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讀懂生态Grant:Web3的“天使投資”

各生态 Grant 已發放出 120 億美元。

本文來自Decentralised,原文作者:Joel John,由 Odaily 星球日報譯者 Katie 辜編譯。

今天,我們将深入探讨創業者如何利用 Web3「生态 Grant」(用資金激勵生态項目),在與風險投資基金交談之前打造出一個 MVP(最簡化可行性産品)。利用多個 Grant 項目的資料,我分析了 Grant 項目是如何設計的,以及創始人如何從中擷取價值。

我一直在思考,技術是如何從一個小衆使用者群體發展為更廣泛的使用者基數。特别關注的是基于 Grant 的資本如何在 Web3 中促進應用程式的增長中發揮作用。接下來,我們将看看 Grant 資本的重要性和如何運用,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創造很酷的産品。

在此之前的 30 年裡,是政府資助的研究推動了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最初是一個國防研究項目。政府創造了一個環境,吸引足夠多的研究人員參與網際網路的建設。

上世紀 80 年代,Tim Berners-Lee 為一家政府資助的組織(CERN)撰寫了最終成為“全球網絡”的第一個提案。像谷歌和 Facebook 這樣的巨頭也是各大名校背景下誕生的。很明顯,最終演變為網際網路的許多東西,其基本方面都是資本在沒有明确 Grant 的情況下被部署的産物,這些資本被用來創造快速利潤。

Web3 采用(Adoption)的車輪滾滾向前

Web3 目前還沒有從政府投資中直接大規模受益,而是發放 Grant 資金的協定在向 Web3 注入資金。如果你把這些網絡或協定看作是民族國家的未來,那麼意義非凡。提供 Grant 資金的協定的主張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鍊上部署的應用程式越多,使用者數量就越多,是以底層協定本身的使用率也就越高。使用者可以登入到一個應用程式的鍊上,但一旦他們把自己的資産連接配接起來,他們就可以滲透到該生态中的不同 Dapp 中。這其中有什麼聯系呢?可以聯想到 Joel mongro 在 6 年前的描述的胖協定(Fat Protocol )理論:

“協定的市值總是比建構在其上的應用程式的總價值增長得更快,因為應用層的成功推動了協定層的進一步投機買賣。”

是以,如果你能讓更多的開發人員在協定之上建構應用程式,它将最終促使底層協定的價值成比例上升。這個劇本在過去的生态上不斷重演。

Consensys 積極幫助開發者找到在以太坊上建構的方法,以太坊是以受益匪淺。Solana、Polygon、Harmony 和 FTM 都有同樣的經曆。開發人員的參與名額對價格升值的預測非常準确,以至于一些投資者實際上跟蹤了在生态中建設的開發人員數量,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投資。

來源:Electric Capital 開發者報告

Web3 系統中每月活躍的開發者隻有大約 18000 人,大約 34 萬名開發者在 2021 年進入了這個系統,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準。但目前隻是觸及了淺層。如果 Web3 要想在全世界普及,就需要更多的開發人員。

開發者不加入 Web3 的原因各異。MakerDAO 的可持續生态系統擴充核心部門最近釋出了一份報告,總結出三個原因:

三觀一緻——同道中人終将殊途同歸,對于技術和價值的認可将淘汰掉很多人。

技術深度——圍繞 NFT 和交易的大量質疑會阻礙 Web3 作為一個生态系統的技術創新。這些讨論會涉及大量的“點名”,因為談論這些事情的人有明顯的經濟動機和利益。

聲譽風險——開發者發現完全過渡到 Web3 是有風險的,因為這個領域存在大量的騙局、黑客攻擊和龐氏。導緻那些在傳統市場上解決 Web3 問題的人才無法完全轉型到這個行業。

我在早期支援過的許多 Web3 企業,都是在成長期有意從 Accel 和紅杉這樣的風投公司籌集資金的,這樣他們就可以讓來自傳統市場的人才相信,他們是一家合法的企業。

其實,像 Polygon 這樣的協定已經跨越了鴻溝,進入了公衆認知的領域。在國外,我有朋友把自己在 Polygon 公司上班寫在 Bumble 或 Tinder 等約會軟體上。确實,被“右滑”的次數增加了。

大型基金會注重合法性,并在内部聘請合規專家,幫助投資組合中的初創公司從傳統上的崗位上招聘員工。傳統風險基金的信号價值開始發揮作用,因為公司擴大規模,并拼命在短時間内招聘人才。規避這種情況的一種方法,就是讓系統中的人才能夠在無需擔心資金的情況下進行建設。

Grant 資金計劃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1.他們激勵那些希望用資本進入這個領域的人才。這筆錢在某種程度上是對開發者、創作者和營銷人員與 Web3 項目合作的獎勵。

