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拜登這個提名創造了曆史,背後或另有原因

作者:Beiqing.com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自1789年正式建立233年以來,從未有過非洲裔女性出任大法官一職,這一局面于昨日被打破。

當地時間4月7日,美國國會參議院表決準許凱坦吉·布朗·傑克遜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她将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非洲裔女性。

參議院當天表決結果為53票贊成、47票反對,50名民主黨人和獨立派人士全部投了贊成票,共和黨人有3人投了贊成票。參議院表決結束後,美國總統拜登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其提名獲準許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曆史性時刻。

大法官的提名至準許:美國兩極分化的縮影

在參議院投票準許傑克遜後,美國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共和黨人米奇·麥康奈爾和在場的大多數共和黨人都轉身緩慢離場,場地裡一半離場,另一半則在歡呼雀躍中慶祝,《紐約時報》評價稱,這鮮明地反映了美國的兩黨分歧。

今年2月25日,拜登提名由傑克遜出任該職,接替将在今年夏天休庭期間退休的自由派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布雷耶6月末或7月初退休後,傑克遜将正式宣誓就職。

宣布該提名時,拜登在講話中稱贊傑克遜的履曆和資質,稱其為“非凡的”候選人,具有“獨立的思想,不妥協的正直和強大的道德指南針。”傑克遜随後表示,對她而言,被提名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一份“莫大榮耀”。

拜登這個提名創造了曆史,背後或另有原因

凱坦吉·布朗·傑克遜,1970年出生于美國華盛頓,現年51歲,畢業于哈佛大學法學院,于2021年6月開始擔任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法官。其正式出任大法官後将為美國首位非洲裔女性大法官,首位曾為公設辯護人的大法官。圖/IC photo

傑克遜的提名準許并非順風順水。據新華社報道,自3月21日起,傑克遜連續四天出席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就其提名舉行的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民主黨人整體表示支援,而共和黨人則挑剔刁難,試圖證明傑克遜在量刑問題上态度軟弱。

3月24日,麥康奈爾明确表示反對傑克遜出任大法官一職。“在研究被提名人的記錄并觀看她在本周的表現後,我不能也不會支援傑克遜法官成為終身任職的最高法院大法官。”

昨日參議院投票的結果與即将退任的現任大法官布雷耶當年上任的情形已截然不同。1994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提名布雷耶時,參議院投票結果最終以87票支援,9票反對而準許其任職。

外媒指出,那時的美國主流觀點認為,隻要其提名者符合這個職位,總統便有權選擇大法官。但近年來,最高法院的法官提名被視為政治戰場。

而這次盡管在參議院投票中,三名共和黨人的支援票為美國兩黨合作提供了一絲希望,但其兩極化局面仍然膠着。《紐約時報》評價道,僅僅三名共和黨人的支援便被視為(兩黨合作的)一場勝利,這本身就證明了美國目前處于嚴重分裂的時代。

法院兩派力量對比不變,但格局仍受到影響

據新華社報道介紹,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其中包括一名首席大法官,人選由總統提名,需得到國會參議院準許,上任後可終身任職。目前,該法院由6名保守派大法官和3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

長期以來,美國最高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圍繞堕胎、擁槍、死刑、醫保、同志等多項社會敏感議題博弈激烈。大法官人選因而被視為共和、民主兩黨争鬥的重要戰場。

拜登這個提名創造了曆史,背後或另有原因

當地時間2022年4月7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與凱坦吉·布朗·傑克遜。圖/IC photo

BBC評價道,美國最高法院在美國人生活中發揮着關鍵作用,高度争議的法律、州與聯邦政府之間的争端等的最終裁決都由最高法院而定。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人特朗普執政時積極擴大最高法院保守派力量,成功提名任命三名保守派大法官,把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人數之比由5比4變成6比3,進一步鞏固保守派長期主導聯邦最高法院的局面。

而傑克遜的提名是拜登出任一年多來首次調整大法官人員結構,但此舉并不會改變最高法院中自由派與保守派的力量對比。

但路透社分析指出,較為年輕的繼任者仍将為自由派一方注入更多活力,其影響可能持續幾十年。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也評價道,傑克遜的任命将在其他方面改變美國最高法院的格局。

傑克遜将為最高法院第一位非洲裔女性大法官,也是首位曾為公設辯護人(Public defender)的大法官。

據美國政府官網介紹,如果美國公民在受到犯罪指控時無法承擔辯護律師的費用,法庭将為其指定一名律師,這些律師便被稱為公設辯護人。佐治亞大學法學教授梅麗莎·雷德蒙分析道,曾為公設辯護人的身份或幫助傑克遜重新建構其他法官處理看待某些案件的視角。

即便傑克遜無法影響法院的最終裁決,也可能在案件中表達異議。美國國家婦女法律中心總裁截首席執行官法蒂瑪·戈斯·格雷夫斯(Fatima Goss Graves)表示,“異議極其重要,因為他們會提醒公衆和法院,還有别的(處理)方法…他們有時是未來決策的風向标。”

拜登提名或為在中期選舉中争取選票

外媒分析指出,拜登此次提名傑克遜,意在被稱為“期中考”的中期選舉中争取選票。

民主黨在國會參衆兩院原就僅占微弱優勢,而拜登的“期中考”也挑戰重重。新華社曾評價指出,俄烏沖突下,油價上漲以及對其他商品成本攀升的擔憂成為拜登選舉年的新痛點。

而據路透社3月22日報道,益普索集團民意調查顯示,拜登的支援率重新整理最低紀錄,降至40%,這對于尋求在11月8日中期選舉中保持國會控制權的民主黨而言,是一個明确警訊。

拜登在競選美國總統期間曾承諾,如有機會将提名非洲裔女性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在今年1月,布雷耶确認将辭去大法官一職後,拜登也重申提名非洲裔女性的承諾。

“Politico”援引政治分析家的話指出,目前拜登的局面與2020年競選時存在相似之處,目前拜登的支援率在大多數全國民意調查中徘徊于40%左右,民主黨有在今年的中期選舉中失去參衆兩院的顧慮和擔憂。

美聯社報道分析道,拜登此舉重振其失敗的競選活動,為他保留了通往白宮的道路。但傑克遜的提名和準許能否就此保證民主黨的支援根基,尤其是非洲裔的選票,仍然是未知數。“Politico”分析道,對非洲裔選民而言,民主黨派在重大議程項目,如警察制度的改革等方面存在不足。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艾麗西亞·加爾薩(Alicia Garza)便表示,傑克遜在最高法院的地位令人感到欣慰,但非洲裔社群并不愚蠢。“這仍然不是黑人選民能夠在他們口袋裡感受到、或在社群裡直接看到(的權利或好處)。這些才能真正改變民意調查受訪者的觀點。”

此外,拜登政府此舉或為了維持目前聯邦法院的力量對比局面。布雷耶已為83歲高齡,是聯邦法院最年長的法官,也是3名自由派大法官之一。

拜登這個提名創造了曆史,背後或另有原因

資料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圖/IC photo

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道,數月來聯邦法院内自由派人士一直敦促布雷耶辭職,他們争辯稱,此前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疾病纏身,本該在奧巴馬執政時期便下台。但2020年,金斯伯格在87歲時因癌症而去世,此後特朗普提名保守派人士艾米·科尼·巴雷特,使得聯邦法院内的保守派力量進一步擴大。

而如果布雷耶能在拜登任期内退任,那拜登政府能提名并保證在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間自由派在聯邦法院中仍然至少有三個席位。

新京報記者 侯吳婷 姚遠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李立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