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為《百年巨匠》第二季美術篇拍攝的巨匠之一。

葉淺予(1907—1995),是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創始者。他不僅是著名漫畫家,他的速寫在畫界無出其右,而且他還是舞蹈人物畫的大師。他曾為茅盾小說《子夜》、老舍劇本《茶館》等書插圖。他作為中央美院的著名教授,培養了一大批人才,範曾就是他的弟子之一。

葉淺予是20世紀的中國畫大家,尤其是他建國後創作的寫意人物畫藝術,是現當代中國畫壇上的一朵奇葩,他所創造的輕歌曼舞的少數民族人物形象為20世紀的中國畫廊增添了幾分人性、幾多光彩。同時葉淺予的寫意人物畫藝術還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他巧妙地繞開了新中國時期各種各樣的政治意識形态壓抑和阻撓,經曆了摸索之後,選擇了少數民族戲曲與舞蹈人物題材這樣一條出路,來開拓發展傳統繪畫,也正是在這一題材轉換的掩護之下,他逃逸出了主流意識形态統治下的公共視角和宏觀叙事,回歸了個性化的視角,重尋了感性、延伸了傳統,并緻力于表現形式的重建。

可以說在新中國前30年,葉淺予的藝術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對壓抑和統治感性的政治意識形态的某種程度的反撥,或曰感性對理性的突圍,進而為傳統中國畫的發展打開一番新境,昭示出一個方向,今天仍值得我們來回顧、反思。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内蒙古草原蠱碗舞 69cm×45.5cm 1980年

一、時代的風潮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葉淺予是以從事漫畫藝術創作而為國人所知的,他筆下的《王先生》名噪上海灘。漫畫是在20世紀前期中國社會救亡與啟蒙的時代主題下,繪畫因政治批判功能膨脹而産生的一個新畫種,這個時期的許多人物畫家都曾從事過抗戰宣傳畫或世态漫畫創作,這是當時人物畫家的社會使命。

進入新中國時期之後,敵我沖突結束了,在思想文化領域裡,文藝的戰鬥功能也便随之宣告結束,而代之以叙事與歌頌,這實在是個富于戲劇色彩的轉向,對于許多藝術家來說這是個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在諷刺文學與漫畫創作領域已經具有了一定藝術成就的藝術家來說。進入新中國時期,漫畫就成了一個禁區,許多的漫畫家大多轉向其他相關畫種,例如版畫、連環畫、宣傳畫,或者從事插圖設計,也有的停止了創作,還有些轉向中國人物畫領域。葉淺予的藝術道路就經曆了摸索與波折。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評劇舞台形象 90cm×47cm 1979年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文化機構組織了一些比如“新年畫”運動以及其他的大型主題畫創作活動,和許多的人物畫家一樣,葉淺予也繪制了一些表現時代社會新貌的中國人物畫作品,他在這個時期創作的幾幅大型主題性繪畫就是表現主流意識形态的,帶有強烈的政治宣傳色彩,例如《北平解放》《毛主席與各族人民在一起》等等。

這個時期的畫風在主題上強調藝術成為意識形态的宣傳品,作品注重的是思想性和政治性,以表現共産黨的革命業績與社會主義建設場景為時代主旋律,流行千人一面的“公概”模式。在技法層面,學院派主張的“徐蔣體系”改造路線成為主導,西畫造型加上國畫筆墨這條路徑成為通途,個性化的構思和筆墨都被壓抑和滅失掉了,形式美被忽略了。葉淺予的這些作品多為工筆人物畫,線條謹細,造型嚴謹,也和衆多的其他藝術家一樣,公共視野下的宏大叙事使個性化的感覺被封閉了,個性淹沒在時代風潮之中。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夏河裝 46.9cm×34.6cm 1977年

二、取材的轉向

富于藝術創作造詣的葉淺予并沒有滿足于這種随波逐流,他很快就放棄了這一路徑,因為這不僅僅是對于中國畫藝術的戕害,也是對于藝術家個性與創造力的扼殺,還是對藝術創造本體以及審美感性本質的否定,真正的藝術家是要沖破這層障礙的。進入1960年代,葉淺予再度轉向了少數民族題材。在抗戰時期的1940年代,大批的藝術家深入到祖國西南的大後方,這裡比較容易接觸到雲貴川地區的少數民族,于是龐薰琹、葉淺予、關山月等藝術家就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寫生采風,出現了一個描繪少數民族題材的風潮。

