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航空航天,那都是英雄做的事,普通人那是找死的節奏。但在《速度與激情》中,我們也實作了汽車上太空的“夢想”。不過,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設計院今天要帶來的,那可是現實中真正的平民上太空,我們勞苦大衆離太空又近了一步,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沒有機會的。因為這個平民我們說的是身體,不是财富,一趟5500萬美元的成本,沒有平民擔負得起。不論如何,我們最終還是有機會登上太空了,這就是馬斯克的太空旅行。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當地時間4月8日早上11點17分,随着“五手”火箭獵鷹9号發射成功,3位遊客為期8天的空間站之旅,就此拉開序幕。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飛行沒有任何一位是現役職業航天員,所有遊客均是付了5500萬美元(約3.5億元)的門票(其中一位是執行公司員工不付錢)。乘坐的火箭、飛船也都來自商業公司。

也就意味着,曆史上首次!國際空間站迎來了全私人、全商業之旅。馬斯克也再次書寫自己曆史,獵鷹9号完成第一個全私人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網友激動表示,“送我去太空”、“去月球”。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1

國際空間迎來首個遊客機組

當地時間4月8日早上,比原計劃推遲了兩天,在發射架上矗立多天的五手獵鷹9号火箭和三手龍飛船,開始有所動靜。發射前3小時,四名宇航員正式亮相,乘坐特斯拉前往39A發射台。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11點17分,期待已久的一幕到來。點火,發射!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獵鷹9号火箭帶着4位乘客向國際空間站行進,控制中心現場掌聲雷動。2分40秒後,第一級推進器與上一級分離。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8分鐘左右,第一階段進入燃燒完成。9分30秒後,火箭一級成功着陸在海上回收船上,瞬間變成“六手”。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飛船裡的幾位乘客,也揮手慶祝~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12分07秒後,龍飛船與火箭第二級分離。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自此之後,龍飛船将朝着國際空間站全速前進。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預計中原標準時間今晚7:45,完成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而實際上,中原標準時間4月9日晚上20:15 SpaceX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迎來史上首個純遊客乘組。在對接的時候有個小插曲,龍飛船的中心線攝像頭視訊鍊路出了點問題,出于安全原因龍飛船在距離對接口20米處停留了45分鐘

随後四名太空遊客打開艙門進入國際空間站,他們将在國際空間站停留8天。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在這8天裡,他們将跟宇航員一起參加科教工作,完成大約25個不同的實驗,包括100多小時的研究,涵蓋人類研究、生命和實體科學、技術示範和地球觀測等。

2

飛行全組人員

這次飛行的四人,其中最小年齡50歲,最大年齡71歲,全平民班底的他們卻有着不平凡的身份!

|首先,領隊、任務指揮官是NASA的退休宇航員Mike Lopez-Alegria。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他曾在太空中度過258天,共執行過3次航天飛行任務和1次國際空間站飛行任務。還是NASA太空行走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10次太空漫步,持續時間累計67小時。現在,他是本次執行公司Axiom Space的員工。

|第二位,是美國房地産大亨Larry Connor。

已經71歲高齡的他,同時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喜歡越野賽車。此次擔任龍飛船飛行的副駕駛。而且這位老爺子似乎非常有個性。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時,曾把自己在股市上賺的160萬美元,全部分給了員工,并表示:這是他們應得的!

|第三位進入國際空間站的遊客,是加拿大投資人Mark Pathy。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他出生于1969年,同樣也不年輕了。除了搞投資外,Mark還是一位慈善家,曾為一些醫療機構籌集捐款550萬美元。現在,他是加拿大第二個登上太空的平民,并将在此次飛行任務中參與完成加拿大大學和蒙特利爾兒童醫療研究所的研究項目。

|最後要介紹的是以色列商人Eytan Stibbe。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他生于1958年,除了企業家這一身份外,還是以色列空軍前F-16戰鬥機飛行員。從2013年到2019年,他一直在以色列空軍飛行學院擔任講師。本次太空中進行的實驗包括來自以色列初創公司“大腦耳機”,研究大腦對太空飛行和太空生活的反應,還有非營利拉蒙基金會的一些科學裝置。過硬的實力加上硬朗的外表,妥妥太空F4,在不小的年紀還能擁有如此的冒險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3

