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到柳絮飄飛時

又到柳絮飄飛時

文/孫新合

在外漂泊久了,對故鄉和親人的那份情感竟有點淡薄了。直至前幾日忽見柳絮飄飛,才恍然憶起父親離開我已經一年,又勾起我作為人子不能盡孝的愧疚和遺憾。

父親是個國文教師,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每逢佳節的時候,總有分布在各行業的學生來看望他,這個時候是父親最開心的時刻。

從記事起,父親就是我的驕傲。他沒有太多的言語,但卻以自己的品行受到衆人的尊敬。時至今日,家裡還儲存着他很多榮譽證書。

他沒有打罵過我,隻是用一個教育者特有的方式對我諄諄教導——該怎樣學習,怎樣工作,怎樣做人。

又到柳絮飄飛時

這種方式對我的影響很大,以至于我現在能很好地适應各種環境下的工作,并且做一個有良知的人。

記得來北京的那天,陽光明媚,桃花盛開,在漫天飄飛的柳絮中,父親提着行李送我上路。一向不愛說話的他那天卻有點喋喋不休。

當時的我總認為自己不再是小孩子,對他的話并沒有用心去聽。火車開動時,一種背井離鄉的感覺襲上心頭,才領略到什麼是父子情深。

原以為到北京後,很容易就能找份工作,但奔波近一個月,讓我嘗到的是在這陌生城市求職的艱辛。

又到柳絮飄飛時

就在我最憂傷困苦的時候,我想起了父親。電話接通後,聽筒裡傳出的是讓我魂牽夢繞的鄉音。

絮兒,還記得我給你說過的話嗎?做人要像柳絮一樣潔白正直,能随處安身,幹工作卻不可如同柳絮輕浮,萬丈高樓平地起,靠的是紮實的根基,好的工作也是幹出來的。

就是這句普通的話語給我無盡的勇氣,終于有了今天的成就。父親也可能沒想到,他這句話是留給兒子最寶貴的财富。

參加工作後,每天都有很多人要去面對,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勤懇去做,嚴明的紀律給予我的時間總是很少。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每月初給家裡寄錢是我惟一的選擇。

又到柳絮飄飛時

父親病重期間,母親曾寄來一封家書,希望我能回去一次。但那時正關系我的升職問題,考慮兩天,我還是放棄了回家的打算。沒想到這個抉擇卻讓我失去和父親的最後團聚。

2003年4月9日,父親告别了心愛的講台,告别了他一手築起的家,随着飄飛的柳絮長眠于另外一個世界。在父親合上雙眼的那一刻,兄妹四人中隻有我一人沒守在他身邊。大姐告訴我,父親在彌留之際還念叨着我的名字。

如今我在北京有上一份理想的工作,工資也一直上漲,我付出的很多,但我收獲也很大。父親的離去喚醒我心中的潛在意識,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開始思念遠方的故土親人。

在空閑的時候,我把生活的煩惱告訴媽媽,把工作的歡愉分享給朋友。媽媽總說我變得像另一個人,我則笑着說,媽媽,是你的兒子長大了。

又到柳絮飄飛時

父親雖離我而去了,但他卻永遠留在我心中。今天又是柳絮飄飛時,長眠于另一世界的父親你可知道,那久久盤旋在你身邊的柳絮,就是你的絮兒回家看望你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