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汶川地震,那位馱亡妻回家,半年後卻又閃婚的吳加芳,後來咋樣了

在汶川地震紀念館的一處角落裡,陳列着一輛二手麒麟牌機車。這輛車的背後,是一個男人對妻子深沉的愛,曾經承載着一對平凡小夫妻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可兩人一起坐在車上的最後一次,竟是生離死别。

機車原來的主人名叫吳加芳,家住四川省綿竹縣漢旺鎮,在2008年的大地震中,他的妻子不幸去世。這個男人就是用這輛車将妻子的遺體背在身體上運送回家的,這一幕被路人拍攝下來,将照片命名為《給妻子最後的尊嚴》。

這張照片被許多人看到後,人們都感動于吳加芳的所作所為,大家都對這個有情有義的男人豎起了大拇指。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看起來如此深情的男人竟然在半年後閃婚了,這樣的做法與此前他所表現出來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讓人十分不解。

吳加芳的妻子名叫石華瓊,兩人在打工時認識,美麗的石華瓊在衆多的追求者中選擇了吳加芳,因為他老實,也上進,對自己還十分關心。

兩人在慢慢地交往中确定了戀愛關系,石華瓊便跟着吳加芳回家了。吳加芳家庭條件并不好,不過石華瓊對此也沒有介意,最終兩人還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雖然兩人一開始一無所有,連住的地方都是租來的,但好在夫妻兩人齊心協力,都在為了這個家奮鬥,而後他們修了自己的房子,還生下了愛情的結晶。

雖然生活過得不是很優渥,但兩人一起打拼,克服諸多困難,彼此陪伴,這樣的感情也更加堅韌。隻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兩人從此天人永隔。

2008年5月12日,這原本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天,卻因為一場突發的自然災害,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吳加芳的妻子就在其中。

當天下午,吳加芳夫妻兩人吃完午飯後,便一同騎着機車到了漢旺鎮,妻子要前去給自己的手機充話費,吳加芳把妻子送到後便到水泥廠上班去了。

妻子石華瓊沖完話費後,又到了自己常光顧的茶館中,突然之間地動山搖,房屋傾倒,茶館中的人來不及往外逃離,就已經被壓倒在廢墟下。

上班的吳加芳動作迅速,在廠房倒塌前跑了出來,驚魂未定的他看見廠房轟然倒塌,不少人都被壓到了廢墟下面。反應過來是地震了的吳加芳突然想起自己的妻兒,便立馬趕回家中。

可他并未在家中看到妻子的身影,隻見兒子在院子裡哭,兒子告訴父親:媽媽還沒有回家,這讓吳加芳心裡産生了不詳的預感。

他将兒子安頓好,騎上摩托就往鎮上去尋找妻子,此時餘震還在不斷發生。可當他到達妻子充話費的地方時卻不見妻子的身影。

通過時間推算,他認為妻子應該是離開了這裡的,因為充話費需要的時間并不多,那妻子到底去哪裡了?是不是安全的呢?這些擔憂在吳加芳的心裡反複出現,直到他想起妻子平時喜歡到衛生院背後的茶館玩,他立刻就趕到了那裡。

可是此時的茶館已經被廢墟掩埋,這裡聚集着不少人,呼救聲和哭聲混雜在一起,吳加芳大聲呼喊着妻子的名字,卻一直沒有得到回應,他内心逐漸不安起來。

心中有所預感的吳加芳最終在廢墟下找到了妻子,不顧衆人的勸說,他開始清理廢墟,試圖将被壓在預制闆下的妻子清理出來。

此時的這個男人受到了天大的打擊,本來中午兩人還有說有笑,卻沒想到再次見到,妻子已經成為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整整一天後,吳加芳才将妻子的遺體挖出來,身體的疲憊難掩内心的悲傷,看着已經失去呼吸很久的妻子,他内心瞬間空落了。他在旁邊為妻子搭建了一個涼棚,将她暫時安置在那裡。

摸着妻子冷冰冰的身體,看着再也無法開口說話的她,那一瞬間吳加芳的全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他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悲傷在心底湧起。

可是眼前的一切都在推着他往前走,他隻能面對現實,開始着手處理妻子的後事。

吳加芳騎來了自己的機車,這是妻子看他太過辛苦,花七百塊為他買的車,上面承載着夫妻兩人太多的喜怒哀樂,點點滴滴曆曆在目,這最後一次,吳加芳要載妻子回家。

他找來繩子,将妻子的遺體小心得綁在自己的身上,因為石華瓊已經沒有辦法主動依靠在他的身上,地心引力吸引着她的遺體不斷下滑,這給吳加芳帶來許多挑戰,妻子的遺體滑下去他就停下車,重新将她綁緊,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不遠的路走了平時的幾倍時間。

“回家”,是他對妻子最後的責任,路上,風吹向吳加芳的臉龐,也讓這個中年男子濕了眼眶。曾經的兩人雖然過得幸苦,但至少可以互相依靠,如今卻隻剩一人自言自語。

吳加芳用機車搭載着妻子的遺體在路上緩慢前行,這一幕被一個外國記者捕捉到,這是他給妻子的最後的尊嚴,記者将拍下的照片也以此命名。人們看到這張照片,都為這個男人的深情所感動,一時之間對他的關注也更多了起來。

