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這幾年全球消費市場對晶片的需求不斷增長,而大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晶片消費國,自然也會消耗數以億計的內建電路晶片。

小到智能裝置,大到汽車,家電等等一系列的産品都需要用上晶片。可是大陸有不少晶片是通過進口滿足内需的,然而大陸定下了70%的晶片自給率目标,計劃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

在此之前,國産晶片已經實作了日産10億顆的能力。随着國産晶片産能的提高,釋放出哪些信号呢?該如何保持産能增長趨勢?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中國芯日産超10億顆

對國産半導體行業有觀察的人會知道,國内大部分的晶片企業發展的是無晶圓廠模式。也就是專門做晶片設計,搞晶片研究的。

将晶片設計好之後,再把晶片交給晶片代工廠制造。大陸市場可代工成熟,先進晶片的制造商包括中芯國際,但涉及到7nm及以下高端晶片制造,就需要将訂單交給别人了。

當然,晶片企業也有做IDM模式的,通過自己設計晶片,在通過自主建立的生産線把晶片生産出來,投入市場商用。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比如長江存儲這家國産半導體廠商,不僅能自己做晶片研發,還能生産供貨。而國産晶片要想提升産能,最關鍵的還是得從制造業入手。經過晶片市場需求的大漲,和多年國産晶片産業鍊的積累,中國芯已經在産能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資料顯示,大陸在2021年累計生産了3594.3億顆晶片,平均晶片日産能超10億顆,同比2020年大幅增長了33.3%。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晶片産能事關能夠給各行各業提供充足的晶片支援,如果是産能有限的情況下,最直接的解決方式就是對外進口晶片。

但完全靠進口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萬一國外晶片産能下滑,供不上貨,或者因一些原因導緻停止發貨,那又該如何解決晶片供應問題呢?答案顯而易見,還是得靠自己。

事實證明,中國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具備自主供應的條件,日産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那麼在國産晶片産能提高的背景下,釋放出哪些信号呢?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國産晶片産能提高,釋放出哪些信号?

晶片的使用需求很廣,從整體的市場需求來看,國産晶片正在穩定将産能拉高。而産能提升的背後,主要釋放出兩個信号。

第一個是透露出産業供給能力增強。第二個是中國芯自給率不斷提高。

這兩個信号清晰可見,國内各項科技産業都有大量的晶片供給需求,智能手機、智能家電、電腦以及不斷開發的IOT物聯網裝置等等,都在消耗大量晶片産能。

不分工藝,不分制程,各式各樣的晶片品類需求被應用到上百個行業當中。除了主流的CPU、GPU、NPU之外,還有MCU微控制單元,ISP小晶片等等晶片産品建構出豐富多樣的晶片市場。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而供給能力增強之後,這些不同種類的晶片也會不斷進入到各個企業的産品線當中,進而推動對應的産業實作更快的進步。

另外關于中國晶片自給率的不斷提高,這一點其實是在踐行大陸計劃在2025年将晶片自給率提高到70%的要求。這個目标并不小,想要實作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提升産能是必須的。

總不可能靠進口晶片來提升自給率,這顯然不現實。去年大陸就實作了日産10億顆晶片,今年能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還不知道,但一定會繼續加大産能輸出。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已經在國内啟動多個28nm生産線項目。按照中芯國際所說,一旦新項目産能滿載,那麼産能将實作倍增。期待這一日的到來,為國産晶片鑄造更夯實的生産基礎,産能優勢。

中國芯如何保持産能增長趨勢?

國産晶片的進步有目共睹,但其實中國芯在産能方面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是以該如何保持産能增長趨勢呢?這就需要從國内晶片産業鍊的角度出發,打造自主可控的晶片生産線,打通上下遊供應鍊,確定各個供應商之間都能保持供需關系的平衡。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産能的提升不是一家企業能把握的,需要産業鍊都能夠被調動起來,讓相應的物料供給都能得到輸出保障。再讓晶片制造廠商負責将晶片造出來,輸送到市場上,形成良性循環。

中國芯經曆了外界規則的變化,原本應該已經下探到7nm及更先進的高端制程,可是沒有EUV光刻機這類高端半導體裝置的支援,隻能把握成熟工藝晶片。好在這方面的國産化程度日益加強,先做好産能,滿足市場需求,再去攻克更先進的技術也不遲。

日産超10億顆,中國芯做到了

總結

中國芯做到了每日産10億顆晶片,這是一個階梯式的進步,但相信不是終點。大陸具備晶片消費市場優勢,該把握的市場還是得把握。關鍵時刻隻有自己的技術靠得住,希望國産晶片不斷進步,取得更好的産能,技術等成就。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