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破碎亦重生——讀《鐵袈裟》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破碎亦重生——讀《鐵袈裟》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破碎亦重生——讀《鐵袈裟》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鐵袈裟全貌

在《鐵袈裟》中,鄭岩躍入了籠罩在一件件碎片之上的層層迷霧中。“正編”讨論山東靈岩寺一件被稱為“鐵袈裟”的殘鐵塊,作者先是将包裹在這件殘鐵上的曆史叙事慢慢剝離,露出鐵塊前世的真相,原來這塊“鐵袈裟”并非鐵袈裟,而是唐代武則天所造金剛力士像的殘塊。而在揭露了殘鐵前世的原境之後,作者并沒有就此作罷。他沒有抛棄後世給殘鐵披上的層層“外衣”,而是将它們又一件一件地重新穿了回去——他嘗試以不同時代的後人的眼光去審視這件物。鐵袈裟之說源自12世紀南宗禅高僧仁欽的有意誤讀,鐵塊上鑄造時留下的披縫被視作袈裟上的水田紋。在仁欽的故事中,鐵塊的前世被遮蔽,被重塑為象征南宗禅法脈傳承的聖物——袈裟。從此以後,“千奇百怪的附會……一路走下去”(p.116)。鐵袈裟是誰的?朗公說、法定說、達摩說,抑或“地下湧出”說都是後世給鐵塊譜寫的更加神聖又迷離的前世今生。到了清朝乾嘉時期,鐵塊的新“外衣”變得不那麼光鮮亮麗,開始有了“‘鑄鐘未就’這一毫無神秘感的說法”(p.195)。 鐵袈裟之說受到挑戰,這也成為鐵塊去神聖化的開端。《鐵袈裟》“外編”第一篇談論阿房宮的圖像,是一個關于破碎的特殊案例,這裡“物”已無存,而它的“外衣”卻異常得多。如作者所言,晚唐杜牧的文字叙述《阿房宮賦》是很多後人關于阿房宮想象的起點,而阿房宮圖像的創作也與杜賦在同一時期開始出現,此後綿延不絕。或許物的缺失賦予後世更自由的想象空間,阿房宮的“外衣”在想象力的接力中愈來愈壯美華麗,與“兩千多年來一片死寂”的阿房宮遺址形成極大反差。

破碎亦重生——讀《鐵袈裟》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鐵袈裟全貌

在《鐵袈裟》中,鄭岩躍入了籠罩在一件件碎片之上的層層迷霧中。“正編”讨論山東靈岩寺一件被稱為“鐵袈裟”的殘鐵塊,作者先是将包裹在這件殘鐵上的曆史叙事慢慢剝離,露出鐵塊前世的真相,原來這塊“鐵袈裟”并非鐵袈裟,而是唐代武則天所造金剛力士像的殘塊。而在揭露了殘鐵前世的原境之後,作者并沒有就此作罷。他沒有抛棄後世給殘鐵披上的層層“外衣”,而是将它們又一件一件地重新穿了回去——他嘗試以不同時代的後人的眼光去審視這件物。鐵袈裟之說源自12世紀南宗禅高僧仁欽的有意誤讀,鐵塊上鑄造時留下的披縫被視作袈裟上的水田紋。在仁欽的故事中,鐵塊的前世被遮蔽,被重塑為象征南宗禅法脈傳承的聖物——袈裟。從此以後,“千奇百怪的附會……一路走下去”(p.116)。鐵袈裟是誰的?朗公說、法定說、達摩說,抑或“地下湧出”說都是後世給鐵塊譜寫的更加神聖又迷離的前世今生。到了清朝乾嘉時期,鐵塊的新“外衣”變得不那麼光鮮亮麗,開始有了“‘鑄鐘未就’這一毫無神秘感的說法”(p.195)。 鐵袈裟之說受到挑戰,這也成為鐵塊去神聖化的開端。《鐵袈裟》“外編”第一篇談論阿房宮的圖像,是一個關于破碎的特殊案例,這裡“物”已無存,而它的“外衣”卻異常得多。如作者所言,晚唐杜牧的文字叙述《阿房宮賦》是很多後人關于阿房宮想象的起點,而阿房宮圖像的創作也與杜賦在同一時期開始出現,此後綿延不絕。或許物的缺失賦予後世更自由的想象空間,阿房宮的“外衣”在想象力的接力中愈來愈壯美華麗,與“兩千多年來一片死寂”的阿房宮遺址形成極大反差。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鐵袈裟全貌

