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LL IN電動車,比亞迪宣布“斷油”!豪賭新能源背後勝算幾何?

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比亞迪就放出了“大招”。

4月3日,比亞迪在官方微網誌上釋出公告,表示“将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未來,比亞迪在汽車闆塊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随着公告的披露,這也意味着,比亞迪将成為國内乃至全球首家對外宣布停産燃油車的車企。

ALL IN電動車,比亞迪宣布“斷油”!豪賭新能源背後勝算幾何?

雖然公告看起來事情不小,但投資者對于比亞迪“斷油”這件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意外。

作為國産新能源汽車龍頭,如今比亞迪銷售的大部分車型都已經轉為了純電和混動車型,今年3月份比亞迪燃油車的産銷資料早就已經挂零,而最近半年比亞迪燃油車的銷量也不足1萬台,由此來看,比亞迪釋出的“斷油”公告,也不過是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

在新能源已經成為行業大趨勢的情況下,比亞迪這個“斷油”的決定無疑更加符合行業的潮流,在公告公布的第二天,香港上市的比亞迪股份就大漲超過8%。

不過,比亞迪ALL IN電動車背後也并非沒有風險。除了如今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新能源汽車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之外,2023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到期也将對比亞迪造成巨大的影響,比亞迪“斷油”這個決定背後,顯然也充滿了不确定性。

向燃油車說再見

4月3日,比亞迪用一份公告,彰顯了自己ALL IN新能源的信心。

“公司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未來,比亞迪在汽車版塊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比亞迪在官方微網誌的公告中說到。而随着公告的披露,比亞迪也成為了國内乃至全球首家對外宣布停産燃油車的車企。

ALL IN電動車,比亞迪宣布“斷油”!豪賭新能源背後勝算幾何?

不過,雖然對外表示停産燃油車,但其實比亞迪的“斷油”斷得并不徹底。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目前比亞迪大賣的插電混動車型,其實内部仍然有内燃機,仍然可以“燒油”,換句話來說,比亞迪的“斷油”并不是說不再生産汽油車,更不能說明燃油時代已經過去。

從資料來看,其實比亞迪的純燃油車早已日漸式微。2020年,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為42.6萬輛,燃油車銷量為23.7萬輛,占比55%;而2021年,比亞迪乘用車總銷量比2020年增長75.4%,達到7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約60萬輛,占據總銷量的82%,而純燃油車僅有13萬輛,所占比例從2020年的55%迅速滑落到17.8%。

而在今年的3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産量為10.66萬輛,累計同比增長416.96%;3月共計銷售乘用車10.43萬輛,同比增長160.9%。其中DM車型銷售新車5.06萬輛,EV車型銷售5.36萬輛,新能源車型實作了品牌旗下乘用車的全占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比亞迪燃油車(包含轎車、SUV、MPV)産銷量均為0,今年累計生産4635輛,售出為5049輛。

毫無疑問,可電可油的插電混合車型,已經逐漸取代了比亞迪此前的純燃油車車型;但這背後,依然說明了汽油車仍然是目前汽車行業的主流,而燃油時代仍未成為過去時。

王傳福的新能源車大局

作為傳統車企之一,相比于吉利、長城而言,近年來比亞迪轉型新能源無疑更加成功。

而之是以比亞迪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其實離不開創始人王傳福在新能源領域的多次“豪賭”。

自比亞迪創立之初,王傳福就已經開始對新能源技術進行研發和投入;而當其他車企還在因為擔心銷量而繼續在純油車投入資金、不斷推出新款的同時,比亞迪很早就開始縮減純油車的資金投入,全心全意研發新能源技術。

回溯比亞迪的發展,這家公司在剛成立時就已經具備了成為國産新能源汽車龍頭的底蘊——因為創始人王傳福本來就是電池領域的專家,而比亞迪在一開始也是從電池業務起家,依靠出色的技術和品質,比亞迪還拿下了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手機電池訂單。

2003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制造商的比亞迪通過收購秦川汽車,正式進軍整車制造行業,而其也是繼吉利汽車之後國内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産企業。不過,在剛開始時,比亞迪也隻是生産傳統的汽車而已,和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太大的聯系。

時間來到2006年,比亞迪的首款搭載磷酸鐵電池的F3e電動車研發成功,這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内電動車的先河,不過由于當時國内充電裝置還不完善,比亞迪的這款電動車并沒有上市,但是王傳福并沒有就此放棄電動車業務,而是開始了第1代混動技術以及S6DM的預研項目,這可以看作是王傳福“豪賭”新能源的開始。

2009年,比亞迪推出了旗下的純電動車比亞迪E6,搭載了自研的磷酸鐵锂電池;同年的7月,比亞迪收購湖南美的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這讓比亞迪具有了制造電動大巴的資質,從此開始,王傳福就已經決定在新能源這條路上一走到底。

2013年,比亞迪推出了王朝系列的首款車型比亞迪秦,緊接着元、宋、唐等車型陸續登場,自此比亞迪開啟了真正的“王朝”;借助着王朝系列車型,2016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0萬大關,王傳福的“豪賭”初獲成功。

後來,王傳福繼續在新能源上不斷進行投入,2020年推出的刀片電池和2021年DM-i超級混動技術,更是将比亞迪推上了巅峰;而随着比亞迪正式公布停止生産燃油車,這也意味王傳福在新能源領域的“豪賭”正式大獲成功。

停産燃油車,有什麼風險?

雖然對于比亞迪而言,燃油車早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但直接對外宣布停産燃油車、ALL IN新能源車,其實也并非沒有風險。

從目前來看,比亞迪ALL IN新能源,最大的風險來自于政策層面。

早在2021年12月31日,四部門就聯合釋出檔案,表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并且明确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将終止,12月31日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目前,比亞迪的混動車型和純電車型都适用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特别是混動車型,相比純油車型而言,可以免購置稅,還能在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直接上綠牌,優勢十分明顯。

而當這些優惠政策全部取消的時候,當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型需要直接和燃油車競争的時候,比亞迪能否保持目前強勁的勢頭,顯然仍是未知數。

此外,新能源汽車成本的不斷上升,對比亞迪來說也有很大的挑戰。

受到原材料漲價的影響,比亞迪2021年财報就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具體資料方面,2021年全年,比亞迪實作營收2161億,同比增長9.85%;實作淨利潤30.45億,同比下降6.7%。

很顯然,比亞迪的“斷油”決定,是王傳福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個重大決定;雖說之前的決定都獲得了成功,但現如今直接停産燃油車,不确定性還是有一些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