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作者:Steppy潮流周志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高棟,坐标栃木県小山市。講英文的國家一般會以細緻用餐和日常用餐來對法國和意大利料理進行分類,也就是 Fine Dining 和 Casual Dining,日本也會使用這種分類方式,但同時會以地域文化和人文角度提煉出大都會和鄉土料理的概念,甚至能夠将二者結合在一起進行創新,形成了差別于西方主流飲食文化觀點的東洋視野。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藤森社長的沙拉中會放入一些起司來豐富果蔬的風味,同時加入了 Soileta 的燕麥片産品,這是使用了滾壓工藝的無農藥種植燕麥,香醇且飽滿,咀嚼起來的口感十分有層次。我在家的時候經常會食用 Soileta 的燕麥片用于代餐,并且不會放入任何水果或牛奶,但我和藤森社長在試吃沙拉時都覺得少了一些清爽的口感,吃下去未免會有些枯燥。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我還在思考應該放入些什麼來增加沙拉的清爽口感時,藤森社長就已經拿出了黑橄榄慢慢切了起來。罐裝的黑橄榄水分很充足,加入後不會破壞牛油果和番茄本身的口感,還會增加清爽的效果,咀嚼起來也不會有枯燥單調的感覺。食材的品質足夠高的時候,其實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料理形式,而且醬汁和調味品都比較胖人,能少放就不要多放。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今天的料理中最讓我期待的莫過于鴨胸肉,大家可以回顧上一期的文章來做參考《藤森社長的廚房》。傳統日本和食中大多會使用蔥來烹饪鴨肉,北京烤鴨中也會出現蔥作為輔菜,漢字文化圈會将蔥稱為“和事草”,因為蔥能夠調和不同食材混在一起的風味。我曾一度猜測藤森社長要使用蔥來為鴨胸肉進行入味,可如果你觀察到社長接下來的操作後能發現他的料理創新真的是基于西方社會的飲食習慣而進行的考量。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鴨胸肉在經過慢慢烤制後的粉嫩熟度也恰到好處,切成了更容易入口的薄片,藤森社長同時有準備洋芋泥來搭配鴨胸肉,并且這份洋芋泥中有混入黃油、生奶油及 Soileta 的黃金亞麻籽粉。Joel Robuchon 先生最廣為流傳的名菜絕非那些使用昂貴食材的佳肴,而是加入了大量黃油的洋芋泥,入口即溶,已經不太能用洋芋泥的外形和口感來形容。我個人更喜歡藤森社長的洋芋泥,畢竟看着更像是一份正常的洋芋泥。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一般在法國料理中常見的鴨胸肉創新無非展現在醬汁上,如果僅是靠充滿新意的醬汁不足以稱為創新,藤森社長會澆上烤制時産生的鴨油和為鴨胸肉入味的橄榄油來替代傳統的醬汁,更像是意大利料理的慣用方式。這幾年我在中文網際網路上經常會看到一些關于洋芋泥不應該屬于 Fine Dining 體系的論調,一衆所謂的“網際網路美食家”認為洋芋泥隻是平民百姓的家常便飯,這世上沒有什麼是比階級對立更無聊的事情啦。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家宴不代表就要遜色于餐廳哪裡去,準備充分甚至會有勝過餐廳的地方。藤森社長一早就把布置餐桌的任務交給了我,并同時有遞給我蔬菜和大蒜。擺放于餐桌上的用意并非為了食用,而是展示今日所使用的食材和料理之間的共通點,而且在視覺上也會顯得生機盎然,其實最代表藤森社長料理特色的食材就是大蒜。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鴨胸肉的洋芋泥中就放入了由大蒜炒制出的橄榄油,大蒜具有增加食欲的效果,同時也能表現出社長的料理核心,即:每天都想吃的料理。他認為人不可能每天都去吃 Joel Robuchon,但卻可以持續吃今天餐桌上的料理,隻要稍微用心一點,人人在家都能做出來,并沒有什麼困難。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日本最近正逢櫻花盛開的季節,櫻花的顔色可能是疫情中最美麗的色彩,今天的鲷魚 Carpaccio 就有些像櫻花的顔色,鴨胸肉和章魚的顔色也都近似櫻色,感覺這樣在餐桌上就能呈現出春天的氣息出來。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我非常想去一家餐廳當一段時間服務員,系統學習一下擺盤和布置餐桌的專業知識。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一般比較好的 Fine Dining 餐廳中的服務員會在正式上菜前推着一個面包車到你面前讓你自行選擇,這道沙拉中本身就含有 Soileta 的燕麥片,會增加一些飽腹感,同時爽口宜吃,在家食用的話非常适合。如果你不想一餐中吃太多的主食,我覺得燕麥片沙拉完全可以做到替代餐前的面包。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鲷魚和章魚同時放入餐盤中就好像落櫻般優雅,你可以擠上一點檸檬來提升海鮮的鮮味。藤森社長在切魚肉時的下刀角度非常考究,不會傷到魚肉纖維,細嘗時魚肉纖維和牙齒觸碰在一起時的口感非常美妙,咀嚼起來又毫不費力,我覺得女性都會喜歡社長的海鮮,吃起來十分優雅。