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2015年2月末,克裡姆林宮旁邊的大街上突然傳出了幾聲悶響,因為事發太過突然,是以當群眾們看到一名男子背部湧出鮮血時,才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麼。

不過一切都太遲了,當警察趕到時,這名被槍擊的男子早已停止了呼吸,而在對他的身份進行了鑒定之後,他們更是意識到這起暗殺事件絕不簡單。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死亡的男子叫涅姆佐夫,他不僅是俄羅斯曾經的第一副總理,也是一個“右翼”黨派的創始人,再加上遇刺的地點離克裡姆林宮還不到200米,是以俄羅斯國内也掀起了一股“陰謀論”,在這其中,甚至還有“總統害死涅姆佐夫”的猜想。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為何會有如此“陰謀論”出現?而涅姆佐夫遇刺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1959年,涅姆佐夫出生在索契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中,與那些充斥着鋼鐵的工業城市不同,索契可以說是蘇聯少有的“療養聖地”,再加上母親是醫生、父親是工程師的緣故,是以涅姆佐夫從小就沒吃過什麼苦,這也讓他形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然而,一次家庭的變故卻改變了他。

1970年,涅姆佐夫的母親因為醫療事故被辭退,緻使當地群眾開始對他們家指指點點,考慮到這種情況,涅姆佐夫的父親隻得舉家前往諾夫哥羅德生活。相比于索契,諾夫哥羅德雖然環境差一些,但曆史氛圍卻極其濃厚,事實上,這裡正是古代羅斯的發祥地。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不過,對于涅姆佐夫一家來說,這次被迫搬家無疑是動搖了根基,他的母親因為找不到工作隻得賦閑在家,久而久之變得十分敏感多疑,而他的父親也因為生活壓力太大,患上了嚴重的哮喘。

到此為止,涅姆佐夫也從一名“公子哥”變成了什麼都需要操心的“普通人”,這樣的打擊無疑是十分巨大的。也正因如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涅姆佐夫的同學都認為他是一個患有狂躁症的問題少年。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好在父親多次開導涅姆佐夫,無論家庭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他的人生都不該草草結束,同時,諾夫哥羅德濃厚的斯拉夫文化也逐漸影響了涅姆佐夫,他開始發憤圖強,并在1981年,考上了高爾基大學的無線電實體專業。

要知道,彼時的蘇聯正在進行第三代戰機的研發工作,和此前的武器系統相比,第三代戰機對于航電設施的要求是很高的,是以,大學畢業的涅姆佐夫瞬間成為了十分搶手的人才。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蘇聯航電研發的“頭牌”,法佐特龍設計局給涅姆佐夫開出了極為豐厚的條件,而他的母校為了留住他,甚至直接為其審批了一處房産。在短暫的考慮後,涅姆佐夫選擇了繼續攻讀博士,并在後來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

不過,随着時間流逝,在學校任教的涅姆佐夫對現狀越來越不滿。咱之前聊過,他的父親曾勸告他要認真地生活,從某種方面來看,父親的激勵雖說讓他擺脫了玩世不恭的“大少爺”心态,但也在涅姆佐夫心中種下了“野心”的種子。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1986年,涅姆佐夫抓住了進入政壇的機會。當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核洩漏事故,涅姆佐夫一方面鼓動自己的學生,展開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給當局施加壓力,意圖廢除蘇聯發展核電能源的法案;另一方面,他組織了一幫大學教授形成了一個團體,大肆批評各種政策,并利用他們的知識提出“整改”措施。

聊到這有的朋友可能會有疑問,蘇聯對于涅姆佐夫這種“自由”團體的容忍程度一向是很低的,他如此猖狂,為何沒有受到懲罰呢?

其實,涅姆佐夫的“成功”完全仰仗于蘇聯當時的上司人戈爾巴喬夫。衆所周知,戈爾巴喬夫曾在執政期間提出了“新思維”政策,甚至還将其編成了書,大肆出版。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新思維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支援國内所有的自由行為,包括市場的自由化以及“言論”的自由化,不僅如此,面對涅姆佐夫這類的“激進團體”,戈爾巴喬夫不僅不會幹預,反而還大加贊賞。

也正因如此,涅姆佐夫與他的同僚們甚至跑到了政府機構門口,高喊“自己要當官”的口号,在他們的理念中,哪怕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大學教授,也可以憑借專業知識與财富進入蘇聯政壇。用現在的眼光看,涅姆佐夫完全算得上是蘇聯的“公知”。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然而,或許是因為理論太過超前,亦或許是因為沒有“靠山”,總之,涅姆佐夫在進行了兩年多的遊行後,最終還是失敗了,不過,他強大的組織和煽動能力也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那就是當時的俄羅斯俄聯邦總統葉利欽。

1990年,随着蘇聯在舉世震驚的819事件中走向解體,葉利欽一舉成為了俄羅斯總統,而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拉攏“能說會道”的涅姆佐夫,并直接開啟人事任免,将其派遣到諾夫哥羅德州擔任州長。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不得不說,涅姆佐夫從一個寂寂無名的大學教授,僅用4年就成為了權傾一時的封疆大吏,晉升速度無疑是十分快的,不過也正因如此,享受到權力快感的他變得越來越傲慢,也越來越激進。

