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作者:大白侃心理
導讀:我保家衛國15年,卻保護不了我的孩子!4月1日,一位父親手裡捧着兒子的遺像,站在靈璧溝中學門口,模樣着實令人心疼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網圖侵删

01 因為瑣事起争執,初二男生被圍毆緻死

據孩子父親的說法,3月31日晚上10時左右,他的兒子被同校的七名學高中生拖進宿舍,毆打虐待緻死。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給孩子在學校申請單獨宿舍,但是校方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安排一個高一學生入住,并和對方私下協商付300元給自己的孩子。

但當他的孩子像那個高一學生要錢時,高一學生始終不願給,于是兩人在宿舍起了争執。那名高一學生随即叫來另外六個人,對他的孩子進行毆打,最終導緻孩子死亡。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據孩子父親透露,毆打他孩子的人其實有七個,學校為了推卸責任找了一個年齡最小的出來頂包。

其實這位父親是一名邊防官兵,在西藏待了15年。他自責道:我能保護的了國家,到頭來卻沒法保護自己的兒子。

學校不僅沒保護他的孩子,還幫那些“犯罪的惡魔”圓謊,讓那些惡魔逍遙法外。

以後還會有其他的孩子在這所學校讀書,說不定還會有孩子遭到校園欺淩。今日不為他說話,明日何人為我鳴不平。

對此,網友的評論也是一邊倒,支援讓真相水落石出。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02 校園暴力的真相:施暴者心理分析

為什麼本該是學習的校園變成了暴力的土壤?在未成年人犯罪中,14-16歲這個年齡段的所占比重在不斷的上升,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候的他們很容易沖動,追求獨立、張揚。

但是另一方面,在大部分有暴力行為的孩子中,他們的家庭關系都不是特别的好,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這個時候的施暴者在傷害同學的過程中表現的很冷漠,缺乏基本的憐憫心,希望通過這樣一種行為來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施暴者的家庭大多對孩子疏于管教,孩子處于放養狀态或者由老人教育,甚至都無法滿足孩子的生活所需。其實施暴者很需要家庭的關愛,在家庭中無法獲得時,他們就需要去找尋自己的存在感和認同感。于是會出現跟社會不良人員交往,在學校調皮、搗蛋、欺負同學等等。

同時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父母對孩子的管教特别的嚴格,孩子在家中處在一種嚴格被控制的狀态,父母會對孩子有很多的要求,但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叛逆,他們會對父母的要求非常的反抗,甚至和父母産生沖突沖突。

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是被愛的,或者父母愛自己是需要條件的,這樣的認知會讓孩子放棄對自己的限制,選擇打架鬥毆來展示自己的權威。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家庭對于施暴者的出現需要承擔很大一部分原因,希望父母們可以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狀态,孩子是有思想的人,并不是僅僅滿足簡單的生活需求就可以的。走進孩子的心,才是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最好辦法。

03 孩子被欺負,隻會做軟柿子?——受害者心理分析

看看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熟悉:

出于對孩子滿腔的愛和盡可能的保護,從上幼稚園開始,你便今天幫他搶回一個玩具車,明天替他擋一次來自同伴的肢體沖突,後天又沖到對方家長面前要好好算筆賬……

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受半點傷害,父母甘願成為孩子的“大樹”,始終庇護着孩子。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這樣看是在保護孩子,實際上在無形中削弱了孩子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也磨滅了孩子的自信心。

與此同時,你還頗為不滿,主動忙着幫他收拾“殘局”,嘴裡還不停苛責:“你怎麼那麼傻,太老實了,人不欺負你欺負誰?”茶餘飯後跟親戚朋友讨論起來,更不免給孩子貼标簽

“我們家孩子就光窩裡橫,出去啥都不敢,以後可怎麼辦?”這些不經意的話就像緊箍咒一樣,輕而易舉地就幫孩子建立了一個清晰又堅定的“我不行”“我不能獨立處理問題”的自我認知。

這樣的孩子,當他在一個人面臨威脅的時候,對方還沒出手,他勢必已經認慫。還教育孩子“打回去”?孩子變成這樣隻能說,開撕不是你想撕,想撕就能撕。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一句話忠告:從上幼稚園開始,就多讓孩子盡可能先自己處理問題,其中也包括肢體沖突。

04 孩子被欺負,隻會讓孩子“打回去”?試試這四招,其實更有效

有一些孩子從小性格軟,在學校裡總是受欺負的那一個,相信每一個家長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有時候這些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到學校玩,居然被學校裡的其他熊孩子搶走了,又不敢去開口要回來,隻能回家和父母哭訴,甚至說要轉學。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勇敢的,但是不同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一些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玩具被人搶了,會教育孩子要學會反擊,而有些家長則會跟孩子說要大度一點,其他小朋友隻是借去玩一會,明天就會還你。這兩種教育方式之下,教導出來的孩子能一樣嗎?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不想孩子總是在學校被人欺負,培養出一個勇敢的好孩子,父母學會以下這4點,讓寶寶長大後也能更強勢一點,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并非不可改變。

