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鋁”試不爽後,機械鍵盤能迎來金屬時代嗎?

金屬機械鍵盤,多數時候指的是使用金屬材質做全部或大部分機身外殼的鍵盤,在櫻桃軸的統治市場的年代就已經存在,但還是鳳毛麟角。主要原因是當時機械鍵盤的總體市場容量較小,消費意識還沒達到這麼高品質和差異化的需求,高成本鍵盤往往入不敷出,同時金屬材質的設計理念還不完善。聊這個話題,隻因近期收到的測試鍵盤不少是金屬,不但有客制化、也有量産型,而且多數是國産品牌,這成本是越來越高,完全沒有以前的那種瞻前顧後,好像都認準國貨崛起的時機來了,那種自信,要說也是2021确實給了我們太多信号,下面就理一下國産高端這兩年的脈絡。

“鋁”試不爽後,機械鍵盤能迎來金屬時代嗎?

2021國産高端鍵盤氣勢如虹

售價899元的京造Q1的熱賣之後,黑爵融合客制化思路的AC系列從AC064的499賣到AC081的899每次開車都售罄;不久前達爾優A98在799熱度居高不下,人氣好到爆,馬上又釋出全金屬三模GASKET結構A84PRO。而這些一直都不算是廣泛認知的高端廠商,甚至一度被認為比主打CHERRY軸的ikbc、Ganss和杜伽都低,瞬間就完成了單次超車,在以前這個根本不現實,但眼下都是事實。這些純國産的高價産品的熱賣改變了格局,也讓其他國産品牌找到了方向和信心,它們當中不少是金屬機身,而這一切又和國産軸堅持“客制化”的路線分不開。

“鋁”試不爽後,機械鍵盤能迎來金屬時代嗎?

軸體風向轉變,國産客制化軸搭建了孵化器

除了金屬外殼,軸體是鍵盤的最大成本所在,到了2020年櫻桃軸就開始不香了,“高端”軸體從CHERRY轉變到國産是很多人沒想到的,理性的想想這也是使用者個性化、體驗提升的必然。一方面,櫻桃在MX軸上基本戰略防禦,基本上沒做更新和改良,對使用者體驗不夠關心,其重心在其它新型軸體和筆電市場的開發;另一方面,幾家成規模的國産軸廠從幕後走到前台,通過不斷的營銷,成功的團結KOL和品牌商,從一款到一個系列,一步步成功的立起了國貨旗杆,簡單地說,軸體都值錢了,鍵盤還能賣不起價格?

“鋁”試不爽後,機械鍵盤能迎來金屬時代嗎?

方案商給力,助力國産鍵盤發揮了本土化優勢

現在基本上随便一個玩家,都知道玩鍵盤的新三樣:三模、熱插拔和RGB。這些熱門功能的背後是方案商的功勞,大多數客制化廠商,包括鍵盤廠商,是不具備鍵盤開發能力的,方案商在近幾年的進步很大,不單是鍵盤,滑鼠方面也是如此。這當中維盛、中穎、HFD等在國産品牌鍵盤中占據重要位置,不誇張的說,拆10把可能8把鍵盤是他們的方案。

“鋁”試不爽後,機械鍵盤能迎來金屬時代嗎?

材質更新是高端的必經之路

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簡單的烹饪,這句話也适合機械鍵盤。相比塑膠材質,金屬材質外觀在簡單,隻要來個陽極、電泳什麼的,質感就秒塑膠。客制化雖然閱聽人面小,但是拉動了整個行業的制造水準,量産鍵盤再往上走,融合客制化是不可避免的,曾經的短闆比如機身材質,也自然會遭受“革命”。雖然目前像睿匠這樣做全金屬量産鍵盤不是主流,但如果産品做工、手感和功能真的到位了,千元級到底是買一線國際大廠的牌子、售後和軟實力,還是選擇可玩性更強、手感精調更出色的國産硬貨,現在還真得兩說了。

“鋁”試不爽後,機械鍵盤能迎來金屬時代嗎?

就目前的鋁合金加工工藝而言,已經能滿足各種個性化的需求,隻要肯投入費用,開壓鑄模也好,全CNC也罷,再來個表面陽極、電鍍還是UV列印都行,工藝怼得越多越細緻東西不可能不NB。也正因為這樣,鍵盤的金屬時代還是隻能存在于高端市場,未來最缺的還是創意設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