新中國成立之後,葉淺予一反1940年代的工筆重彩畫風,以大寫意筆墨來重新開拓這一題材,才産生了真正在藝術上代表他成就的少數民族題材寫意人物畫,也正是這一類型的創作才達到了葉淺予最高的藝術水準,成就了他在新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夏河裝 135cm×69cm 1963年

葉淺予的這一題材轉換角度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有其現實基礎的。因為當時的人物畫創作迫于意識形态的主題要求,大多數的人物畫家都在畫着表現革命曆史或者現實社會主義建設場景的題材,或者表現領袖高瞻遠矚的光輝形象與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或者表現工農業建設以及文化科技建設,都與政治有着密切的關聯,因為這樣的題材才易于表現明确的歌頌主題。

後來在這一探索方向中就分化出了另一支力量,像李斛、黃胄等一大批人物畫家都開始轉向表現文明中心之外的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生活,他們遠赴邊疆開展采風寫生,把政治意識形态主題貫穿到文明中心之外的地理區域,表現少數民族的階級鬥争、邊疆建設以及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等宏大主題,這是主流意識形态主題在地理區域上的延伸。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涼山舞步 68.7cm×45.3cm 1963年

在這一方向的藝術創作群體中繼續又有不同的分化,因為時代的政治變革與文化變遷在少數民族中間的表現并不是太強烈,他們的生活保留着濃郁的民族古風,具有的是地域和文化特色,政治色彩遠遠弱于文化色彩。這樣就有一部分畫家把表現重心由少數民族的革命和建設逐漸轉向了文化習俗與民族風情,黃胄就是這一路徑的主要代表。雖然黃胄也曾畫了一些政治主題的少數民族題材作品,但是從總體上看,黃胄的主題重心其實就已經從政治轉向了文化,實作了對主流話語的第一層突破。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印度婆羅多舞 97cm×57cm 1962年

葉淺予對于少數民族題材的主題開掘則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他從民俗風情的展現本位又轉向了更加個性化的感性審美層面。葉淺予對于少數民族生活的描繪既不是政治鬥争也不是社會主義建設,同時他的少數民族題材人物畫還不是單純的風情呈現,既沒有文化叙事也沒有情節描寫,而就是平凡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

少數民族大多能歌善舞,生活豐富多彩,這樣歌舞就成為葉淺予取材的重心所在。葉淺予在這一類型的作品中不是表現時代政治所需要的思想主題,而是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淳樸情感,尤其是少數民族熱情好客、熱愛生活、純真爽朗、單純質樸的民族性格,通過這種群體生活來呈現審美、啟悟人性。

這既符合了歌頌新社會新貌的政治要求,同時又是對于文明中心地區題材缺口的一個補充,還在取材上進入了安全地帶。就在這種所謂的歌頌名目之下,葉淺予藝術的主題表現更加委婉含蓄,大大淡化了政治色彩,或者說甚至悄悄走出主題性,轉向了為藝術而藝術的純粹感性表現道路。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中華民族大團結 140cm×280cm 1951年

這就是葉淺予的藝術路徑,他借助與少數民族這一題材轉換,進行了更大膽的藝術創新,試圖在那個年代淡出宏大主題,回歸個性化視角,為藝術而藝術。他把藝術探索的重心聚焦在純粹的審美感性形式探索上,借用少數民族題材來探索中傳統國畫表現形式的延伸路徑,表現個性化的新感性。在這裡葉淺予的藝術悄悄走出了主題範疇,轉向感性的形式探索,借助少數民族題材來解放審美和感性,同時也為中國寫意人物畫的發展開啟了一條富于智慧的生路。

