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作者:老白聊龍江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白山黑水長白山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密山興凱湖新開流遺址

第一時期是滿族的各分支先人,是幾千年前商周的肅慎人、秦漢時期的挹婁人、南北朝時期的肅慎人、勿吉人,隋唐時期的靺鞨族,遼、金、元時期的女真人,他們是互相關聯在一起,互相補充聯系,形成的滿族先人。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滿族八旗

第二時期是在1635年,皇太極将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各個民族納入八旗之下,滿族雛形自此形成,當時的滿族,舊稱滿洲族,族人舊稱旗人。

第三時期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以下叙述的不同時期都統一用滿族稱謂)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金朝的領地

滿族的曆史悠久,在幾千年以上,近一萬年,起源地已确定,就是在中國的大東北,但因為起源地不但偏僻(現在很大的一部分已被前蘇聯占領),而且十分寒冷,人煙稀少,先人們的活動軌迹不明朗,是以曆史的記載甚微。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滿族崛起興旺後和内地的第一次融合就是金兀術在1125年南下滅遼,次年滅北宋。再連續南征,打到杭州城下,後遷都中都(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清太祖努爾哈赤

在這時期滿族是中國最強大的民族。

雖然金朝在内地占了一少半,但其全盛時代的統治範圍為:東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堪察加一帶,包括庫頁島、千島群島;西北到河套地區;西邊接壤西夏;南邊以秦嶺到淮河一線與南宋交界,面積可與整個中國相比。

在1644年并駐北京後,滿族貴族聯合漢族地主階級統治了全國。八旗官兵除保衛京城外,又被派往各地駐防,滿族人民從此便分布全國,遠至新疆。

到17世紀初,清王朝鑒于京城八旗子弟生活窘迫,同時也為抵制日益增多的内地流民到松花江流域私墾耕植,于是派吉林将軍富俊率領人員回到滿族的老根據地東北拉林西北80華裡的雙城子(今雙城市)。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雙城堡早期魁星樓

富俊将軍詳察拉林西北80裡處的荒地,標明南北長70華裡,東西寬100華裡之沃野,建城設治,沿用金代二古城(哈達、布大)之名,定名雙城堡。這是雙城堡一帶的二次開發。

富俊将軍規劃以雙城堡為中屯,東西25裡處為左右屯(東西官所)履大分拔,按四丁回牛。(四人一具,窩棚一間)之數,核算成屯,設正、鑲紅、黃、藍、白八旗,每旗設五屯,頭屯居中,西北為二屯,西南為三屯,東南為四屯,東北為五屯,一、二、三、四、五屯等距四裡半地,成梅花形格局。嗣後移來京旗丁1000,分住各旗屯。

正黃、鑲黃二旗每旗駐一百二十八戶,其中駐二十四戶者三個屯,駐二十八戶者兩個屯,正鑲紅、藍、白六旗駐二十四戶者為三、四、五屯,頭屯駐二十八戶。

頭屯居中,西北為二屯,西南為三屯,東南為四屯,東北為武屯,一、二、三、四、五屯等距。

現在來看滿族人在幾百年前二次開發的“屯子”規劃的很科學,統一有序,屯子内外防火、防盜、防敵,功能齊全。很可惜沒有照片。

到近代滿漢聯合在以北京為中心的内地牢牢的鞏固政權,在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中雜居錯落,共同生産,共同發展。

滿族文化也融入到當時的社會主流中,比如清朝流行的旗袍,就是滿族的服飾,還比如,皇帝的日常禦膳還是宮廷宴席都有滿漢全席一說,滿食漢菜就是這麼流傳下來的。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昔日的滿漢全席

在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國旗”早期也被定為五色旗,分别代表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回族(白);藏族(黑)代表了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的聯合。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革命家關向應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在近100多年滿族人中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比如抗日英雄關向應、李兆麟、陳翰章、作家關沫南、金劍嘯、端木蕻良(妻子蕭紅),相聲大師侯寶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清朝女詩人顧太清、舒舍予和夫人胡絜青、著名書畫家啟功等都是滿族人,他們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永遠記得他們。

辛亥革命後的幾十年裡,在大漢族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國民黨反動派及一些反動的或對滿族抱有很深成見的文人學者,對清朝的曆史評價是不全面的,對滿族的認識和評價也是不公正的。

解放後,新中國撥亂反正,陸續成立滿族市、滿族自治縣、滿族鄉(聯合鄉)等200多個,滿族人口到去年已達1000多萬,是中國第二大少數民族。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而如今滿族食品已經占據中國食文化的半壁江山,滿族服裝“旗袍”也是中國的傳遺,滿族建築更是遍布京城和大江南北。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沈陽故宮

滿族曆史發展的三個時期

北京故宮太和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