2. 對于那些想要建構 Web3 項目的人來說,它們降低了試驗的成本。過去,如果你想要過渡到建立一家公司,你必須說服一群種子輪投資者相信你的能力。

來源:DeepDAO.io

為什麼協定要這麼做呢?在大多數情況下,協定本身沒有明确的利潤授權。與風險基金不同,生态基金通常沒有外部資本。資金通常來自協定收入或協定原生代币的一部分,這些代币被保留下來作為新人才的資助。

上面來自 DeepDAO 的圖表顯示了他們跟蹤的十大 DAO 資金庫。我們很想知道大部分資本被部署在哪裡,以及它在不同生态中是如何變化的。Questbook 的團隊編譯了這些資料并與我們分享。以下是我的分析結果。

不同階段的生态的 Grant

上圖将 Uniswap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如何配置資金進行了分解。Uniswap 也是在以太坊基金會 Grant(撥款)計劃的幫助下推出的。到目前為止,Uniswap 部署了近 500 萬美元,其中大約一半用于第 6 波 Grant 撥款。

在 Uniswap 協定發展到可以被大量使用者采用的規模之前,資助外部項目沒有多大意義。直到上兩波 Grant 之前,政府都沒有将資金用于治理。相反,大多數 Grant 被劃分給可用性、工具和 RFP(提案/挑戰請求)。

Grant 會給開發者帶來連鎖效應。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開發者可能并不是在開發一款值得創業的産品。另一方面,他們有特定的技能來建構協定可以使用的工具。是以,與其讓他們從風投那裡籌集資金,并為賺錢而煩惱,倒不如讓用 Grant 贈款計劃激勵他們去建構那些不能通過美元來擴大規模的産品。

這類工具通常能夠解決非常特定于應用程式的問題。例如,它可以用于在 Uniswap 上顯示池的曆史 APY(年收益),或跟蹤 Aave 上資産的貸款利率。這些工具通常對利基社群非常有用,但不一定能從中賺錢。

協定與生态的磨合

擁有風險投資支援的産品的創始人會選擇哪個發展方向呢?在我的了解中,解決方法是檢視處于拐點的協定。理想的協定應該具有足夠的技術優勢,能夠支援大量的使用者,而同時又面臨缺乏能夠建構應用程式的熟練開發人員的問題。

大多數協定在發展階段上都會面臨這個問題。Solana、Polygon、Avalanche、Near 和 Harmony 都必須啟動以開發者為中心的大規模 Grant 項目,目的是找到能夠在這些項目上開發大規模應用的開發者。在增加首次 Grant 資金時,開發商必須考慮哪種協定最适合自己,因為每個協定都有活躍的投資者群體。

在 LedgerPrime,我們看到了來自 Solana 的大量 DeFi 應用程式。Avalanche 已經趕上速度,因為它的 EVM 相容性。另一方面,Polygon 無疑是開發人員建構 B2C 應用程式的首選,因為它們的交易成本相對較低。

我們評估了每個生态的 Grant 數量,了解開發者目前流動的方向。Solana 和 Polygon 沒法計算,因為它們的 Grant 是通過多個較小的實體提供的,無法得出确切的數字。Polkadot的 Grant 為 ±300 次,是迄今為止發放的 Grant 最多的。以太坊基金會本身已經完成了接近 ±230 次的 Grant 撥款。(官方的數字接近 300 次,但我們剔除了與學術/研究相關的撥款)。

盡管 Uniswap、Aave 和 Compound 持有數十億美元資金體量,但它們發放的 Grant 資金數量有所減少。對于希望建構應用程式,然後将其擴充到風險資本支援的項目的創始人來說,從 L1 或 L2 那裡籌集 Grant 資金可能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随着協定的發展,那些運作 Grant 項目的機構有必要采用基于整體堆棧的方法來運作 Grant 項目。開發者可能會依賴于 Grant 來提升自己的技能,部署他們的第一個應用程式,并最終擴充應用程式。資本通常部署在:

使用者入門;

開發人員教育;

應用擴充到協定發展的後期階段。

從結構上講,大多數生态 Grant 計劃都是針對交易流進行優化的。以 Harmony 為例,就是通過部署資金。

Harmony 最近宣布了一項 2 億美元的 Grant 方案,将在三年内部署資金。它也是當今以太坊上增長最快的 L2s 之一。就成熟度而言,Harmony 就像一個“中年協定”,因為它已經存在了足夠長的時間,開始吸引使用者使用它的協定,但還沒有發展成為像 Solana 這樣的主流協定。

