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的樂趣

作者:鄉野之人5T9c

#以書之名#

很高興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現在人都很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能夠為讀書留一方水土,善莫大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一般人一輩子都做不到。可是古人卻有人做到,我2014年去過成都杜甫草堂,杜甫被稱為“詩聖”,做人做事都是高境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樹肯定讀得不少。至于行萬裡路,杜甫年輕時遊曆中國,與李白和岑參等詩人結伴,去了不少地方。下半輩子因為貧窮和戰亂颠沛流離,居無定所,走了不少地方。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杜甫能有這麼大的成就,确實他年輕時好讀書打下的堅實基礎有關。很羨慕成都有杜甫草堂這麼好的一方水土,可以滋養多少讀書人的心靈。讀書就應該讀杜甫的詩歌。

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

我年輕時也愛讀書,記得有時坐車去黃石(離家四五十裡的一座城市)去買書,記得買過一本《青年文摘》第一期,屬于古董了。還有一本《歐根·奧涅金》。高中時也借過同學的書,在晚自習的時候偷偷摸摸地看,記得看過《新英雄兒女》,《苦菜花》。有個同學家訂了一份《芙蓉》雜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确屬難能可貴,葉蔚林的中篇小說《在沒有航标的河流上》就是在這個雜志上看到的,這個中篇小說榮獲了全國中篇小說獎,這個小說印象深刻,寫放排工的水上生活,沿途風土人情,凄美愛情,以及生命在困境之中表現的陽剛之氣。八十年代的傷痕文學作家寫的小說看了不少。八十年代是中國新文學的高峰,作家數量多,水準高,創作力旺盛,看得過瘾。高中時是求知欲和閱讀力最強烈的階段,課業負擔太重,确實是一個很大的沖突。我記得高中學校一百米遠有個文化站,我每天中午有空就到這裡來看報紙,《湖北日報》每期都看,第四版有個文學類的副刊叫《東湖》,清新脫俗,具有文學氣息。

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

工作以後,讀書就少了。買了不少書,放了很久了,偶爾看看翻翻,讀了一個又放下,瞌睡來了。我現在沒有工作了,時間很充裕,正在讀書計劃,把書櫃裡面的書再讀一遍,書籍是人的精神食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進步,道理我都懂,關鍵是付之行動,有首詩說得好,寫在文章末尾,與大家共勉。

勸 學

唐顔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