這條路徑使葉淺予的藝術巧妙地淡出主題,成為那個年代少有的一首輕音樂,雖然沒有宏大的思想,但是他所描繪的單純質樸的生活和天真無邪的人性,卻觸及人的内心深處,萦繞心頭、揮之不去,更加深沉和含蓄。這對于身置在各種運動與鬥争漩渦之中,人人自危的年代,對于因政治鬥争而滅絕了親情、友情的文明中心又是何其可貴,何其深沉的慰藉,葉淺予就是用這種審美和感性來觸及人們對真善美的遐想和渴望的,他譜寫出了人性的贊歌。在這個審美貧乏的年代,像民國時期的冰心的散文一樣,葉淺予是以審美為形式為旨歸、為全部的所有,這在當時的畫壇的确是獨樹一幟的。

三、形式的探索

也正是因為這一基本藝術定位,葉淺予的創作才得以從主題的糾結中解脫出來,他把全部的創造都用到“為藝術而藝術”上,才能夠突破種種羁絆和束縛,探索感性的形式表現問題,也才拯救了處在十面埋伏中的中國寫意人物畫,進而開掘了的全新境界。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西藏高原之舞 133cm×66.4cm 1960年

傳統人物畫在近現代轉向了表現當代現實人物,中國服飾走進現當代均以短衣為尚,且新中國前30年又流行清一色藍灰調,這樣傳統中國畫的長線條與色彩都沒有了用武之地。這是傳統表現形式與題材轉向之間對于創作者來說非常現實的沖突,為了解決這個沖突,許多的人物畫家借鑒西畫的明暗造型和光影表現方法,放棄了傳統的線條和色彩,也就滅失了傳統中國畫的面貌,割斷了與傳統的關聯,這是探索初期在技術層面不得不為的路徑。

但是少數民族人物題材則正好彌補了這個缺失,因為他們的服飾仍以長袍大袖為主,且色彩鮮豔多樣,這為中國傳統人物畫表現技法的延伸找到了合理的存在空間,在葉淺予的人物畫中,線條和水墨又都獲得了合法的存在。這與當時的人物畫創作主流是大相徑庭的,借鑒西畫元素改造人物畫的畫家們都在探索筆墨加素描的路徑,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消解掉筆墨和線條,葉淺予則繼續保留了長線條的造型方法,不但如此,他還進一步強化了傳統手法的表現功用,對于水墨進行了大膽的探索。

葉淺予進一步強化了線條的寫意品質與抒情色彩,彰顯了其表情功能。他的線條潑辣奔放,更加豐富多變,形成長短、粗細、曲直的對比,注重墨色之間的變化,注意保持線與墨的間隔與節奏,使之穿插組合,交相輝映。另外,因為當代寫意人物畫要保持線條造型,用于大幅就會存在一個體感與厚度缺乏的問題,如果僅靠線條造型,形象就會失之單調和薄弱。對于此,葉淺予沒有機械地照搬明暗來強化體感,而是通過平面使用多種色彩,保留了大塊平鋪墨塊來填充映襯,利用色彩的烘染和墨塊來增加人物的體量和厚度。

他還利用人物服飾的花紋描繪來增加體感。這種表現語彙仍然是平面性的,然而使人物形象既有分量,又不緻太過沉重,進而人物形象與空白背景之間不緻産生太大反差。所有這些手段都是用中國畫的傳統語彙來轉化性創造的,保留了中國畫“寫形”的手法與水墨元素、味道。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涼山舞步 131cm×70cm 1962年

葉淺予對于西畫并不是盲目拒斥,而是大膽吸收和消化,他用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來統合轉化運用。葉淺予在借鑒西畫素描的基礎上解決了人物造型比例準确的問題,這是他對于傳統的超越。他還擅長捕捉運動中的人體,在這方面,葉淺予的确得力于他的西畫速寫技法訓練,他堅持畫速寫、研究人體結構,把握運動中的人體。但是,這些借鑒并沒有使葉淺予迷失根本,而仍然遵循中國畫藝術基本精神。

在構圖上,他力求避開當時流行的全景式造型模式,抓住了“傳神寫照”這個基本精神,不做照相式描寫,抓住能夠表現人物精神的重點,大膽剪裁,形象洗練。其餘則重視取舍,背景全為空白,注意捕捉人物整體的氣韻神采,因而精神畢現,動感十足,氣韻生動。因為葉淺予所描繪的是舞蹈和戲曲表演中的人物,于是他就弱化了對于人物面部的表現,他對于人物的面部的表現避重就輕,輕拂淡染,略施光影,強化了對于肢體語言的捕捉,把傳統中國畫“遺貌取神”的基本精神灌注其中,進而避開西畫的沉重,注重畫面整體效果。