當然,雖說涅姆佐夫顯得有些霸道,但他對轄區的治理能力确實是有目共睹的,在1995年,俄羅斯被寡頭大肆荼毒,包括葉利欽都被西方資本裹挾時,涅姆佐夫卻提前看到了寡頭禍國殃民的一面,并提出了一系列經濟改革的措施,在刺激消費的情況下,硬生生的将部分寡頭搶走的财富又還給了諾夫哥羅德群眾。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因為辦事利索,理念超前的原因,1997年,在葉利欽成功連任總統後,也将涅姆佐夫提拔為了第一副總理。然而,就在他以為日後可以順風順水,接葉利欽的班時,曾被涅姆佐夫懲治的寡頭們卻組成了一個聯盟,大肆抨擊副總理手腕太過強硬,使得俄羅斯群眾失去了很多工作崗位。

要知道,當時的俄羅斯幾乎已經被寡頭完全控制了,包括總統辦公廳的一衆官員,說白了也不過是寡頭的“傳聲筒”而已。是以,觸碰寡頭蛋糕的涅姆佐夫也在重重壓力下,被迫在1998年向葉利欽送出了辭呈,回到了諾夫哥羅德,當了一名普通的副職委員。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然而,原本鬥志全無,準備頤養天年的涅姆佐夫卻在2000年時重拾了野心,在他看來,自己此前與葉利欽關系甚密,甚至很多政策,都是對方給自己打電話征求意見後才實行的,可如今葉利欽卻讓一個克格勃小子擔任總統,這無疑激起了涅姆佐夫的不滿。

于是,涅姆佐夫開始四處與普京作對,哪怕是普京在對付寡頭這個二人共同的敵人時,涅姆佐夫也總會跳出來指出總統的錯誤,與此同時,他又幹起了示威遊行的老本行,并在後來成立了一個“右翼”黨派,專門宣揚西方式的民主,并用這套指導思想反對普京的一切行動。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而這也正是咱一開始聊到的,陰謀論者認為是普京故意加害涅姆佐夫的原因。不過,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2015年2月27日晚上10點多,涅姆佐夫和23歲的烏克蘭名模剛吃完宵夜,正走在克裡姆林宮旁邊的大街上。涅姆佐夫屢屢在交談中表達對俄羅斯當局的看法,幽默的語言也不禁将女伴逗得哈哈大笑,可二人不知道的是,幾雙惡狠狠的眼睛已經盯上了他們。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據在場的群眾回憶,當時克宮周圍一片祥和的氣氛,可突然,他們聽見了一陣巨大的汽車引擎聲,很明顯,它一定處于高速行駛的狀态。短短幾秒鐘後,一輛白色的轎車沖到了他們身後,接着,車後座的乘客突然掏出了手槍,并對着涅姆佐夫打空了彈夾。就這樣,身中7槍的涅姆佐夫倒在了血泊中,因為子彈穿透心髒的緣故,早在醫生趕到之前,他的呼吸就已經停止了。

在克宮旁邊打死如此重量級的政治人物,兇手很明顯就是在挑釁,不過,因為當天天色已晚,白色轎車逃離的速度又太快,是以,在場的群眾沒有一人能提供有效資訊,面對這樣的情況,普京罕見的直接電告莫斯科警局,務必要抓住兇手。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總統曾在後來接受采訪時表示,雖說涅姆佐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自己的“政敵”,也總與自己作對,但二人對寡頭的憎恨卻是一樣的,隻不過達到目的的方法不同罷了。是以,抓住殺害涅姆佐夫的人不僅是要還自己一個清白,更是為了讓這名也有一腔熱血的前副總理能安心上路。

案件偵破的速度很快,3天後,莫斯科警方追查到了那輛白色汽車的行駛路徑,并在郊區的一所房屋内,發現了4名嫌疑人。不過,這些罪犯像是早有預謀一般,在他們聽到房屋門被踹開後,竟然齊刷刷地用槍對準了自己的頭顱,好在警方手疾眼快,在2人自盡後,成功“救”下了另外2人。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而在對他們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審訊之後,真相也終于浮出了水面。這四人都來自于車臣地區,卡德羅夫執政後,從“仇視俄羅斯的視角”中緩過勁來的他們開始了流浪生活,也正因如此,他們在2010年接觸到了中東的一些壞事做絕的組織。

因為信仰不同,涅姆佐夫又曾經在車臣問題上表現得比普京還要強硬,是以,這些狂熱分子便心生一計,在克裡姆林宮旁邊打死了涅姆佐夫,既能為同胞報仇,也可以順勢嫁禍給普京,而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足足監視了涅姆佐夫兩個多月。

葉利欽時代的副總理,7年前在克宮門前遇害,誰才是幕後黑手?

從某種意義上看,與其說涅姆佐夫是個“官迷”,倒不如說他是一名“失敗”的政客,就像普京之前所說的那樣,涅姆佐夫對寡頭的憎恨,對車臣的态度,都充分說明了他對俄羅斯也有着深沉的愛,隻不過,因為個人能力或是性格的原因,他沒有機會一展拳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