1.多鼓勵孩子

許多父母在孩子犯了些許錯誤的時候,總是對孩子進行辱罵,嚴重甚至直接上手打。在這樣高壓的家庭環境之下,久而久之,孩子在家中都會謹言慎行,更何況去了外面呢?這樣家庭氛圍下成長的孩子,性格膽小懦弱并不奇怪。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大動肝火打罵孩子隻能錯上加錯,膽小懦弱性格的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的鼓勵。犯錯并不可怕,不要讓孩子變得因為害怕犯錯而變得畏首畏尾,家長多放手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給予表揚,讓他們明白原來自己也能這麼厲害!當他們被多次貼上“勇敢”的标簽,孩子自然會變得勇敢起來。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2、學會反擊

尊重孩子的想法非常重要,要從小培養孩子學會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說出來,不要有什麼想法都埋藏在心中,這樣的孩子連自己心中的需求都不敢說出來,自然什麼事情都不敢去争取,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班上的“軟柿子”。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要學會給孩子安全感和依靠,安撫孩子的情緒,如果父母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甚至質問孩子别人:“為什麼單單欺負你?是不是你主動去招惹别人了?”這樣的回應無疑讓孩子覺得父母并不會給他們安全感,以後有事不敢跟家長說,隻會默默自己忍受。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是以說,要教會孩子主動對其他熊孩子說“不”,當孩子受欺負時要學會反擊回去,這樣孩子才能更有底氣,自然勇氣十足。

3、培養孩子“小主人”意識

父母可以培養孩子學會和大人交談,從小培養一種“小大人”的意識,家裡來客人時讓孩子端茶送水,并說一些大人該說的話。當孩子完成這一系列事情後,客人總是會忍不住誇贊孩子,這樣長久下來,孩子多次收到來自大人的誇獎,自然會變得自信的大方起來。

4、做好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心裡,父母是強大的,一直保護着他們,是他們最厲害的保護傘。心理學上有一個視崖實驗”,将孩子和媽媽放在人為設定的懸崖兩頭,讓孩子爬過‘懸崖’來到媽媽身邊。實驗發現,如果媽媽表現的興奮開心,大部分孩子會勇敢爬過懸崖。反之,如果媽媽表情恐懼害怕,大部分孩子會後退。

遇到情況,如果父母也變得驚慌失措,孩子失去了心理支撐,在沒有底氣、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變得謹慎膽小是很正常的事情。隻有把父母的角色扮演好,在孩子心中強大勇敢,孩子後方有一個強大的保護傘,自然會有面對挫折的勇氣,變得勇敢而堅強。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05 寫在最後

村上春樹的小說《1Q84》裡就有這麼一個情節:青豆是一名體育聚樂部的女教練,專門教授女子防身術。她的防身課程太過有效了(專教女性在被襲擊時怎樣快準狠的攻擊男性睾丸),以至于引發了來參觀的男會員的不快,于是防身課程被迫取消了。

她的會員裡有一位70歲左右的老夫人。老夫人對青豆說:

“在我這個年紀,恐怕也沒什麼學防身術的必要。”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村上春樹小說《1Q84》

而青豆爽快的回答說:

“這并不是年齡的問題,而是人生态度的問題。重要的是永遠維持一種認真保護自己的姿态。如果一味地隻是遭受攻擊不反抗,我們就隻能止步不前。慢性的無力感是會腐蝕人的。”

面對霸淩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有必要知道,這世界不總是友好的。也許會有人欺負自己,也許自己會被一些事情傷害。

這些都不要緊,因為每一種困難後面都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孩子若是真的遇上了霸淩事件就不會手足無措,任人宰割。

心中有空洞的孩子,更加脆弱,也更容易遭受外界的傷害。内心光明完整的孩子,相對來說會更堅強一些。

靈璧溝中學事件:遇到欺淩,請學會反擊,堅決不做“軟柿子”

面對和主流審美不同的“少數派”,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教會孩子: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的人,你可以不喜歡,但你沒有權力去傷害他們。

希望每個人都能盡力去了解他們。不一定要和他們做朋友,但起碼要像對待普通人一樣對待他們。這是基本的修養和禮貌。

即使從自己的立場上無法提供幫助,至少不要成為校園霸淩中助纣為虐的一分子。

如果喜歡我的内容,歡迎點贊并關注@大白侃心理,持續輸出心理學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視角幫你解讀生活、看透本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