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朝帝師之後翁萬戈:舍棄中國國籍,将183件文物無償捐給美國

2018年12月13日這一天,波士頓博物館可謂是收獲頗豐,一夜之間就多了183件館藏。

這樣數量龐大的藏品主要是書畫和織品,曆史朝代的跨度也很大,橫跨5個朝代。

這些珍貴的藏品都是由一位華人無償捐贈的,他就是兩朝帝師的後人翁萬戈。

收藏之家的風霜歲月

談及翁萬戈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是他的祖上卻是擔任同治光緒兩朝帝師的翁同龢。

翁同龢不僅是帝師還是狀元、宰相,作為五世孫的翁萬戈可以說是真正的名門望族了。

中國曆史上的文官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喜好古玩字畫,尤其是字畫更是有機會就要去搜羅搜羅,翁同龢也是一樣,他總喜歡去搜羅一些好東西。

當時的翁同龢在朝廷上地位舉足輕重,很多阿谀奉承的人也投其所好,送些字畫古玩。久而久之,翁氏手上的藏品日漸豐厚,整個家族也在收藏世家的路上越走越遠。

不過,翁同龢沒有兒子,手上的這些藏品一時間找不到可以托付的人。此時,族中長輩提出,可以過繼同族的孩子來繼承。

後來,翁同龢就過繼了哥哥的兒子翁曾翰,之後這樣的傳統就承襲了下來,翁氏收藏也這樣一代一代不曾失傳流落。

翁萬戈的父親就是過繼到翁同龢一脈的,據翁萬戈當時回憶,自己随着父親過繼過來的時候才兩歲。

年紀尚小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肩膀上擔負的重任,隻是單純地覺得這麼大一批寶藏給了自己,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遠渡重洋丢棄國籍

文官出生的翁氏一家,并沒有給翁萬戈太多傳統文化的教育,而是選擇把他送到美國學習機械專業。

在搖搖欲墜的國家動蕩時代,他們似乎沒有太多的民族大義,實用現實主義的思想漸漸顯現出來。

1948年下半年,翁萬戈一家在戰火中選擇離開祖國避難,在整個搬遷過程中,所有的藏品都受到了最好的保護,毫發未損來到了美國。

翁萬戈在很多年後接受采訪時說:“我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為了我的人生。”從他對藏品的愛護就可見一斑。

然而外國的月亮一定是比較圓,離開祖國的翁家沒有再回來過,之後更是徹底地抛棄了自己的中國國籍,變成了真正的美國人,那些珍貴的藏品也跟着他離開了,和自己的祖國漸行漸遠。

都說美國國籍不好入,但翁萬戈給美國帶來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是以他們簡簡單單就拿下了美國國籍。

因為,翁萬戈手上大量的中國古玩藏品,其曆史價值是沒辦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450萬美元高價“賣貨”給上海博物館

如果說改變國籍是時勢之下的無可奈何,把國家寶藏帶走也是家藏的傳承不得已而為之,那麼當有機會把讓寶藏回國的時候是不是就應該義無反顧?翁萬戈的答案是否定的。

千禧年,當時上海博物館希望可以和翁萬戈協商,要将他手中80種,542冊的橫跨宋、元、明、清這幾個朝代的珍貴古籍收入館藏,翁萬戈也沒有拒絕,但是開出了一個價格——450萬美元。

其實,翁萬戈家族多代人的辛苦傳承,才能有這麼多的古籍存世,要這樣一個價格也不為過。翁萬戈也用這一筆錢購買了安度晚年的莊園,也算是為他這些年保護家藏的報酬了。

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作為一個曾經的中國人,居然雙标到了如此境界。

自己的故土想要收藏他手上的藏品,尚且需要支付高額的費用,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無償的捐贈,消息一經傳出,每一個人都不能了解翁萬戈的做法。

這個已經擁有美國國籍的收藏家成了徹頭徹尾的美國公民了,或許在他看來,把家藏給美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想當年翁萬戈以450萬美元把自己手上的藏品高價賣給給上海博物館。十八年後,波士頓博物館卻突然宣布,翁萬戈已經把手上的183件珍貴藏品無償捐贈給了他們。

這個消息一出,中國的博物館坐不住了,我們國家的古董怎麼可以被波士頓博物館收藏呢?

于是,中國方聯系到翁萬戈老先生,希望可以收藏這部分藏品,并且願意出高價買回這些藏品,但即便如此,翁萬戈還是拒絕了中國博物館。

翁萬戈給出的解釋是,覺得中國博物館的保護能力不足。

這可真是子虛烏有的诋毀,大陸對于文物的修複、收藏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墓葬的修複還是館藏的維護都十分的細心。

倒是國外博物館失竊的案的發生率更高,也不知道翁萬戈怎麼就覺得中國的保護力量不行的。

在美國波士頓的這些年,波士頓對翁萬戈一家十分的照顧,他們是不用給波士頓政府交稅的,可以說美國政府對翁萬戈頗為優待了。

知恩圖報的翁萬戈也是傾其所有,據了解,不隻是公開了183件藏品,十幾年間無償捐贈的藏品還有很多。

翁氏一族幾代人的辛苦守候,難道就是為了填充他國館藏麼?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想是為了這些好東西流傳後世,讓後代子孫看到先代的人文風采。

可惜如今我們的新生代們必須走出國門才能一觀古人的書法丹青,觀賞古迹成了少數人的特權了。

翁萬戈手中的每一件藏品都镌刻着中華印記,我想那些默默無聲的藏品應該也很想要回家吧。

漂泊異鄉很多年,如果他們會做夢,夢裡應該都是家鄉吧。

作為一個收藏家對待藏品應該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的熱愛,翁萬戈說家藏是他的人生。

同時,他還說:“如果沒有曆史意識,怎麼會收藏這麼多年呢,曆史意識在六代人甚至曆時更長的收藏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支柱。”

我們不知道他口中的曆史意識是什麼,但作為中國人的後代,應該了解中國的近代史。

曾經在清朝時期歐洲列強就對我們的國土以及國土之上的奇珍異寶肆意掠奪,難道現在我們還要讓國家古玩流落在外麼?隻希望更多的收藏家能夠成為國家之手,帶寶藏回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