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跌”變“新理财”,新能源二手車行情為何大漲?

二手新能源車還能火多久?

2022年初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謂“漲”聲一片,也帶動着二手市場開始升溫。

根據車企公開釋出的漲價資訊,短短不到四個月時間,部分主流新能源汽車上調價格3000~30000元不等。有的車型,已是二次甚至三次上調指導價,也讓一衆“等等族”欲哭無淚。

新能源新車價格一漲再漲的原因有二:一是疫情、國際局勢動蕩引起的原材料供應不足,價格上漲;二是國内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坡,壓縮了車企的利潤空間,一部分造車的成本被迫轉移到了消費者身上。

在此背景下,有不少轉而關注二手車市場的消費者發現,原本号稱轉手“虧一半”的“電動跌”竟然變成了理财産品,新能源汽車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也跟随新車漸漸走高。

不少市場裡,有車商甚至多方求購主流的新能源車型,這與一年前“耍不來、不收電車”的态度相差甚遠。那麼,新能源汽車漲價是否推高了二手車的保值率?二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是否也會由此改變?

買車後不再“到手虧一半”了?

“原本以為車商最高開6萬元出頭,結果開了8萬。”

家住深圳的曾宇(化名)九個月前花了将近9.5萬元,全款購買了一台續航401公裡的小型純電SUV。車輛主要用于日常上下班的通勤,保養也算用心。由于上個月夫妻懷上了二胎,他為了滿足日後全家的出行需求,決定更換一台更大的私家車。

出于對新能源車保值率“慘淡”的老印象,他一開始尋思着這輛準新車若能順利找到商商,能賣個6萬多,自己再加個7、8萬就買個大型純電MPV了,這些錢還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

于是,曾宇将愛車開到桃園、筍崗等二手車市場,讓幾位車商估估價。本以為需要據理力争,才能勉強賣個6萬多的好價格。但讓他想不到的是,多數車商直接開價8萬以上,更有車商開出近8.9萬元的高價,讓他内心欣喜不已。

“8萬多元賣掉車子,相當于開了半年多,大概隻虧了個車險的錢。”一開始,他還擔心二手新能源車“高價收車”的背後,暗藏車商的套路。但是在使用多家二手車APP比價、查詢一番後,他發現價格大緻相同。

曾宇指着某個二手車APP上顯示的價格說道,目前和他同版本、同年份、裡程相仿的車型,售價在9.28~10.18萬之間,幾乎逼近甚至持平該車型一年前的新車落地價格。

“算一算車商10%的利潤,8萬多、9萬左右的價格收我的車,也比較合理啦。”至于新能源汽車二手價突然上漲的原因,在聊天時有車商告訴他,這與近期新能源的新車價格上調不無關系。

在主流的汽車APP上查詢可以看到,目前,曾宇的車型在市場上(新車)指導價為10.28萬元,同城車主提車參考價為 10.56萬元,相比他九個月前買車時上漲了一萬多元。

同時,懂懂筆記也在多個APP上查詢部分主流二手新能源汽車挂牌價後,發現這些車型“到手跌一半”的現象有所改觀。市面上走量的幾款車,一年保值率均在75%以上。

例如奇瑞小螞蟻2021款保值率78%,2019款的保值率仍有68.4%以上;比亞迪漢EV 2021款保值率87.3%,2020款保值率78.6%;特斯拉Model 3 2021款的保值率更是高達88.7%,2019款也能有74%左右。

至于國内造車新勢力,在新車一漲再漲的大環境下,二手車型保值率也不甘示弱。零跑T03 2021款的保值率居然達到92.4~114.5%——你沒有看錯,部分版本二手價比新車還高;另外哪吒U 2021款的保值率為83.9~100.9%;小鵬P7的 2021款保值率最低為85.3%,2020款保值率 75.6%,小鵬G3 2020款的保值率也在72.1~89.7%之間。

由此可見,如今主流的新能源車,一年保值率基本都已經追上了燃油車的水準。(注:燃油車一年保值率:國産74.3% / 美系72.04% / 日系85.89% / 德系81.96%。資料來源:車e估)

部分車型在經曆一系列漲價之後,甚至被網友戲稱為“理财産品”。随着二手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持續走高,近期二手車商收購新能源汽車的熱情,也逐漸變得高漲起來。

車商不再“抗拒”二手電動車

“三年内的電動汽車都收,隻要不是冷門車型哈。”

以有自用新能源汽車想要出售為由,懂懂筆記聯系上深圳南山、龍崗的幾家二手車商。各方均表示,隻要是主流的新能源車,車齡在三年内、裡程不超過六萬公裡的都能高價收。

就在一年前,懂懂筆記曾以同樣的理由,向部分二手車商進行詢價。當時幾乎所有的車商對于二手新能源車都是嗤之以鼻,表示除非收購的價格十分低廉,否則一概免談。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車商開始松口了呢?