在《鐵袈裟》中,鄭岩躍入了籠罩在一件件碎片之上的層層迷霧中。“正編”讨論山東靈岩寺一件被稱為“鐵袈裟”的殘鐵塊,作者先是将包裹在這件殘鐵上的曆史叙事慢慢剝離,露出鐵塊前世的真相,原來這塊“鐵袈裟”并非鐵袈裟,而是唐代武則天所造金剛力士像的殘塊。而在揭露了殘鐵前世的原境之後,作者并沒有就此作罷。他沒有抛棄後世給殘鐵披上的層層“外衣”,而是将它們又一件一件地重新穿了回去——他嘗試以不同時代的後人的眼光去審視這件物。鐵袈裟之說源自12世紀南宗禅高僧仁欽的有意誤讀,鐵塊上鑄造時留下的披縫被視作袈裟上的水田紋。在仁欽的故事中,鐵塊的前世被遮蔽,被重塑為象征南宗禅法脈傳承的聖物——袈裟。從此以後,“千奇百怪的附會……一路走下去”(p.116)。鐵袈裟是誰的?朗公說、法定說、達摩說,抑或“地下湧出”說都是後世給鐵塊譜寫的更加神聖又迷離的前世今生。到了清朝乾嘉時期,鐵塊的新“外衣”變得不那麼光鮮亮麗,開始有了“‘鑄鐘未就’這一毫無神秘感的說法”(p.195)。 鐵袈裟之說受到挑戰,這也成為鐵塊去神聖化的開端。《鐵袈裟》“外編”第一篇談論阿房宮的圖像,是一個關于破碎的特殊案例,這裡“物”已無存,而它的“外衣”卻異常得多。如作者所言,晚唐杜牧的文字叙述《阿房宮賦》是很多後人關于阿房宮想象的起點,而阿房宮圖像的創作也與杜賦在同一時期開始出現,此後綿延不絕。或許物的缺失賦予後世更自由的想象空間,阿房宮的“外衣”在想象力的接力中愈來愈壯美華麗,與“兩千多年來一片死寂”的阿房宮遺址形成極大反差。

《鐵袈裟》鄭岩著,三聯書店出版 本書入圍2022年2月華文“好書單”及中華讀書報好書單

除了物的故事之外,《鐵袈裟》關于破碎的讨論也讓我們更多地覺察到物的生命。《鐵袈裟》“正編”中講述靈岩寺殘鐵跨越多個朝代的故事,如同一部它的個人傳記:在武則天時期誕生,在唐武宗會昌滅佛中消亡,又在北宋浴火重生,化為南宗禅聖物,清乾嘉時期它的聖光又逐漸散去。“外編”第三篇則涉及更深層的關于物的生命哲思。該篇讨論僧人六舟以殘破的古物拓片拼合而成的作品,這類作品被稱為“錦灰堆”。如鄭岩所述,該名詞本身就蘊含着“錦成灰、灰成錦”的思考,生與死本就是一枚硬币的兩面,彼此沖突,但又是一體的,“榮與悴、生與滅不斷轉化,一片廢墟正是新生命開始的地方”(p.296)。

更有趣的是,《鐵袈裟》中物的破碎有時也成為其獲得生命的起點。在比爾·布朗(Bill Brown)提出的物的理論(thing theory)中認為 物性(thingness)是在物停止工作後呈現出來的,例如一扇窗戶,你能夠透過它看外面的景觀,但當窗戶忽然破了,你才會意識到,原來窗戶也是一件東西(Brown,“Thing Theory.”)。物在殘破之後失去了社會賦予它的特定價值,但同時也是以獲得了脫胎換骨的契機,得以以新的方式呈現給我們,而新的方式是什麼樣的?物破碎之後會變成什麼?這成為一個讓人注入想象的缺口。《鐵袈裟》“外編”第二篇中讨論的殘破龍缸是一件被丢棄在僧寺牆隅的明代落選損器,在清朝督陶官唐英(1682—1756)看來,該器物中寄藏有火神童賓的精魂。完整的龍缸在被選入宮中後會被“用于盛水、盛酒、種花、養魚,或用作祭器”(p.255),是以它需要履行用器之責,而龍缸在破碎之後,失去了這些功能,卻是以喚醒了寄居其中的童賓,童賓的靈魂“借助破碎變形後的縫隙……掙紮而出”(p.261),由此開啟了新生。

