐵絲媽媽和軟綿綿的絨布媽媽。兩個“媽媽”大小基本相同,内部安裝有小燈泡,能夠發熱,以模仿身體的熱量。另外,哈羅在鐵絲媽媽胸前放置了一個提供奶水的裝置,而絨布媽媽則沒有。

很快,小猴意識到自己的媽媽不會再出現了,它們逐漸将情感轉移到了假媽媽身上。按照一些心理學家的說法,如果小猴最重要的需求是食物的話,它們應當更依賴鐵絲媽媽,可事實卻恰恰相反——小猴在鐵絲媽媽那裡吃飽後,一刻也不願意多停留,馬上就會回到絨布媽媽的懷抱中。

心理學:愛與呵護對孩子有多重要

哈羅對這個現象很感興趣,他又把一種能夠發出噪聲、造型可怕的玩具放進籠子裡,受到驚吓的小猴立刻跑回絨布媽媽身邊,緊緊地摟住它,似乎要從它身上獲得安慰。

小猴對絨布媽媽非常依戀,哪怕哈羅将它拿出籠子,小猴也不會去找鐵絲媽媽,而是會眼巴巴地望着籠子外面的絨布媽媽…

不可否認,哈羅的恒河猴實驗是非常殘忍的,他也因為該實驗遭到了人們的譴責。但是這個實驗卻帶來了一場育兒理念的革命,因為它證明了這樣的事實:孩子不光有生理需求,還有心理需求,需要父母用愛意和呵護給予滿足。

心理學:愛與呵護對孩子有多重要

在哈羅之後,也有很多研究證明,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愛意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造成很多不良影響。有心理學家收集過資料,發現在北美地區的一些孤兒院裡,雖然孩子能夠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妥善的醫療照顧,但他們身體發育的平均水準還是會落後于其他兒童,而且他們常會出現缺乏安全感、過于敏感、性格懦弱等問題,成年後也常會有情感失調的情況。

這也提醒父母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當注意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給予溫柔的呵護和适度的撫慰,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