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外婆進榮國府,為何帶上不懂事的孫子?這是她的生存智慧

紅樓夢中,劉外婆有三次進榮國府的機會。第一次是在第六回,劉外婆去榮國府目的很明确,就是打秋風,因為家中貧窮,日子難以為繼,連冬天都過不去了。第二次是在三十九到四十一回,劉外婆的到來為大觀園憑空增添了很多樂趣,當時的賈府處于最鼎盛時期。第三次是應該是在賈府衰敗之後,進府救出了巧姐,但是因為原稿丢失,我們隻說前八十回的兩次進賈府。

賈府是鐘鳴鼎食的貴族,正是繁花似錦之際。那高門大院,那巨大的敕造榮國府讓人望而生畏。林黛玉初次進賈府的時候,轎夫也隻能是從西角門擡她進入一射之地後,就出去了,換成裡面的小厮将林黛玉擡進去。林黛玉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怕被人恥笑,可見賈府不是什麼人都能随意出入的。

劉外婆是粗俗的貧婦,她卻能進入賈府,她和賈府有什麼關系?單說劉外婆和賈府那就是沒關系。她的女婿王狗兒和王夫人有一個八竿子才打得着的關系。狗兒的祖上二十年前和王家結拜了幹親,因為都姓王就連了宗,這也是狗兒的祖上巴結王家的舉動,畢竟王家高官顯位。實質上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況且20多年來也沒有聯系,也許賈府根本就不知道這門所謂的親戚。

兩家地位相差懸殊,多年不聯系,一般人實在是抹不開面子前去叨擾,沒準連大門都不曾靠近就會被當作要飯花子給打發走,也未為可知。但是在劉外婆心中,賈府就是救濟他們家過冬的救命稻草。他們家的生存問題,就在此一舉了。親自上榮國府去開口求助,是她的當務之急。這是她生命中一個很重要的場合,這次拜訪能否如願至關重要。

一般人如果就這麼冒昧的去,肯定會有心理障礙,别的不說,面對豪門貴族高門大戶的威嚴,會不由自主的緊張。劉外婆緊張嗎?劉外婆也緊張,書中一個重要的動作描寫,揭示了她的這種心情。劉外婆走到榮國府的大門口,看到大門,看到大石獅子,吓呆了,門口人來人往,沒人注意她,也沒人搭理她。她是一步一步蹭過去的,這個“蹭”字表明她内心的緊張和害怕,害怕到連腳也提不起來,隻能蹭着走,蹭着試探看看能不能搭上話茬。

這麼重要,這麼緊張的事情,按說劉外婆一個人自己去做就可以了,我們日常在參加很重要的場合的時候,都是将自己收拾利索,肯定不會帶上自己家不懂事的小冒孩子,以免年少不懂事失禮将事情辦砸。

但是劉外婆卻是将外孫子闆兒打扮了一下,也帶了過去,闆兒隻是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兒,劉外婆為什麼要帶上不懂事的闆兒呢,這裡面藏着劉外婆的生存智慧。

這場求助,如果少了闆兒就會少很多東西,甚至會缺少成功的機會。想想看劉外婆帶着闆兒,畫面感是極強的,一個老太太,帶着一個年幼的孩童,天還沒亮就一路走來,想想就辛苦和可憐。或許我們可以這樣了解,這是在打苦情牌。

林黛玉進賈府,帶着一個嬷嬷,一個丫頭雪雁,賈母就心疼地說“老的老,小的小,這怎麼能行”,劉外婆此舉也是突出“老的老,小的小”這一特點。就算心腸再硬的人,看見老人和孩子受苦,也都會心生恻隐。畢竟在劉外婆心中,一家人的日子能繼續過下去,日後有飯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劉外婆通過周瑞家的,成功地見到了王熙鳳,在和王熙鳳開口求助的過程中,她的外孫子闆兒一直充當一個很重要的道具的角色。

劉外婆對于此次前行,内心也沒有把握,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麼,她隻是抱着碰一碰的心态,她不知道這個大院裡的夫人小姐會不會笑話她,瞧不起她。她内心的緊張都是通過囑咐闆兒來展現的。在見到王熙鳳之前,寫過三次“她又教闆兒幾句話”,是她需要闆兒開口求助嗎,根本就不是,隻是平複自己緊張的内心罷了。

或者說她在囑咐闆兒的同時,也是在給自己鼓勁。見到王熙鳳的那一刻,正好王熙鳳要開飯,這深似海的侯門陣仗将劉外婆再次吓呆,恰好闆兒伸手要取東西,她趁機打了闆兒一巴掌,緩解了不知如何去做的尴尬。在拜見王熙鳳之後,她又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時候,她拉過身後的闆兒來拜,她罵闆兒不中用,其實是罵自己不中用,這個闆兒的角色是不是很有趣。

尤其關鍵環節,開口向王熙鳳要錢,劉外婆是未語臉先飛紅,本來不想說,但是必須要說。這裡有自露其短的心酸,她忍恥說“帶你侄兒來,不為别的”,借闆兒來拉近和王熙鳳的關系,還趁機推闆兒說“你爹在家怎麼教你了,打發咱們來幹啥”,這裡劉外婆一是借闆兒,二是借女婿狗兒,因為是狗兒才和王家有那麼點關系。

劉外婆難以啟齒說出口的話,借她和闆兒的問話表達了出來。王熙鳳心眼很多啊,這話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打住了劉外婆的談話,給他們安排了飯,拿出二十兩銀子。同時王熙鳳也是借助闆兒來提供幫助“拿去給孩子做件冬衣”。畢竟這兩個家庭太懸殊了,王熙鳳眼中二十兩銀子太少了,隻能給孩子做件可以過冬的衣服而已,但是對于劉外婆家,這夠一年的花銷。

闆兒是王狗兒的骨血,是和王家有關系的正宗,如果狗兒來,堂堂男子漢開口要錢,實在是難以張口,而不懂事的闆兒,就可以避免這種尴尬。他是劉外婆第一次成功從榮國府拿到二十兩救命銀子不可缺少的關鍵,王熙鳳還額外給了一串錢,讓他們不必大老遠走回去,一老一小有了這串錢,可以坐車回去,帶着闆兒前來,實在是劉外婆的生存智慧,你參透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