破碎亦重生——讀《鐵袈裟》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鐵袈裟全貌

在《鐵袈裟》中,鄭岩躍入了籠罩在一件件碎片之上的層層迷霧中。“正編”讨論山東靈岩寺一件被稱為“鐵袈裟”的殘鐵塊,作者先是将包裹在這件殘鐵上的曆史叙事慢慢剝離,露出鐵塊前世的真相,原來這塊“鐵袈裟”并非鐵袈裟,而是唐代武則天所造金剛力士像的殘塊。而在揭露了殘鐵前世的原境之後,作者并沒有就此作罷。他沒有抛棄後世給殘鐵披上的層層“外衣”,而是将它們又一件一件地重新穿了回去——他嘗試以不同時代的後人的眼光去審視這件物。鐵袈裟之說源自12世紀南宗禅高僧仁欽的有意誤讀,鐵塊上鑄造時留下的披縫被視作袈裟上的水田紋。在仁欽的故事中,鐵塊的前世被遮蔽,被重塑為象征南宗禅法脈傳承的聖物——袈裟。從此以後,“千奇百怪的附會……一路走下去”(p.116)。鐵袈裟是誰的?朗公說、法定說、達摩說,抑或“地下湧出”說都是後世給鐵塊譜寫的更加神聖又迷離的前世今生。到了清朝乾嘉時期,鐵塊的新“外衣”變得不那麼光鮮亮麗,開始有了“‘鑄鐘未就’這一毫無神秘感的說法”(p.195)。 鐵袈裟之說受到挑戰,這也成為鐵塊去神聖化的開端。《鐵袈裟》“外編”第一篇談論阿房宮的圖像,是一個關于破碎的特殊案例,這裡“物”已無存,而它的“外衣”卻異常得多。如作者所言,晚唐杜牧的文字叙述《阿房宮賦》是很多後人關于阿房宮想象的起點,而阿房宮圖像的創作也與杜賦在同一時期開始出現,此後綿延不絕。或許物的缺失賦予後世更自由的想象空間,阿房宮的“外衣”在想象力的接力中愈來愈壯美華麗,與“兩千多年來一片死寂”的阿房宮遺址形成極大反差。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鐵袈裟全貌

在《鐵袈裟》中,鄭岩躍入了籠罩在一件件碎片之上的層層迷霧中。“正編”讨論山東靈岩寺一件被稱為“鐵袈裟”的殘鐵塊,作者先是将包裹在這件殘鐵上的曆史叙事慢慢剝離,露出鐵塊前世的真相,原來這塊“鐵袈裟”并非鐵袈裟,而是唐代武則天所造金剛力士像的殘塊。而在揭露了殘鐵前世的原境之後,作者并沒有就此作罷。他沒有抛棄後世給殘鐵披上的層層“外衣”,而是将它們又一件一件地重新穿了回去——他嘗試以不同時代的後人的眼光去審視這件物。鐵袈裟之說源自12世紀南宗禅高僧仁欽的有意誤讀,鐵塊上鑄造時留下的披縫被視作袈裟上的水田紋。在仁欽的故事中,鐵塊的前世被遮蔽,被重塑為象征南宗禅法脈傳承的聖物——袈裟。從此以後,“千奇百怪的附會……一路走下去”(p.116)。鐵袈裟是誰的?朗公說、法定說、達摩說,抑或“地下湧出”說都是後世給鐵塊譜寫的更加神聖又迷離的前世今生。到了清朝乾嘉時期,鐵塊的新“外衣”變得不那麼光鮮亮麗,開始有了“‘鑄鐘未就’這一毫無神秘感的說法”(p.195)。 鐵袈裟之說受到挑戰,這也成為鐵塊去神聖化的開端。《鐵袈裟》“外編”第一篇談論阿房宮的圖像,是一個關于破碎的特殊案例,這裡“物”已無存,而它的“外衣”卻異常得多。如作者所言,晚唐杜牧的文字叙述《阿房宮賦》是很多後人關于阿房宮想象的起點,而阿房宮圖像的創作也與杜賦在同一時期開始出現,此後綿延不絕。或許物的缺失賦予後世更自由的想象空間,阿房宮的“外衣”在想象力的接力中愈來愈壯美華麗,與“兩千多年來一片死寂”的阿房宮遺址形成極大反差。

