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爺爺囑托:誰賣文物誰是罪人,孫子聽話上交國家,如今價值10億

對于保護大陸曆史是一件關乎千秋萬代的大事,不過我們也經曆了許多動蕩不安的年代才有了今天。

在過往的時期中是那些有擔當、有能力的人主動承擔起了保護曆史的責任。

爺爺囑托:誰賣文物誰是罪人,孫子聽話上交國家,如今價值10億

其中頗為有名的是龔心钊一家,龔心钊不僅自己竭盡所能保護文物,臨死前還囑托他的子孫們要保護文物,誰賣文物誰是罪人。

龔心钊的孫子也牢記爺爺的囑托,将家族保護的文物上交,如今這批文物價值10億。

在亂世中萌生保護文物的決心

龔心钊出生于1870年,他的家鄉在安徽合肥,家庭條件良好,他的父親為官,而且祖上也世代為官,龔心钊可謂出身自官宦大家。

受到家庭的熏陶,龔心钊飽讀詩書,志向遠大,他也想做朝廷命官,但與常人不同的是龔心钊做官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希望能過為國家有所貢獻,進而實作自己的價值。

隻可惜龔心钊生活的年代已經是晚清,那個時期朝廷走向衰敗,整個時代都處于動蕩不安之中。

爺爺囑托:誰賣文物誰是罪人,孫子聽話上交國家,如今價值10億

當時的龔心钊并不能夠預料到時代的走向,他依舊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順利通過科舉考試成為了清朝的官員,而他就是清王朝最後一批科考官員。

在龔心钊為官不久後,清朝便走向覆滅,清帝也随即退位,龔心钊自然不能再做清朝的官員,但他的才華仍然讓他無法被埋沒。

随後他被新的政府聘用任職,他曾經還做過駐加拿大領事館的外交官員,這個職位使得龔心钊對于文物産生了極大的感情。

因為任職外交官,龔心钊見到太多的大陸珍寶流失、毀壞,他心痛不已,龔心钊認識到一個國家的文物記載着國家的曆史與文化,是全民族的瑰寶,是以他有責任保護這些文物。

從此他便開始盡自己所能去收藏、保護這些文物,他的收藏之中不乏大家作品,就比如米芾、馬遠等名家的畫作。

爺爺囑托:誰賣文物誰是罪人,孫子聽話上交國家,如今價值10億

在當時龔心钊的所有收藏可以稱得上價值連城,但龔心钊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發賣這些文物,即使是在他處于極度困難的時期,因為他的目的就是保護文物,而非是靠此獲利。

後代竭盡全力保護文物

龔心钊保護這些文物直到他離世前,他在病榻上還不忘囑咐兒子龔旭人說:這些文物都是公家的傳家寶,誰也不許發賣,誰要是發賣了,誰就是龔家的罪人!

兒子龔旭人對于父親的遺願牢記在心,這些年他也看到了父親是多麼愛護這些文物,他自然也同父親一樣,再加上龔心钊收藏的這些文物的确意義重大。

就比如商鞅親自用過的商鞅方升,還有曾經楚國使用過的楚國金餅,這些金餅足足有一百塊,任意一塊都價值不菲。

爺爺囑托:誰賣文物誰是罪人,孫子聽話上交國家,如今價值10億

這些文物除了有經濟價值外,它們對于大陸的文化曆史意義極大,必須要保護容不得半點差錯。

龔旭人謹遵父親囑托,一直謹小慎微地愛護這些文物,他從來沒有動過半點想要販賣的心思。

即使很多富商聽聞龔家收藏了大批珍貴文物,前來出高價購買,甚至向龔旭人開出了驚人的天價,也沒有動搖龔旭人的心。

可見龔旭人對文物的保護之心不亞于父親龔心钊,隻可惜人的力量在大時代面前還是相當微不足道的。

可是不幸終究來了,很多充滿着邪惡的人跑到龔家搜查搶奪,龔旭人情急之下将商鞅方升藏在了煤堆之中,卻仍沒有逃過搜查,還是被奪走了。

對此龔旭人非常憤怒,眼睜睜看着家中保護多年的珍寶被搶奪任何人都難以接受,龔旭人甚至怒氣沖天進而生命垂危最終離世。

爺爺囑托:誰賣文物誰是罪人,孫子聽話上交國家,如今價值10億

龔家對于文物這些年的保護終是沒有逃過這次動蕩,龔旭人以及父親多年的心血也毀之一炬,龔旭人自然悲痛萬分。

孫子将文物上交

這段不幸最終還是過去了,正常的時代再次到來,幸好龔家被搶奪走的部分文物沒有被損毀,結束後文物就被歸還給了龔家。

而這時的龔家已經不再有往日的輝煌,但龔家後人依舊銘記着祖輩們的遺願,他們也不會打文物的主意,想要靠文物發财。

後來龔家後人主動将這些文物上交給了國家,進而使文物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也完成了祖輩們想要保護文物的遺願。

如今這批文物的估價已經達到了10億多,但龔家人依舊沒有半點貪心,他們想要的就隻是希望大陸的曆史文物能夠得到好的保護。

爺爺囑托:誰賣文物誰是罪人,孫子聽話上交國家,如今價值10億

結語

很多喜愛收藏文物古籍的人是抱着一種理财的想法,他們認為這些文物有增值的前景,是以大批收購,等到價值增長或者急需用錢之時再将其變賣,或者還有的人就是因為私人的喜好進而去大批收藏文物。

但龔家人收藏文物的目的則與這些人不同,他們隻是想要在危難時期為國家保護住這些文物,更是為我們這些後人保護文物,以便我們能夠有朝一日在博物館欣賞文物,去欣賞大陸的曆史文化。

是以龔家人收藏保護文物的功勞是高尚、難得的,我們應該向他們表達感謝,繼而向其學習,愛護我們的文物古籍,不為一己私欲而占為己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