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字如其人,其實詩詞也是如此。
讀懂一首詩或者詞,便讀懂了其中的情,也便讀懂了一個人。
一如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杜甫,憂國憂民;
一如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李白,潇灑不羁;
一如寫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豪邁雄渾……
詩詞之是以動人,正是因為其中的情,深入肺腑、動人心弦。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孤獨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聲聲慢》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境遇凄涼,孤獨無依。
尋尋覓覓,卻隻尋得一份冷冷清清,何其悲戚!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所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孤獨,使時間變得漫長;漫長,又使孤獨深入骨髓。
隻願你有人可依,有人可伴,不受孤獨之苦。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日日思君不見君”的相思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宋·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江水悠悠不斷,相思綿綿不絕。這世間最痛并快樂的事情,莫過于相思。
白居易說: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蘇轼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唐伯虎說: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但有一人可相思,總是該值得慶幸。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緒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可那浸透靈魂的愁,卻無論如何也無法了結。
一江春水一腔愁,江水不絕,愁緒不休。
一如李白所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行走在這世間,愁是難免的,苦是常常的,而生活的意義,便是要在這愁苦的土壤上,開出希望的花。
願所有煩惱,都有解藥;所有愁苦,都可釋然。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桃花流水窅然去”的閑逸
問餘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間。
——唐·李白《山中問答》
人世間忙忙碌碌,你是否在某一瞬間,向往過閑雲野鶴的生活?
潇灑不羁如李白,也曾陶醉于閑逸自在的山水之間。
有人不解,他說:桃花飄落,順溪而流,此處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
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便是人間幸事。
至于那些不懂你的人,且随他去吧,無須多言,一個微笑,便可抵千言萬語。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胸懷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唐·杜甫《望嶽》
林清玄說: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是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
人生若是不順,不如看看杜甫,即便一生颠沛流離,依然胸懷遠大。
隻有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心胸才會越來越開闊,不畏懼,不委屈,不抱怨,這樣的日子,才會一直充滿陽光。
這一路上,風雨不會少,委屈不會少,心上的陽光更是不能缺。
儲存陽光,必有遠方。心有陽光,又何懼歲月荒涼?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的坦蕩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
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籁,
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宋·蘇轼《水調歌頭》
浩然氣,就是人間正氣。
蘇轼此時雖然貶居黃州,卻不因自己的個人際遇而悲傷難過,反而用坦蕩曠達的個性,表現出了他身處逆境,卻能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
他說:一個人隻要心中有正氣,剛正不阿,心胸坦蕩,無論在什麼境遇,都能處之泰然,感受到具有無窮快意的千裡雄風。
這種境界,或許我們難以到達,但道理卻總是相通。
很多時候,苦難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蒙上灰塵的心。無論如何,都請堅守一顆正直、善良的本心。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直挂雲帆濟滄海”的抱負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李白奉诏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可不受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以“賜金放還”之名,變相攆出了長安。
雖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無處揮灑,但依舊對未來充滿希望。
人生會苦一陣子,不會苦一輩子。
我們需要在心裡養一方好山好水,耐心的等待。
美好終會遇見美好,就像一株小草遇見久違的甘露,一朵花開遇見燦爛的陽光。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誰道人生無再少”的灑脫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發唱黃雞。
——宋·蘇轼《浣溪沙·遊蕲水清泉寺》
人活着,就是走在衰老的路上。就如葉子會枯黃,人也總會蒼老,無可避免。
但那又如何?年老體衰又如何?兩鬓霜白又如何?隻要你想,隻要你做,時光飛逝帶不走你年輕的心。
一如作家村上春樹所說: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變老的。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發開始,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的。
隻要心靈永遠年輕,又何懼歲月老去呢?
匆匆歲月,悠悠流年,不曾厚待誰,亦不曾薄待誰。若是來不及認真的年輕,那就不妨選擇認真的老去。
詩詞之美,不止在于語言,更在于那躍然于字裡行間的情感。
一如納蘭性德“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的無限鄉愁;
一如王翰“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無限悲壯;
一如歐陽修“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無限怅惘……
這一生,每讀懂一首詩,都是一次心靈的洗滌,一次靈魂的升華。
你讀懂哪一首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