《鐵袈裟》鄭岩著,三聯書店出版 本書入圍2022年2月華文“好書單”及中華讀書報好書單

除了物的故事之外,《鐵袈裟》關于破碎的讨論也讓我們更多地覺察到物的生命。《鐵袈裟》“正編”中講述靈岩寺殘鐵跨越多個朝代的故事,如同一部它的個人傳記:在武則天時期誕生,在唐武宗會昌滅佛中消亡,又在北宋浴火重生,化為南宗禅聖物,清乾嘉時期它的聖光又逐漸散去。“外編”第三篇則涉及更深層的關于物的生命哲思。該篇讨論僧人六舟以殘破的古物拓片拼合而成的作品,這類作品被稱為“錦灰堆”。如鄭岩所述,該名詞本身就蘊含着“錦成灰、灰成錦”的思考,生與死本就是一枚硬币的兩面,彼此沖突,但又是一體的,“榮與悴、生與滅不斷轉化,一片廢墟正是新生命開始的地方”(p.296)。

更有趣的是,《鐵袈裟》中物的破碎有時也成為其獲得生命的起點。在比爾·布朗(Bill Brown)提出的物的理論(thing theory)中認為 物性(thingness)是在物停止工作後呈現出來的,例如一扇窗戶,你能夠透過它看外面的景觀,但當窗戶忽然破了,你才會意識到,原來窗戶也是一件東西(Brown,“Thing Theory.”)。物在殘破之後失去了社會賦予它的特定價值,但同時也是以獲得了脫胎換骨的契機,得以以新的方式呈現給我們,而新的方式是什麼樣的?物破碎之後會變成什麼?這成為一個讓人注入想象的缺口。《鐵袈裟》“外編”第二篇中讨論的殘破龍缸是一件被丢棄在僧寺牆隅的明代落選損器,在清朝督陶官唐英(1682—1756)看來,該器物中寄藏有火神童賓的精魂。完整的龍缸在被選入宮中後會被“用于盛水、盛酒、種花、養魚,或用作祭器”(p.255),是以它需要履行用器之責,而龍缸在破碎之後,失去了這些功能,卻是以喚醒了寄居其中的童賓,童賓的靈魂“借助破碎變形後的縫隙……掙紮而出”(p.261),由此開啟了新生。

幾年前,鄭岩曾做過一次先鋒性的青州龍興寺破碎造像展覽,其中有一件破碎到無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這樣的展陳方式不隻是對于藝術品完整性的颠覆,也打破了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永恒時空。物的破碎會讓人聯想到死亡,世間萬物絕非永恒,藝術品也不例外,終有一日會斑駁、破碎甚至毀滅,而與此同時,破碎也蘊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藝術品的碎片是過去藝術史書寫中的“棄子”,它們被清理和遮蔽,多數被排除在博物館的聚光燈之外,而鄭岩從曆史長河的陰暗牆隅裡拾起了這些“世間棄物”,講述一個個關于它們“毀滅、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殘損的鐵造像、毀滅的阿房宮、落選的景德鎮損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11”事件的塵土等,這些“碎片”正是鄭岩的新著《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的研究對象。

六舟《百歲圖》

《鐵袈裟》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其研究對象突破了藝術史的邊界,也在于“碎片”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觸及到許多關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層層疊疊的曆史叙事,或可以形容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在基于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史寫作中,一件藝術品是獨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櫃中的個體,而當藝術品破碎了,它便“落入紅塵”,被牽扯進一個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後——它是以有了前世今生。人們對同代發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認識和集體性記憶,但古代殘存的碎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關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破碎?這些疑問萦繞着一代代的觀者,于是這些觀者編織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關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測,或是附和前人,又或是帶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說,形成層層疊疊的叙事,這些叙事橫亘在當代觀者與那件古代碎片之間。