Harmony 協定大約三分之一的 Grant 聲明将授予 DAO,平均每個 DAO 75 萬美元。相比之下,被認定為“合作夥伴”的公司每家将獲得近 300 萬美元的資金,然而,實際隻有 ±16% 的資金将被部署在這些公司。在這種情況下,合作夥伴要麼是進行收購,要麼是加速發展,然後将資金重新配置設定給較小的企業。例如,Filecoin 在其成長周期中曾與 Tachyon、Techstars、Faber 和 Longhash 合作。

因為 Harmony 協定可以外包管理交易流程的工作,幫助公司擴大規模或通過專門從事這些工作的第三方公司處理投資者關系。以同樣的方式,他們将大約 16% 的資金配置設定給黑客馬拉松,每個黑客馬拉松比賽獲得 100 萬美元。

舉辦黑客馬拉松給協定帶來的好處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們發現通過持續數周的全球活動更容易提高開發者的認知度。他們正在通過巨大的獎勵激勵,從利益相關者那裡建立精神上的承諾。

另一方面,他們能夠策劃一份包含數百個可能建構的應用程式的清單。每一個黑客馬拉松産生“赢家”,相應就有多個參與者。如果能夠留住開發者,他們便能夠創造出非常棒的産品。盡管 Harmony 本身可能隻直接投資于極少的交易,但他們建構的 Grant 計劃經過優化,将吸引數百名開發者。

聚合理論與 Grant 計劃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分析了區塊鍊如何在降低信任和驗證成本的同時,使全新的市場成為可能。其中的 Grant 就是這個市場的産物。像風險投資和聯合投資這樣的事情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是以當創業融資社交平台 Angel.co 是在 2010 年代早期出現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模型。

一方面,Web3 中的 Grant 分散在各個項目,提供單一、統一界面的激勵措施很難實作。另一方面,與 Grant 相關的資料可以比大多數傳統的 Grant 或衆籌項目更容易查詢和驗證。這就是為什麼 Gitcoin 的代币現在價值約 7 億美元。

Questbook 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首先在 2021 年 Q2 為開發者提供了一些經驗。大約有 100 個教程是為希望從 Web2 過渡到 Web3 的開發人員制作的。

對于協定來說,挑戰在于如何在經過審查的人才基礎上找到分銷管道,這些人才基礎已經接受過教育訓練,知道如何用他們的技術來參與建構。對于開發者來說,問題在于找到相關的預先融資機會。而 Questbook 則是連接配接開發者和融資這兩者的中介。他們聲稱到目前為止已經通過他們的 Grant 資金配置設定工具分發了近 50 萬美元。

這件事也存在許多挑戰。

首先,協定往往缺乏對資金部署方式和地點的可見性。即使在資本部署完畢的情況下,也很難追蹤一家企業在其成長周期内的走勢。可能經常會有多個協定向一個企業提供 Grant 的情況。這些 Grant 金額加起來可能與自己的風投融資類似。如今,網絡參與者無法清楚地看到誰收到了多少錢。Questbook 通過其易于過濾的界面解決了這一挑戰。在一個足夠長的時間架構内,它将使它更容易跟蹤通過這些 Grant 項目産生的淨值。例如,Uniswap 可能已經單獨返還了迄今為止通過以太坊相關 Grant 部署的所有資金。

我認為,在未來幾年内,處理 Grant 的申請将成為一種“驗證”途徑。個人和與他們合作的 DAO 獲得的 Grant 數量将成為比學曆更好的“證書”。由于這些開發人員的工作可以很容易地在鍊上得到驗證,是以信任問題将減少。

生态 Grant 計劃發展方向

生态資金庫很可能已經從鍊上進化成為金融系統中舉足輕重的力量。Polygon 進行了價值 7 億美元以上的并購交易,這提醒我們,企業在行業中的規模已不再由對沖基金和風投掌控。協定所涉及的合作公司很可能會介入,扮演 ICO 在 2017 年無法扮演的角色。當時的觀點是,使用者會直接投資于應用程式,并見證它們的規模發展。如今,使用者(通過資本投資)對協定進行投票,而作為交易的協定則通過生态 Grant 來部署資金。

這是我最近接觸的大多數開發者都沒有意識到的一個轉變。風險投資基金本身可能不是建立和擴大企業規模的理想方式。根據應用程式的階段和性質,大約有 120 億美元可以通過不同的 Grant 投入。這些資本大部分是非分散的,并且是有目标的。是以你可以在仍然擁有大量所有權的情況下,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生态 Grant 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傳統融資方式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通常是需要時間和多年承諾的産品。要實作這一點,單個協定的價值必須達到數萬億美元。在撰寫本文時,比特币的市值約為 8000 億美元。我們會從生态 Grant 中看到網際網路那樣巨大的成果嗎?看看我們是否能夠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利用生态 Grant 來解決真正的大問題,比如接入網際網路、醫療保健和教育,這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