龍崗一位二手車商阿全透露,他之是以收新能源,主要是最近市場需求增加,“因為新能源新車價格在漲,很多計劃買車的人,轉而看上了車況較好的二手車。”

畢竟,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部分走量的新能源車都上調了價格,消費者購買新車要比去年多掏幾千至上萬元,是以肯定存在心理落差。于是乎,價格較低的新能源二手車,尤其是準新車,成了剛需使用者近期的目标。

“從春節後開始,幾乎天天有人到二手車市場裡,尋找新能源二手車。”阿全坦言,剛需消費者的要求很簡單,隻要價格合适、裡程不高、能上綠牌,簽約都十分爽快,買家都生怕錯失好車好價。

他表示,有時候店裡上午剛收了一台新能源車,下午就能售出。正因為使用者需求高漲,很多車商同行都開始抓緊回收新能源車,要是主流車型,賣家甚至會擁有很大議價權,“以前高一千都不收,現在隻要車好,高一千就一千甚至會喊兩千。”

在二手車APP上,懂懂筆記篩選“純電”、“混動”相關條件,的确發現在售的二手新能源汽車數量比一年前大增。深圳在售的二手新能源汽車,目前為2111輛;廣州市為2035輛,上海也有2016輛。

即便是數量最少的北京市,也有1035輛二手電動汽車代售。而新一線城市的代表東莞,目前在售的約為2105輛;成都在售的二手新能源超過2500輛;長沙同樣也達到了将近2500輛這個規模。而且,這僅僅是一款二手車APP上展現的資料。

由此可見,車商收購二手新能源車的熱情的确有所提高。對于哪款新能源二手車能夠熱銷,阿全透露,目前便宜的純電小車,以及25萬以上的中檔新能源汽車需求最大。

對于希望買便宜小微車型的消費者而言,隻要漲幾千都會左右其購車計劃。至于25萬元以上的新能源車型,因為新車調價幅度較大,而二手市場價格偏低,成本效益更高,是以成了這些消費者撿漏的首選。

既然二手車商不再“抗拒”新能源車,主流新能源車型的保值率也有一定提升,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在行業中的地位,已經徹底改變?未來的二手市場将不再“談新能源色變”了呢?

有人撿漏、有人急于脫手

“趁着新能源二手車漲價,終于将這輛車賣了。”

家住深圳龍華的小朱為了友善上下班通勤,在兩年前花了将近十萬元,購買了一台号稱續航400公裡左右的純電動汽車。盡管滿足上牌名額,用車花費也低,但實際上手後他卻越來越後悔。

首先,他感覺充電太不友善了。有時為了給車充電,他常常要半夜出門尋找充電樁;其次是續航縮水,車企宣稱該車NEDC續航400公裡,但是半年後實際的續航隻有280~300公裡。

為了盡可能延長續航裡程,他夏天一直不敢開空調,冬天不敢開暖氣,這些痛點大大影響了他的用車體驗。

“去年五一之後,我就打算賣了手上的這台車,重新搭乘地鐵通勤。”然而,在二手市場估了一圈價格之後,他發現二手車商給出的價格實在太低,隻有新車價格的四折、五折。

由于覺得價格太低,賣掉心疼,他隻好決定再開一陣子。直到最近,他聽聞新能源新車漲價,二手新能源車價格也跟着上漲之後,果斷地将車輛挂在了幾家二手電商平台上,等待買家來高價接盤。

“要是還沒脫手,我可不敢跟你說内情啊。好多車主都想趁目前行情價高,擺脫手上的新能源車,尤其是兩三年前買的續航、技術都比較落後的車。”小朱透露,他手上的舊車最終以六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個人買家。

至于日後是否再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他坦言新能源車是大趨勢,倘若未來核心技術足夠成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車的價格也合理回落了,應該還會再次購買,但是肯定要購買技術更為先進、體驗更好的新能源車型。

根據小朱提供的線索,懂懂筆記在二手電商平台上搜尋“新能源”、“非車商”等關鍵詞,的确能夠找到大量正在出售自用車輛的個人賣家。其中在售的新能源汽車車齡,大部分是以2~3年的為主。

“二手新能源車漲價是真,但是由此笃定新能源車市場地位發生實際改變,為時尚早吧。畢竟二手新能源漲價是因為新車漲價,消費需求開始湧向二手市場。但這說明不了新能源汽車的價值,也很難說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

在汕頭澄海經營二手車店的阿濱對此表達了一些看法,他告訴懂懂筆記,目前二手新能源車的消費剛需,主要集中在限牌、限号的一線、新一線城市。而在很多三、四線城市裡,消費者對新能源車仍是懷有偏見的。

顯然,二手新能源車需求增加、成交價上漲,隻是新車價格上調所引發的暫時現象,短時間内會導緻二手新能源車流通增加。在推動剛需使用者轉而尋購低價二手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大量先“入坑”的車主也急于以較合理的價格出手,加速擺脫“電動爹” 的陰影。

至于這一輪新能源二手車的“火爆”能夠持續多久,能否“脫虛向實”,仍有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