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作者:各界新聞網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又到一年清明節,從“箪食壺漿,以迎王師”到“怅望蒼山煙霧袅,萦回夢裡伴親眠”,“感恩”和“紀念”是銘刻在中國人骨血裡的兩個詞。

而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真的很動人。

01

王偉

以我們的“繼續前進”

告慰您的“無法返航”

2001年4月1日,為遏制美軍飛機入侵,捍衛祖國領空,駕駛着“81192”戰機的“海空衛士”王偉壯烈犧牲。

“81192,收到請回話,收到請回話,我奉命接替你執行巡航任務,請返航,祖國和人民在等你回家。收到請回答,完畢!”

“這裡是81192,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重複,你們繼續前進!”

無論何時,這段對話都讓人熱淚盈眶,而英雄保護着的人民也從不曾忘卻他。2022年4月1日是王偉犧牲21周年紀念日,在他的墓前,殲-20、殲-15、遼甯艦等各色飛機、航母模型被叢叢簇簇的鮮花圍繞,熠熠生輝。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王偉墓前飛機模型。中國青年網短視訊賬号青蜂俠Bee官方微網誌視訊截圖。

彈指一揮數十載,當年王偉隻能駕駛着殲-8Ⅱ戰鬥機和美軍的EP-3偵察機以死相搏,如今中國的軍事實力早已實作質的飛躍。或許模型的主人們想告慰長眠的英雄:我們現在什麼都有了,長空萬裡任雄鷹翺翔,我們沒有辜負您的犧牲,您所期望的美好未來正在一步一步地實作。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央視新聞官方微網誌截圖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他用生命守護的祖國早已山河無恙,國富民強,若英雄在天有靈,大抵會滿懷寬慰。王偉同志,您看到了嗎?您的戰友和後輩們敬愛您,懷念您,他們繼承了您的遺志,如您期望的那般繼續前進。

02

袁隆平

我們手持金黃稻穗緬懷您

“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那個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谷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我跟我的助手就坐在那個稻穗下乘涼……”

袁隆平有“禾下乘涼夢”,是以人們對他的紀念,處處都是他最愛的稻田。

4月1日清晨,袁老長眠之地,長沙唐人萬壽園安靜肅穆,郁郁蔥蔥的松柏間夾雜一片金黃的稻浪。袁隆平院士的夫人鄧則與後輩手持金黃稻穗前來祭掃,緬懷袁老。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中新視訊截圖

“他的一生走得很短很短,始終沒有走出那塊稻田;他人生的旅程卻很長很長,從稻田走向了千家萬戶。”

2021年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世長辭,無數人奔赴湖南為袁隆平送行。三束帶着泥土的翠綠禾苗靜靜伫立在湘雅醫院的前坪,顯得格外醒目。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共青團中央官方微網誌截圖

在某檔建造類遊戲中,有網友搭建出了一座巨型水稻雕塑,以此緬懷袁隆平。長沙地鐵2、4号線換乘站溁灣鎮站也利用大屏投影技術,在地鐵上“種滿”了雜交水稻。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中國婦女報》官方微網誌截圖

2021年,人物傳記類題材劇《功勳》開播。這個手捧稻穗的形象,被定格在了熒屏上。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功勳》劇照

這是您留給人民的饋贈,也是人民為您餞行的禮物。倘若駕鶴西去時您回頭望一眼,華夏大地滿是青青的稻田。

03

緻革命先烈

你們的名字

守護着我們的家園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何以紀念英雄?讓你們的名字,守護我們的家園。

吉林省有靖宇縣,源于東北抗日聯軍将領楊靖宇;

江西省南昌市的志敏大道,是為了紀念革命烈士方志敏;

在四川省宜賓市,你在哪裡都能見到“趙一曼”:孩子們在一曼公園玩耍,紅旗在一曼中學上空飄揚,人們沿着一曼大道,來到一曼村,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上海市則處處都是“晉元”:晉元路、晉元中學、晉元紀念廣場、晉元公園,這個稱謂源于“淞滬會戰”中死守上海的名将謝晉元。

一部《覺醒年代》,讓革命先烈們的事迹廣為傳頌。李大钊先生曾著文鼓勵青年:“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故青年者,人生,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青春是青年的特征,富強是文明的基礎。河北樂亭有條大钊路,這條路途經青春廣場,最終通往富強街,細細想來,令人動容。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中陳列的李大钊1920年的簽名照。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您犧牲在勝利的前夜,而您滿懷期待、寄予厚望的中國青年們,栉風沐雨,披荊斬棘,奮勇向前,最終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少年自有淩雲志,不負黃河萬古流,幸不辱命,正當如此。

位于安徽合肥的“延喬路”也走紅網絡,這條路取自陳獨秀的二子“陳延年、陳喬年”,正是為了紀念這兩位英勇就義的烈士。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延喬路路牌。門睿 攝

值得一提的是,延喬路旁是集賢路,而陳獨秀恰好葬在今安徽省安慶市集賢關。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中國日報官方微網誌截圖

延喬路短,集賢路長,兩條道路沒能彙合,卻都通往了“繁華大道”。正如曆史上的父子雖然也未能團聚,但他們用畢生去追求的革命事業薪火相傳,共同成就了百年後的太平盛世。

04

李白和嶽飛

擇其所愛,斥其所惡

在中國人民樸素的價值觀中,“擇其所愛,斥其所惡”是最常見的一種紀念方式。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詩仙李白愛酒世人皆知,是以後人立的李白像,或坐或卧,多為舉杯之勢,飲酒之姿。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天津博物館官方微網誌截圖

詩仙長眠之地,“詩城”馬鞍山市的李白墓前,滿是遊客們遠道而來奉上的各色美酒,陳壇佳釀,綠蟻新焙,應有盡有。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安徽省馬鞍山市委宣傳部新聞釋出官方微網誌截圖

以四時釀敬酒中仙,何其恣意潇灑!想來李白也是快活的,畢竟他曾揮毫寫下“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相對應的,如果誰迫害了忠臣良将,他就注定被人民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千百年來,抗金名将嶽飛“精忠報國”的事迹廣為傳頌。全國遍布着紀念嶽飛的祠堂廟宇,最出名的是南宋嘉定十四年于杭州西湖落成的“嶽王廟”,至今仍香火鼎盛。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杭州嶽王廟的嶽飛像。(中新社資料圖檔)

而參與陷害嶽飛的秦桧、王氏、萬俟卨、張俊則被制成跪像,置于各地嶽飛廟前,被前來祭拜的人們唾罵抽打。

中國人表達紀念的方式,竟如此動人

安徽亳州花戲樓景區内的嶽武穆王廟門前,遊客掌掴秦桧跪像。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從以物寄情,到快意恩仇,雖然紀念方式多種多樣,但無一不展現了中國人民“善良、樸實、博愛”的思想訴求。或許正如《覺醒年代》中辜鴻銘所說:“在我們中國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沒有的,難以言喻的東西,那就是溫良。溫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

獨屬于中國人的紀念綿長又浪漫,堅定又溫良。一代一代的人們幸福并感激着,也将沿着先輩們的腳印,堅定地走下去。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