鐵袈裟全貌

在《鐵袈裟》中,鄭岩躍入了籠罩在一件件碎片之上的層層迷霧中。“正編”讨論山東靈岩寺一件被稱為“鐵袈裟”的殘鐵塊,作者先是将包裹在這件殘鐵上的曆史叙事慢慢剝離,露出鐵塊前世的真相,原來這塊“鐵袈裟”并非鐵袈裟,而是唐代武則天所造金剛力士像的殘塊。而在揭露了殘鐵前世的原境之後,作者并沒有就此作罷。他沒有抛棄後世給殘鐵披上的層層“外衣”,而是将它們又一件一件地重新穿了回去——他嘗試以不同時代的後人的眼光去審視這件物。鐵袈裟之說源自12世紀南宗禅高僧仁欽的有意誤讀,鐵塊上鑄造時留下的披縫被視作袈裟上的水田紋。在仁欽的故事中,鐵塊的前世被遮蔽,被重塑為象征南宗禅法脈傳承的聖物——袈裟。從此以後,“千奇百怪的附會……一路走下去”(p.116)。鐵袈裟是誰的?朗公說、法定說、達摩說,抑或“地下湧出”說都是後世給鐵塊譜寫的更加神聖又迷離的前世今生。到了清朝乾嘉時期,鐵塊的新“外衣”變得不那麼光鮮亮麗,開始有了“‘鑄鐘未就’這一毫無神秘感的說法”(p.195)。 鐵袈裟之說受到挑戰,這也成為鐵塊去神聖化的開端。《鐵袈裟》“外編”第一篇談論阿房宮的圖像,是一個關于破碎的特殊案例,這裡“物”已無存,而它的“外衣”卻異常得多。如作者所言,晚唐杜牧的文字叙述《阿房宮賦》是很多後人關于阿房宮想象的起點,而阿房宮圖像的創作也與杜賦在同一時期開始出現,此後綿延不絕。或許物的缺失賦予後世更自由的想象空間,阿房宮的“外衣”在想象力的接力中愈來愈壯美華麗,與“兩千多年來一片死寂”的阿房宮遺址形成極大反差。

《鐵袈裟》鄭岩著,三聯書店出版 本書入圍2022年2月華文“好書單”及中華讀書報好書單

除了物的故事之外,《鐵袈裟》關于破碎的讨論也讓我們更多地覺察到物的生命。《鐵袈裟》“正編”中講述靈岩寺殘鐵跨越多個朝代的故事,如同一部它的個人傳記:在武則天時期誕生,在唐武宗會昌滅佛中消亡,又在北宋浴火重生,化為南宗禅聖物,清乾嘉時期它的聖光又逐漸散去。“外編”第三篇則涉及更深層的關于物的生命哲思。該篇讨論僧人六舟以殘破的古物拓片拼合而成的作品,這類作品被稱為“錦灰堆”。如鄭岩所述,該名詞本身就蘊含着“錦成灰、灰成錦”的思考,生與死本就是一枚硬币的兩面,彼此沖突,但又是一體的,“榮與悴、生與滅不斷轉化,一片廢墟正是新生命開始的地方”(p.296)。

更有趣的是,《鐵袈裟》中物的破碎有時也成為其獲得生命的起點。在比爾·布朗(Bill Brown)提出的物的理論(thing theory)中認為 物性(thingness)是在物停止工作後呈現出來的,例如一扇窗戶,你能夠透過它看外面的景觀,但當窗戶忽然破了,你才會意識到,原來窗戶也是一件東西(Brown,“Thing Theory.”)。物在殘破之後失去了社會賦予它的特定價值,但同時也是以獲得了脫胎換骨的契機,得以以新的方式呈現給我們,而新的方式是什麼樣的?物破碎之後會變成什麼?這成為一個讓人注入想象的缺口。《鐵袈裟》“外編”第二篇中讨論的殘破龍缸是一件被丢棄在僧寺牆隅的明代落選損器,在清朝督陶官唐英(1682—1756)看來,該器物中寄藏有火神童賓的精魂。完整的龍缸在被選入宮中後會被“用于盛水、盛酒、種花、養魚,或用作祭器”(p.255),是以它需要履行用器之責,而龍缸在破碎之後,失去了這些功能,卻是以喚醒了寄居其中的童賓,童賓的靈魂“借助破碎變形後的縫隙……掙紮而出”(p.261),由此開啟了新生。

濟南曆城區神通寺唐龍虎塔塔身南面東側金剛力士像(陰影為“鐵袈裟”所對應的部位)

