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亂世的攪局者是網際網路救星?馬斯克成為推特最大股東

亂世的攪局者是網際網路救星?馬斯克成為推特最大股東

“對錢不感興趣”的馬老師近兩年已經淡出網紅圈,而大洋彼岸那個生活水準在“貧困線”之下的馬斯克($特斯拉(TSLA)$)老師依然紅得發紫,不僅榮登2022年福布斯富豪榜榜首,居然還下手推特,成為這家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的最大股東。

根據推特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送出的一份監管備案檔案顯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 Musk以9.2%的持股比例,遠超創始人Jack Dorsey的2%,成為推特的最大股東。

馬斯克已經宣布加入推特公司董事會,并表示,“我期待着與Agrawal和推特董事會合作,在未來幾個月對推特做出重大改進!”

要說推特這些年推出的“網紅”可謂無人能敵,除了全球首富馬斯克之外,還有之前被平台除名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可是,這些聽上去的“虛名”沒啥實用,公司各項财務名額一直乏善可陳,也是以并不受資本追捧。

鬥膽猜測,馬斯克為何收購Twitter

根據報道,從今年1月底開始,馬斯克就以幾乎每天買入的方式增持推特股票,最終在3月14日交易完成時,總計購入近7350萬股,用了大概近2個月的時間,成為了推特的最大股東。

要知道馬斯克并不是“低位低調建倉”的股神,相反,他一直以“大嘴巴”著稱,甚至不惜觸犯監管部門的規則,也要大聲嚷嚷,此前還是以受到懲罰。

而這次,他居然能夠在2個月的時間内能夠“默默買入”,可見,并非個性就是“大嘴巴”,隻是有目的地放出資訊而已。

雖然另一位馬老師說的“對錢不感興趣”已成為網絡諷刺笑話,但馬斯克遭遇前女友Grimes吐槽“生活水準簡直在貧困線以下”卻顯得有幾分可信,畢竟他早前确實曾經高調賣出持有的所有豪宅。

這個一心要做新能源汽車、研制火箭、移民火星、測試腦機接口的“鋼鐵俠”,除了女友一個比一個漂亮外,似乎沒表現出對地球上的其他物質享受感興趣。

随着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成現實,他本人也化身成為帶領人類奔赴星辰大海的神話,而率先驗證這一神話、并轉化為實際财富的場景是在币圈。

如果說,2018年造車的馬斯克經曆着四面楚歌,委屈到對着整個世界哭訴,留下了那個悲情甚至被逼到絕境的面容;到了2021年,拓展到币圈的馬斯克可謂享受着絕對的王者至尊,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掀起圈内的财富大挪移。

也許,他就是如此認識到了社交媒體和網紅的力量。

看特斯拉2021年1季度的财報,公司當期4.38億美元的淨利潤中,賣碳排放積分賺了5.18 億美元,主業賣車生生虧了1.81億美元,而買賣比特币則輕松賺了1.01億美元。

當然,新能源車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了驗證,特斯拉造車的前途非常光明,是以在美國科技成長股大崩盤之後,特斯拉的股票依然堅挺。

但同時也驗證了,在走向商業化的過程中,無論多麼牛的技術,都需要大筆的真金白銀輸入才能堅持到最後。顯然華爾街的資本并不好忽悠,但諸多小散聚集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觑。

目前,除了特斯拉已經實作自我造血之外,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腦機連接配接的夢想顯然都需要資金輸入。或許,這位馬老師本人對于對錢真的不感興趣,但是他需要錢,而且是大筆的錢。

同時,馬斯克需要更大的号召力來實作他的理想,而他人生中的至暗與高光時刻都與社交媒體息息相關。他對于目前的規則是不滿的,需要打造全新的社交媒體形态,也許這就是他收購推特的原因。

馬斯克将社交媒體引向何處?

事實上,網際網路産業也正走到了十字路口,其中社交媒體首當其沖,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增長到頭,進入了存量競争的時代,而新的突破都還在探讨之中。

盡管移動網際網路産業以颠覆性的态勢覆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商業場景,最終商業變現的方式依然是廣告、遊戲與電商。而網際網路社交媒體與商業電視一樣,“使用者不為産品付費,那麼産品就是使用者自己”,将使用者注意力銷售給廣告商擷取收益。

是以,到了存量競争的時代,社交媒體巨頭們都由早期的創新者變成了現在的負面形象,Facebook更名為Meta也是基于此。大家都在問,網際網路之後,會是什麼呢?是以,人工智能和元宇宙賽道成為新的熱點。

而從馬斯克本人在訪談中透露的資訊顯示,他對于人工智能與元宇宙都持負面态度。他認為人類要警惕人工智能,“很可能最後剩下的工種就是給AI寫程式,然後最終,AI還是自己編寫自己的軟體。”

“人類文明可能是以而終結,并且最終将成為更進階生命體的墊腳石”。而他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将人類的大腦連接配接到電腦上,讓我們能夠“跟着AI走”。

關于元宇宙,他表示不看好人們會抛棄實體世界轉移到虛拟世界,“我不認為有人會整天在臉上綁一個該死的螢幕。我不确定自己是否一定看好元宇宙這玩意。”

“那會毀了你的視力,不是嗎?我目前還見不到有說服力的元宇宙情境或 Web 3.0,那聽起來比較像是營銷而非現實”。

警惕人工智能、否定元宇宙,馬斯克給出的未來是“腦機對接”。他認為,将大腦連接配接到計算機上,可以幫助人類克服殘疾和受傷,最終與越來越聰明的人工智能相競争。他旗下的創業公司Neuralink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腦機連接配接實驗,“長遠來看,精密的Neuralink就能讓你完全融入虛拟現實。”

盡管給出的路徑和名稱不同,馬斯克對于人工智能、虛拟世界與探索火星一樣着迷,從這個角度來講,和紮克伯格成為直接競争對手。雖然他對元宇宙概念持批評态度,但進入推特董事會後,他肯定會加大技術“軍備競賽”,對這個傳統的社交媒體領域進行改革,

目前,推特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力非常強大,但就其使用者特性及資訊特點來看,并不利于其商業變現。與其競争對手Instagram相比,推特上公共資訊的速度和密度雖然更強,但是使用者充滿了緊張好鬥的情緒,而缺少對品牌和産品關注,顯然不利于變現。

而馬斯克的進駐大機率看中的是推特在公共事物上的影響力,而非看好公司自身的商業模式,未來更有可能在繼續加大其影響力上下功夫,而非短期的商業變現。正如分析師所說,“現在就讓我們拿出爆米花,看看未來幾個月馬斯克在董事會能有什麼發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