最後吳加芳将妻子安葬在了家旁的麥田裡,在妻子的墳墓邊為她種上了她生前最喜歡的花。随着媒體對吳加芳的報道越來越多,認識他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在人們的印象中,這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好男人,将他對妻子的所作所為四處傳頌。可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吳加芳僅在妻子離世後半年便與另外一個女人結婚了。雖然是現代社會,但如此快速還是讓人不禁感歎:妻子屍骨未寒,他這樣的做法無疑讓不少人寒了心。

最為沖突的是,吳加芳閃婚與之前表現出來的深情。這不禁讓人認為這個男人當初的深情是否是假裝的。

他的結婚對象叫劉如蓉,她正是在吳加芳背妻子回家的事件之後才在網上認識這個男人的,而在現實中,她對吳加芳并沒有過多的了解。

妻子離開後,吳加芳的确十分傷心,但他并沒有像人們想的那樣一直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傷之中,隻是媒體一遍遍地采訪,讓他不斷陷入悲傷之中,吳加芳迫切的需要改變這樣的現狀,結發妻子已然離去,活着的他還是要好好生活。

劉如蓉在網上看到吳加芳的事件後,她就對這個愛妻子的好男人吸引住,認為這個男人值得托付終身,于是找到他的聯系方式,給他打了電話。

在衆多的信件與電話中,劉如蓉是其中一個想要幫助吳加芳走出失去妻子的悲痛的人。一開始吳加芳對于這些人的意圖也不太相信,尤其是對于劉如蓉托付終身的舉動更是不解,他難以相信僅是憑借一張照片就有人要和自己在一起。

一開始吳加芳拒絕了劉如蓉的追求,可劉如蓉并沒有就此放棄,她開始不斷地和吳加芳通話,時間久了之後,吳加芳對劉如蓉的堅持也有所動容。

一個是剛失去愛妻的男人,一個是執意托付終身的女人,最終兩人終于在一起了,并舉行了婚禮,此時距離吳加芳的妻子去世才半年時間。

在兩人的婚禮資訊被公布後,外界對于吳加芳的評價瞬間跌到了谷底,這樣的做法與大家内心中重情重義的男人形象完全不符,網絡上不斷有人攻擊吳加芳,認為他此前的所作所為都是演出來的。

有媒體再次對吳加芳進行了采訪,而他對此的解釋則是:自己是一個普通男人,妻子離世後,自己的确非常傷心,可是生活還是要繼續,自己再婚也是想給自己一次走出去的機會。

而劉如蓉正是那個主動将他從悲傷中拉出來的女人,對于再婚,他也是想讓自己更好的生活。面對吳加芳對此的解釋,許多人卻表示不能了解,在他們的印象中,這個男人就是一個用情至深的男人,他已經用自己的餘生維護自己的好男人形象,而現在這個形象已經崩塌,大家對他也有所失望,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

但生活是自己的,無論外界有何言論,吳加芳都得一步步走下去。而網際網路的記憶是短暫的,在這群看客散去後,吳加芳又開始了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

沒有外界的關注,他的身上少了許多壓力。吳加芳與劉如蓉兩人的婚姻一開始還是比較幸福的,互相尊重客氣,但兩人婚前并沒有過多的相處,沒有對雙方進行深入的了解,是以随着時間的推移,沖突逐漸顯現出來。

兩人在婚前僅接觸了九天的時間,平時也隻是偶爾寫些書信,打打電話,大家對彼此的了解都浮于表面,婚後同居了三天便分居異地了。

在劉如蓉眼中,這個男人是帶着光環的,她沉浸于自己對于吳加芳的想象之後,但是現實卻給了她一記耳光,吳加芳不過是個普通男人,和其他人并沒有差別,親自見識過後她也明白了這樣的差異。

但對于吳加芳而言,劉如蓉的确是一個将他從失去妻子的悲痛中拉出來的女人,讓他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隻是兩人雖對對方有意,卻也奈何不過生活瑣碎,最終隻能面對現實,分道揚镳。

而與妻子石華瓊相比,劉如蓉對吳加芳的感情,更像是美麗的泡沫,在陽光下五彩斑斓令人向往,可是最終卻抵不過财迷油鹽的現實,泡沫終究被炊煙熏碎。

閃婚的兩人對雙方其實都還有所忌憚,信任感很難建立,這些都成為了吳加芳最終與劉如蓉離婚的因素。

兩人離婚後,吳加芳被要求将修建房屋的四萬元歸還給劉如蓉,他一時間拿不出這麼多錢,一家公司得知後幫助他墊付了這筆錢,而他則需要在這裡打工還債。

吳加芳為這家公司打了兩年工,還清了錢,但他并沒有立馬離開,為了感謝老闆對他的幫助,他又在這家公司幹了三年。

還清了債務和恩情,吳加芳便回到了老家,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生活不斷折騰,多年時間已經過去,他的兒子也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等到自己的生活回歸平靜時,他還是孤身一人。

一個人的生活非常普通,在沒有波瀾的日子裡,他靠着種地和打零工生活,閑下來的日子裡吳加芳也會偶爾想起妻子,他為石華瓊修繕了墳墓,還在家裡養起了花。

經曆過許多事後,吳加芳的生活終究還是回歸了平淡,他曾在一段采訪中表示:自己甯願沒有那張照片出現,一直做個普通人。

但是生活總是這樣,總會出現許多無法控制的事情,比如突如其來的災害,雖然無法主動控制,但可以選擇堅強面對。無論如何,選擇都是自己的,如同吳加芳,不論生活給他帶來怎樣的際遇,選擇權都在他的手上。

而他的生活最終還是回到了平靜,這或許也是對他自己内心的一種交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