走近巨匠丨感性的突圍:葉淺予人物畫藝術再探

葉淺予 白蛇傳 91cm×66cm 1960年

是以說在借鑒西畫這條道路上,葉淺予沒有照搬明暗表現手法,不是以西為主,用西畫來取代國畫,而是淡化明暗關系于水墨表現之中,使中國的筆墨表現與西畫的速寫有機結合。以傳統面貌基調為主,适當借鑒西方,葉淺予的人物畫藝術不僅僅在筆墨形式上保留了傳統的面貌,而且在藝術精神上仍然也是直承傳統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葉淺予對傳統進行的創造性轉化,他借重中國傳統中可以開掘的資源,重新組合,适當參酌西畫速寫造型與體感表現,但不是機械照搬,而是本着傳統的精神,進行創造性建構。

但是葉淺予的這種探索在新中國成立前30年也仍然逃不過政治鷹犬的靈敏嗅覺,逃不脫被打壓的命運,他甚至一度入獄,他的唯美人物畫藝術終究不能見容于這個以政治為時代主題的年代。隻有等到了文革之後,社會才敢于接受葉淺予的人物畫藝術,在傳統回歸的背景下,人們才真正發現他的人物畫對于傳統的革新和繼承的可貴之處,認識其價值,葉淺予的藝術變革路線才是一條在繼承中創新的道路。

并且新時期人物畫在走出了主題性之後,整個藝術界才開始走出主題的束縛,向追求形式美轉型,才出現大規模地轉向取材少數民族。在1980年代社會轉型期,少數民族題材又一度成為人物畫創作的主流,黃胄、葉淺予的少數民族人物畫再度風行一時,被懸挂于人民大會堂及其他一些重要機構,包括油畫、版畫以及其他所有的畫種,都形成了一股表現少數民族生活的熱潮,少數民族題材成為突破和取代政治智語和紅光亮形象的主流藝術,構成時代審美與感性對政治意識形态和理性束縛解放的主力。

其實少數民族題材、形式美的探求這些問題其實葉淺予早在1960年代就已經進行藝術實踐了,并且他探索的寫意人物畫表現基本方法,在新時期都成為大寫意人物畫的基本規範,是以說葉淺予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傳統繼承和開拓者,尤其是他對于傳統、西方和時代的取法原則和基本精神,成為新時期大寫意人物畫探索的方向,也為我們今天的傳統藝術的創新發展帶來諸多啟迪。

來源 | 選自《書畫世界》雜志2014年5月号

聲明 | 文章和圖檔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公衆号已标明來源,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即作處理。

監制 | 厚軒

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陳寅恪的三重悲劇:最是文人不自由

▲▲《百年巨匠》入選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

97歲古典詩詞專家葉嘉瑩先生為《百年巨匠》題字

關于我們

大型文化項目《百年巨匠》是中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大師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團、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百年巨匠(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機關聯合攝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宣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連續兩年入選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是國家廣電總局“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項目、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和紀錄片重點項目(2018),還是中央電視台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也是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市政府文化創新發展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區文化藝術創作扶持專項基金的資助項目。已獲得12項紀錄片大獎。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師的拍攝已全部完成,分為美術篇、書法篇、平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師的拍攝已于2018年啟動,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國學篇、建築篇、中醫篇、戲曲篇、電影篇,計劃陸續完成,屆時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紀錄片、“百位大師特展”、“百部圖書出版”獻禮。

拍攝完成的《百年巨匠》紀錄片,陸續在中央電視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台、各省級衛視、海外電視台等國内外157家電視台播出,受到廣泛好評,屢創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百年巨匠(國際版)》啟用8種語言向全球播出。

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據CSM全國測量儀統計結果,《百年巨匠》累計觸達閱聽人共102億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已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财政部作為“高雅藝術進校園”學習讀本,發放到全國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為文化領域最高端的現象級品牌之一,并以其獨特優勢搭建起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诠釋和展示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