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思維模式

作者:xinhaiduikou2020

每個人,都在以他的了解和經曆,建構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了解這個世界。

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效果會截然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

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模型。

頂級優秀的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就在于他們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

01

個體思維VS流程思維

小張開了一家蘭州拉面館,肉爛湯鮮、濃香撲鼻,生意旺季時還算紅火。

小張為了提高拉面制作師傅的工作積極性,決定每賣一碗,給師傅8毛錢提成。

欣喜的是,面館的銷量有了明顯提升。

焦急的是,鮮牛肉用量短時間内陡然增加。

拉面師傅為了多拿提成,為每碗牛肉面放了加量的牛肉,份量十足,客人們都吃的很爽,銷量自然提升明顯。

顧客口口相傳,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生意看似又火了一些。

但是,小張月底一盤算,小館子非但收入沒有增加,反倒虧損了。

這哪是什麼“薄利多銷”,分明是“虧本多銷”啊?!

小張内心在滴血,咬咬牙,不能這麼下去。

于是給拉面師傅改成了固定高薪工資,想要激發師傅的善意。

結果卻發現,拉面館的生意越來越差。

拉面師傅心想,反正是固定工資,也沒有了念想,樂得清閑,做面全看心情,牛肉每份或多或少,面的口感品質也越來越不穩定。

客人感覺店的味道不對,抱怨四起,很快店就變得冷冷清清。

小張欲哭無淚。一家非常小的拉面館,居然也有讓人頭疼的管理困境。

那怎麼辦呢?

可以先設定一個目标銷售額,銷售額之内拿工資,銷售額之上,拿利潤的50%作為獎金。

獎金發放的前提,是每月牛肉的耗損量,在正常值20%内波動。

這個分錢的方法,能把拉面師傅的利益,和拉面館綁定起來。

另外,放牛肉是關鍵的花錢環節,牛肉讓自己人來放,讓關鍵資源、關鍵環節,掌握在關鍵的人手中。

最後确定最佳做法後,可以制定流程規範,面條的量,水的量,肉的量,下鍋出水的時間等,具體都可以規定。

這樣就把賺錢的核心能力,拉面的品質,從依賴拉面師傅,變成依賴流程。

同樣的困境,不同的思維模式,得到的終局也迥然不同。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思維模式

02

搬書思維VS還書思維

國外圖書館建了一棟漂亮的新樓,準備整體搬遷過去。

但你知道,書多重啊,還這麼多,搬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有人估算,做這件事要花350萬美元,好大一筆錢。

請問,如果你是館長,怎樣才能用盡量少的錢,把海量的書,搬到新館去?

雇更便宜的人嗎?

發動所有員工及其家屬?

要求新館建設者承擔這個義務?

在“搬書”這個固有的思維模式下,可能很難找到更好的方案了。

那頂級優秀的人,會怎麼辦呢?

有位年輕人對館長說:“我來幫你搬,隻要150萬。”

年輕人在報紙上登了一則消息:

“從即日起,圖書館免費、無限量向市民借閱圖書,條件是從老館借出,還到新館去……”

年輕人從“搬書”的思維模式,轉換為“還書”的思維模式。

結果花了不到一個零頭就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自己也成為了百萬富翁。

你看,同一件事,思維模式不同的人做,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思維模式

03

淘汰思維VS共赢思維

微軟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

午餐吃飯的人數一般比晚餐要多,畢竟不是人人晚上都要加班,是以做午餐的供應商利潤更高。

隻不過有時候,午餐做的很糟糕……

怎麼辦?

派人和他說不要偷工減料,盯着他好好做?

隔一段時間換個大廚?

要求他們更新菜單?

這些辦法,微軟都沒用。

因為這些最終都将提升供應商的成本。他們不會願意。

微軟想出了一個制度:

1. 選2家供應商,一家提供午飯、另一家提供晚飯;

2. 每3個月做滿意度調查,是喜歡午飯還是晚飯?

3. 如果喜歡晚飯的多,午飯、晚飯供應商交換;

4. 如果連續6個月,午餐都勝出的話,更換晚飯供應商。

自從這個制度開始實施,那些表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換口味成本就要大幅提高”的供應商……很快就能提供比原來好得多的服務。

員工的滿意度也大大提升。這就是頂級優秀的人想出來的辦法。

面對這個問題。

普通人的思維模式,是要求供應商提高水準,不行我就換掉你,不行我就幹掉你。

而頂級優秀的人,他們的思維模式是共赢競争思維。

引入競争機制,讓競争代替人工,去監督供應商,提供更好的服務。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思維模式

04

舉了這麼多例子,那我們怎麼才能成為,或者至少靠近頂級優秀的人呢?

怎麼才能像他們一樣,四兩撥千斤地解決問題呢?

你需要轉換自己的思維。

思維轉換,就是改變你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

如果我們隻想發生較小的變化,那麼專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為就可以了,比如把杯子倒空。

但如果你想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那就需要“思維轉換”,可能連杯子都要換掉。

怎麼轉換?我給你兩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多讀書,多交友,多旅行。

每本書,都是一套“思維模式”。

讀的書越多,就會了解越多不同的思維模式,越有助于打開“思維轉換”的開關。

建議每年至少讀20本書,并做筆記;有志氣的人,可以考慮讀50本以上。

每個人,也是一套“思維模式”。

認識的人越多,你會越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局限性。

建議:不要獨自吃晚飯。

隻要名單上還有人,一個人吃晚飯就是可恥的,你損失了了解别人思維模式的機會。

跟不同的人聊天,尤其是和各行各業的高手聊天,你會獲得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和智慧。

每個人都需要平衡,而不是單一路徑依賴。

成功的人、失敗的人、努力的人、落魄的人,不同的人生場景、個體的迷惘,欲望和掙紮,積累出不同的經驗。

越是厲害的人,水準越高的人,越謙遜。

想要打開“思維轉換”的開關,你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也要閱人無數。

第二個建議:把自己放進别人的鞋子裡。

某所學校有一筆貧困助學金需要發放,通常情況之下,流程上通常需要學生先主動申請、評選、最後進行公示。

但是很多貧困生礙于面子、自卑、害羞、甯願勤工儉學,也不願主動公開申請。公開評審,又會傷害學生自尊心。

最後學校用大資料分析,把每月在食堂吃飯超過80次,月飯費不超過450元的學生,劃為貧困生,不稽核不公示,直接把補貼打入飯卡。

把自己放進别人的鞋子裡,細細體會其中的微妙分寸,才能更好的做出适合的決策。

文章開始我們提到:

“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模型。 ”

是以,想要成為頂級優秀的人,我們需要打開“思維轉換”的開關,改變自己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

那怎麼打開“思維轉換”的開關呢?

1. 多讀書,多交友,多旅行。

2. 把自己放進别人的鞋子裡。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自己心目中那個,頂級優秀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