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藤森社長在會客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的餐瓷主要來自 Narumi 和 Noritake 這兩個銘柄,以骨瓷和白瓷為主,Narumi 的餐瓷産品在中國比較容易購買,Noritake 在中國的知名度不及 Narumi 那樣高,隻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貼花或手繪的骨瓷,更中意簡單的餐瓷,比如 NIKKO 的白色骨瓷,大家可以回顧《世界上最美的骨瓷餐具》。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蛤蜊在大連的方言中叫做蚬子,我平時講中文時也多喜歡稱為蚬子。這道蚬子中也含有大蒜炒制的橄榄油,鮮味與蒜香味很相配,光是聞着就會食欲大增,蚬子的鮮味很明顯,非常好識别,就連味增湯中都可以放蚬子來提鮮,效果非常好,但能否将蚬子的鮮味提升至最高就要看一個人料理水準的高低了。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蚬子本身就多汁,大蒜炒制的橄榄油與之結合也并非複雜的醬汁,純粹且簡單,結合在一起不會破蚬子的鮮味,蒜香還能将蚬子的鮮味突出得很明顯。Soileta 的黃金亞麻籽粉富含 Omega-3,營養功效顯著,同時不會阻礙食材之間的風味,放在面包上與蚬子共同食用的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作為獨立的一餐進行食用。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高棟一般會是兩口一片面包,很多女仔都不會一口吃進去那麼多,這種時候可以将面包分成兩半,拿着小勺放一點黃金亞麻籽再澆上一些蚬子汁一起食用就很好,不要被那些所謂的“用餐禮儀”所迷惑。我曾經跟一些在中國專門教授西方用餐禮儀的“老師們”進行過對話,我發現他們并沒實際去過多少家好餐廳用餐,講“着裝禮儀”時我覺得他們也不太懂衣用纖維紡織品的基礎邏輯。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薄切的烤制鴨胸肉與洋芋泥簡直就是天生一對,含有生奶油和黃油的洋芋泥在入口後咀嚼起來綿長細膩,而且洋芋泥中的大蒜香味和黃金亞麻籽粉的細微顆粒口感也能讓你的口腔和味蕾一同分享着食用鴨胸肉的樂趣,大口進食的過程非常愉悅,細嘗時也能仔細感受到每一種口味的具體特征和變化。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藤森社長的料理非常簡單易懂,你不需要參考過多的料理書籍就能在入口那一刻體會到全部。社長建議我在鴨胸肉和洋芋泥上再放一些黃金亞麻籽粉和面包共同食用,這種吃法會讓入口後的黃金亞麻籽粉的顆粒口感大幅增加,與洋芋泥中原本就混入的黃金亞麻籽粉相呼應,而且顆粒口感會讓你更享受咀嚼鴨胸肉和洋芋泥及面包在一起的過程,可謂精彩紛呈。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通過對鴨胸肉和洋芋泥的感受,我開始明白藤森社長為什麼在仔細嘗了 Soileta 的所有産品後覺得燕麥片和黃金亞麻籽粉可以跟他的料理相結合。其實 Soileta 的出品邏輯也會基于存在卻不幹擾的方向,你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來添加超級粉粉的産品。今天的壓軸之作普羅旺斯炖菜是社長的拿手好菜,由于是冷制方式烹饪,同樣屬于預制菜的行列,裡面也混着黃金亞麻籽粉,隻不過無法像洋芋泥那樣很容易就發現。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傳統飲食評論界對于預制菜的看法一直很嚴格,邏輯上預制菜在過去是屬于延長食物保鮮期的方式,并不是基于新鮮食材的料理方式,這在全球各個文化圈的認知上也都通用。藤森社長的普羅旺斯炖菜能吃出西西裡炖菜的酸甜味道,但是烹饪方法卻還是基于法國料理的方式,社長有告訴過我法國和意大利料理到了烹饪最深處幾乎就很難有具體差別了,口味和變化會出奇的一緻,甚至連料理法都會很相似。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藤森社長的料理融彙着法國和意大利兩國的飲食文化,東洋視角往往是基于以日本文化為中心對西方文化所開展的了解與呈現,而藤森社長能夠了解西方飲食文化的本質,在不破壞傳統的前提下進行料理創新,這展現出了他的環球視野。同時我們需要知道預制菜需要提前準備,最好的呈現效果往往取決于你準備的過程,精彩的料理也可以了解為背後的認真。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

料理是藤森社長的愛好之一,我在晚宴之後看到了社長參與的新森林都市開發項目的藍圖,原來這才是社長邀請我來用餐的主題。讀書和寫作可能是這世上門檻最低的優雅行為,或許真的是上天眷顧,讓我可以在最喜歡的中文時尚媒體 Steppy 上開設專欄,不斷獲得人生機遇。文以氣為主,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後。

藤森社長的餐桌 ︱《編輯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