“碎片”在《鐵袈裟》中也暗含一層更為抽象的意思——當我們把對準物的特寫鏡頭慢慢拉遠,會發現我們面對的每一件物,無論在物質層面是破碎的還是完整的,其實都是曆史長河中的碎片。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述,藝術史研究是起源于碎片的。那些看起來“首尾相繼、肢體完整的藝術史著作和博物館陳列”(p.3)不過是散存的物的集合,是一次次劫難之後留下的物的片段。是以“鐵袈裟”不隻是唐朝力士佛像的殘塊,也是靈岩寺曆史中的一個碎片。此外,靈岩寺中還有上千年來留下的百餘座石結構墓塔和墓碑,排列在“祖師塔”的前方,“宋、金、元、明、清,綿延不絕”(p.126)。這些墓塔和墓碑看似構成靈岩寺完整的線性曆史,但事實上它們也不過和鐵袈裟一樣,是靈岩寺悠長曆史中殘存的一個個碎片。六舟的錦灰堆或許是關于曆史碎片的最好注解。他的作品不隻是物的碎片的集合,也是曆史碎片的彙聚。“他沒有按照年代排列那些古物,是周秦漢唐遼宋金元重新洗牌,原本并不相幹的曆史碎片,由于偶然的機緣而彙聚在同一個時間點上,縱橫穿插,耳鬓厮磨,組成一個新的家庭”(p.314)。曆史中的碎片或許都是以此般偶然性的方式,與我們相遇。

社會學家米歇爾·德賽圖(Michel de Certeau)認為,人們通過撿拾碎片(debris and fragments)來制造一個地方的傳說和記憶,進而認識和感覺這個地方(De 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pp.105-110)。而選擇撿拾哪一塊碎片,也許并不隻是機遇性、個人性的問題,正如鐵袈裟的故事所示,這種選擇也受限于不同時期集體性的知識體系。仁欽在大觀四年(1110)寫的《靈岩十二景》詩中撿拾起了十二片靈岩寺的碎片,涵蓋該寺十二處古迹、聖迹、聖物和多種自然景觀,鐵袈裟即其中之一,這在很長的時間裡構成人們對于靈岩寺的基本認知。而這一中國文人的集體性知識在20世紀初受到現代學術體系的挑戰,“美術”的概念和新的知識分類開始賦予人們新的眼光看待靈岩寺,在這個新體系中“鐵袈裟”已無處安放。因而在20世紀初歐洲和日本等地的外國學者造訪靈岩寺時,他們撿拾的碎片中已不見鐵袈裟(pp.196—201)。

如果我們把《鐵袈裟》看作一次對于物的拍攝,全書或許可以被了解為一個鏡頭不斷拉遠的過程。在“正編”鐵袈裟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的是對碎片極為精彩的超細讀,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鐵塊上鑄造痕迹的描述:“‘鐵袈裟’表面還可以看到鑄造時留下的氣孔。在左邊緣,明顯保留有‘粘砂’的現象,即融化後的砂子粘滞到鐵表面的痕迹”(p.29)。到了“外編”第三篇六舟的錦灰堆,我們看到的是物的集合,如果我們像六舟的朋友們那樣“着眼于對作品整體性的觀察……隻用眼睛的餘光,看到一片朦胧玄奧的黑色”(p.322),那麼一切紛紛擾擾的曆史碎片都仿佛成為一個整體,幻化為對于時間、對于過去的整體性感受和認知。而到了全書的最後一篇,我們的鏡頭則退到了一個距離物無限遠的位置。該篇用當代藝術家徐冰的著名作品《何處惹塵埃》來結尾,這件作品用的主要材料是“9·11”事件後藝術家在紐約世貿中心大樓廢墟附近收集來的塵土,如鄭岩所述,該作“将碎片的概念推向了極緻”(p.344)。而面對塵土,面對徐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質問,鄭岩開始反思全書對于物的執着(p.9)。與前面的章節不同,他從徐冰的作品中更多獲得的是關于物的終極思考,那些平鋪在美術館地面上的塵土,仿佛是我們退到浩瀚的宇宙中俯瞰地球所見之萬物。“萬物生于塵土”(p.353),萬物也終将歸于塵土。

“正編”開頭作者曾論及“袈裟”一詞的含義,其中說到袈裟也被稱作為百衲衣,“意為撿拾被抛棄在糞土塵埃中的碎衣破布,洗滌綴合而成”(p.26)。而《鐵袈裟》不就是作者撿拾被遺忘、被丢棄的破碎之物,進而拼合成的著作嗎?這麼說來,《鐵袈裟》大概就是鄭岩縫制出的一件袈裟吧!(責編:孫小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