太空旅遊項目搭建中

這次飛行除了Space X的成功運輸,還有一家企業不得不提!那就是Axiom Space。要知道,從去年開始,NASA就開始計劃用商業空間站代替國際空間站。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組織了這次國際空間站商業之旅的Axiom Space,便是商業合作夥伴之一。這家公司名字不響亮,但是來頭卻不小。2016年,Michael T. Suffredini和Kam Ghaffarian創立該公司,業務範圍包括商業的載人航天旅行、太空探索研究等。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Michael T. Suffredini作為公司總裁兼CEO,是國際空間站建設的關鍵人物,曾在NASA工作了30年。

從2005年到2015年,他擔任國際空間站建設項目主管,完成了國際軌道實驗室的開發和運作工作。

實際上,Axiom中有許多員工都曾在NASA工作過。Axiom和NASA的關系也一直比較密切。2020年,NASA與Axiom Space簽署了一份1.4億美元的合同,允許它在國際空間站上增建商業艙段。關于第一個增建的居住艙(AxH1),現在也已經開始動工,預計在2024年發射升空,最終将在2028年整體建成。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而這次飛行任務,便是Axiom邁出建設商業空間站的實質性一步。從官方給出的效果圖中可以看到,這個商業空間站将會有一個觀景台,可以讓人站在這裡看太空風景。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想象一下,如果有生之年能夠去一趟太空,俯瞰地球,欣賞太空風景,也太美妙了!

4

太空地位之争

說到太空探索,人們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馬斯克創立的Space X,很難将傑夫·貝索斯與之聯系起來。他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亞馬遜創始人和前世界首富。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但其實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藍色起源的創始人。該公司于2000年創立,比SpaceX在加州成立早兩年。2015年,藍色起源成為首家将火箭發射到國際公認太空邊界卡門線(Kárán Line)上空并再次着陸回收的公司。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2021年7月20日上午,貝索斯搭乘新謝潑德号火箭成功飛上太空。進入距離地面約105公裡的太空邊緣,整個旅程持續大約11分鐘。而新謝潑德号火箭正是由藍色起源研發制造。

而就在2021年7月11日,70歲的英國富翁,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乘坐其創立公司維珍銀河的團結号太空梭,進入太空并順利返航着陸。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布蘭森由此成為首位登上太空的商業航天企業創始人,也是進入太空邊緣的私人航天第一人。

目前,太空旅行市場可謂三足鼎立!

目前已有三家公司緻力于開展亞軌道、軌道的商業太空旅遊飛行,分别就是布蘭森的維珍銀河、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和馬斯克的SpaceX。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最為強大的要數馬斯克的SpaceX,它研制的獵鷹系列火箭實作了火箭箭體的可重複使用,并且承擔了美國航空航天局國際空間站貨物補全任務。

2012年10月,SpaceX龍飛船将貨物送到國際空間站,開啟私營航天的新時代。2020年夏天,SpaceX進行了首次載人飛行測試,成功發射并送回了兩名 NASA 宇航員及其飛船。今年更是實作了全遊客自助式航天旅行。

3.5億/人,平民真正進入太空,馬斯克再次創造曆史

貝索斯的藍色起源較為神秘,公開技術成就比較少,而布蘭森的維珍銀河開始較早,但技術一直存在瓶頸,目前僅達到亞軌道飛行模式。

與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不同,SpaceX瞄準的是更深度、更遠也更昂貴的軌道飛行和星際旅遊。

顯而易見,在2030年國際空間站退役前,NASA會為商業航天公司敞開大門,支援他們建設一個又一個商業空間站。預計這樣會為NASA每年節省至少10億美元的開支。而另一邊,大陸空間站“天宮”建設已經走到了關鍵之年。截至目前,已經成功實施關鍵技術驗證階段5次飛行任務,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計劃在4月傳回地面。

幾十萬美元甚至幾千萬美元換來幾分鐘的體驗,對大多數人而言仍是不可想象的,太空旅行确實隻是富豪的遊戲。

但太空旅行正在進入方興未艾的時期,可以預見,随着低成本的火箭發射回收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資金加入太空旅行的競争。

太空旅行的票價會越來越便宜,太空旅行這一活動有朝一日也能進入千家萬戶。

本文轉自新媒黑科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