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雖然馬斯克是全球首富,身價2903億美刀,也說過錢不過是一個資料條,但可能沒有人比他對每一分錢的使用更摳,對成本壓縮更瘋狂的了。賣房支援SpaceX火星計劃;把總部從加州搬到德州;公關費,砍;營銷費,從來就沒有;跟了12年的助理,也炒了。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當然,我們不是八卦媒體,還是來看看馬斯克在特斯拉生産和制造上是如何壓榨成本的吧,今天要聊的是最近很火的Model Y一體式壓鑄技術。為什麼特斯拉首創這一技術,是出于何種考慮,牛在哪裡,為啥一堆車廠跟風,對我們是好是壞呢?

什麼是一體式壓鑄技術?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先上圖吧,上面黃色部分就是Model Y采用一體式壓鑄的後底闆總成。這麼大一塊其實是一體成型的,僅有2個零部件組成(以後還可能會壓縮成1個)。你可能沒有概念,對比一下Model 3,同樣的位置,同樣的底盤後底闆需要70多個零部件。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所謂的一體式壓鑄技術,指通過大噸位壓鑄機,将多個單獨、分散的鋁合金零部件高度內建,再一次成型壓鑄為1-2個大型鋁鑄件,替代傳統的多個零部件,先沖壓再焊接在一起的新鑄造方式。

最大優點,快和省

它與傳統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傳統的車身制造技術主要有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環節,一環扣一環,工藝流程繁複。而一體化壓鑄內建效率很高,也能降低生産制造成本。

·先說效率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把70個零部件整合成1-2個大型鋁鑄件是不是省了很多步驟?不用每個零部件先沖壓,再焊接,而是一次成型。上海工廠平均每2分鐘下線1台Model Y,1台大型壓鑄機一次壓鑄加工的時間不足2分鐘,隻需要80-90秒。而如果采用傳統加工工藝,沖壓再焊裝這70個零件組裝一個部件,至少需要2個小時,2分鐘和2個小時這效率你看快了多少。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而且一體式鑄造是單獨工位,不用管其他工序的節拍,你想開多久就開多久,節拍不夠快再加一台壓鑄機就行。當然,目前特斯拉工廠壓鑄機也不多,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特斯拉采購有15台,美國7台,德國4台,上海4台。

·再說成本

官方給到一組資料,采用一體式壓鑄技術之後,平攤到每台車上的生産制造成本降低了20%,而這還沒算上遊供應商各種采購、物流、庫存等其他成本,否則可能要到40%。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馬斯克最強調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一體式壓鑄技術能一下子省20%-40%這麼多,他怎麼會不使用。馬斯克整天想的就是降低成本,生産更便宜的汽車,之前就說過有信心在2023年前後,造出售價僅2.5萬美元的帶有全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你以為特斯拉要做蘋果,他想的卻是做小米。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不過,這一技術還沒有覆寫所有特斯拉車型,目前隻有Model Y使用,是一個全新的嘗試。當然,現在也隻是後底闆這一部分使用上一體式壓鑄結構件,還做不到整輛車都是一體式壓鑄。但光生産後底闆這一塊就需要一台6000噸的壓鑄機,它也是目前最大的壓鑄裝置。以後還有望看到8000噸的,壓鑄更大體積的零部件,而且會應用在電動皮卡Cybertruck上。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除了快和省兩大優點外,一體式壓鑄技術還有不少其他好處,例如,能使得整車減重10%,電動車普遍比燃油車重,而輕量化減重10%能帶來14%的續航提升;一體成型相比零部件焊裝有更強的整體剛性,這對于底盤操控剛性很有幫助,開起來更規整紮實。

為何選擇後底闆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既然是一體成型,70個零件整合成1-2個,那萬一撞車損毀了,豈不是要一整個兒換?制造成本是降下來了,可後期維修更換成本飛漲了呀?而且别忘了它是鋁合金的啊。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确實是這樣的,但在國外,人工成本遠高于材料成本,他們大多隻換不修。而在中國,修理廠4S店人工都便宜,大零部件是有一點點不适應市場需求。之前就網傳有Model Y倒車時撞到後側圍,傷及内部,特斯拉官方報價估價費用20萬。但這個案例僅為個案,也未經證明,不知真假。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特斯拉在做方案設計時肯定是有考慮到這種情況了。實際上,與常識相反,正是因為後底闆這塊不容易受損,特斯拉才在這裡進行一體式壓鑄。這個部位包在車身裡面,是後排座椅後部分,也是傳統汽車油箱的位置,電動車鋪放電池包的地方,極少撞擊到這麼深,碰撞受損幾率很小。退一步說,要是這裡有大的損傷,基本離整車報廢也不遠了。是以說,不要誇大一體成型的換件成本,這裡要換了,是因為整個車尾都差不多得換了。

容易出廢品,精度有缺陷

說得這麼好,為啥還不是主流工藝呢?是因為技術很難?并不是,而是它也有不少缺點。但是特斯拉接受得了,例如祖傳的品控問題,縫隙大,做工粗糙等等。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這一大塊零件結構比幾十個小的更複雜,壁厚壁薄結構變化也多,一體式壓鑄時公差很難控制得好。排除氣泡、冷卻、熱處理等等一系列的步驟,一個沒控制好,都會讓壓鑄件的精度大打折扣,造成缺陷,廢品率相對較高,精細化也不夠。但這些問題特斯拉都不在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先把造車速度搞上去,這些瑕疵靠技術疊代和工藝優化來慢慢改進。

哪些車廠跟進?

雖然還不是主流技術工藝,但一體式壓鑄會是未來的大趨勢,國内從新勢力到傳統廠商都逐漸跟進,我們列舉一下: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2021年10月,蔚來開發并制造大型壓鑄件的免熱處理材料,新車ET5的後座闆就是使用一體式壓鑄技術;

小鵬汽車将在2023年推出2個全新車型平台,C級車平台和B級車平台,這2個新平台會使用超大型一體化壓鑄車身;

高合汽車一體式超大壓鑄車身後艙結構件于2022年2月量産下線;

小康汽車計劃于2022-2023年實作一體化壓鑄車身制造;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傳統車企裡面,大衆、沃爾沃、奔馳和奧迪也開始布局車身和底盤的一體式壓鑄工藝,降本提效哪個車企都不會不上心。

6000噸壓鑄機居然是國産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回到開頭,馬斯克這麼喜歡一體式壓鑄技術,還帶動了一大批車廠,這是他家的專利技術嗎?并不是。因為這種6000噸級超大型壓鑄機都來自總部在香港叫力勁科技的中國廠家,全球銷量最大的壓鑄機制造商,有8個生産基地,國産品牌甚至有近水樓台的優勢。基于地緣關系,它在國内的推廣應該更有優勢。

和“我”有什麼關系?

最後來聊聊和我們消費者有什麼關系,似乎這隻是造車工藝的不同,不管是傳統的四大工藝,還是現在的一體式壓鑄技術,對消費者來說都是“看不見的”,但它更快更省,這其實會間接影響到終端,我們都有這種感覺,新勢力純電動的提車時間似乎更久,如果大規模用上這種技術,等車時間自然就短了些。而車企制造成本更低,我們離“2.5萬美元特斯拉”的夢想也就越來越近了。

馬斯克為什麼賭注一體式壓鑄技術?還不是被降本20%饞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