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十四節氣|田兆元:清明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節日

【編者按】和節日節氣相關的民俗,傳承了上千年,蘊藏了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在現代社會,我們與傳統民俗漸行漸遠,但在某一個時刻,我們仍會被清明、谷雨等二十四節氣的名字驚豔,會被元宵的“花市燈如晝”打動,會在春節和中秋從遙遠的他鄉奔赴故鄉。民俗是流淌在血脈中的屬于中國人的記憶。

澎湃新聞與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合作,推出傳統民俗節日欄目,介紹那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節慶以及與之相關的民俗,這些民俗并未消失,依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二十四節氣|田兆元:清明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節日

江蘇省淮安市,“清明”時節,春和景明,古淮河畔植物發芽長出新葉,春意盎然。 視覺中國 圖

在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是特殊的。它既是一個節氣,同時又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比較少見的情況。此時已是春分之後15日,全國上下真正步入春天,萬象更新。

“立春、冬至、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立春和冬至都有‘開始’的意思,而清明是在交替的時節。立春雖然也在春天,但是天氣依舊寒冷,清明時節已經真正到達春天,乍暖還寒,人們最能感受到生命交替的過程。”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認為,正是因為對生命的強烈感覺,圍繞清明的節俗呈現為鮮明的兩個方向:一方面是祭奠掃墓、追思先人;一方面是春遊踏青,聚會遊樂。這兩方面的民俗活動看似南轅北轍,其實都指向一個主題,就是對生命的感覺和重視。

宋代清明祭祖成為重要習俗

清明祭祖是延續至今的重要民俗。在清明前後,先人的墓地經曆了一年四季的風霜雨雪,亟待灑掃。中國古人奉行“天人合一”,人們選擇在萬物複蘇的清明掃墓,是對先人的懷念,也是生者與亡者的“對話”。

“清明掃墓成為重要傳統,是在宋代。”田兆元介紹,清明掃墓祭祖的習俗,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清明逐漸融合了寒食節的習俗,發展出掃墓的傳統。

“古不祭墓”,在夏商周朝代,還基本沒有墳墓葬,也就無從“掃墓”。文獻和考古材料都把墳墓的出現定在春秋時期,人們甚至把墳墓的發明者說成是孔子。

《禮記 檀弓》寫道:“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聞之,古者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感到自己四處流浪奔走,怕回來找不到父母埋葬的地方了,是以堆起四尺高的墳來。”田兆元說,孔子雖然為父母修墓,但内心又十分沖突,覺得“有違古禮”。

但祭祀祖先的情感需要很多人都有,在墓祭發展起來之前,符合禮制的做法是到廟裡祭祀,去祠堂祭祀。“但這是貴族禮儀,普通人沒這麼多講究,老百姓沒有祠堂,對先祖的情感無法得到寄托,掃墓就成為很好的方式。”

民間做法逐漸輻射到廟堂。到了唐朝,李世民将流傳于山西一帶的寒食節習俗帶到皇家,又向全國輻射,發展出寒食掃墓的習俗,他甚至釋出墓祭政令,将墓祭制度化。寒食節進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宋代把清明上墳的傳統真正推廣開,滿足了人們給先輩掃墓的願望。”田兆元說,在唐代,對于是否該“掃墓”,觀點還是沖突的,大家覺得掃墓不太符合禮儀,應該去祠堂去祭奠。李世民會去掃墓,但韓愈就對此非常反感,因為這不符合古禮。

宋朝雖然沒有繼承“寒食節”的傳統,卻将掃墓作為一項傳統繼承下來,放到清明舉行。寒食節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個小衆節日。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卻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奠基掃墓、追思先人。

融合寒食、上巳節俗

清明以掃墓祭祖為最重要的節俗,但清明的節俗卻不僅僅如此。清明與大陸的傳統節日寒食、上巳時間相近。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三月三”上巳節也和清明時間接近。這兩個傳統節日已經日漸小衆化,其節俗合并到清明節中,發展出了豐富多彩的清明節俗。

伴随清明節,圍繞“踏青”有一系列大衆娛樂活動,包括折柳、蕩秋千、鬥雞、踏青、鬥蛋、拔河等等。

“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生命的,是生命力的較量。”田兆元這樣解釋清明豐富的體育活動和娛樂活動。在他看來,清明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節日,人們的一系列活動,都圍繞對生命的感覺,這也恰合春天萬物複蘇的自然主題。

上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民俗學博士方雲提及清明寒食的改火習俗,“為了保證照明、炊飯、取暖等對火的友善使用,人們往往儲存火種,使其晝夜不熄。這樣一來,火就仿佛有了生命。古人相信,越是新取的火生命力就越旺盛;重要的是古人還相信,火的生命力會通過人對火的使用影響人的生命力,整天吃舊火炊熟的飯不利于身體健康。為了避免舊火的傷害就要定期改火,即在一定時候将舊火熄滅,重新取得新火。”《周禮 夏官》中就有專門負責改火的職官,叫司爟氏,他“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

唐朝人重新将這一活動廣泛推行開來,并放在清明節舉行。他們借助當時盛行的寒食節禁火三日的習俗,在寒食節到來時将火滅掉(寒食節的标志性時間在冬至後105日),形成“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的局面,到清明節氣日這天再重新将火燃起,進而實作改火的目的。

“清明這天,給百官賜新火是豪華的儀式。類似現在奧運會點火儀式。并非是火種難得,是這種儀式表示皇帝順天承運,禮敬自然。當然火種和火炬一定莊重别緻。是以有無數的官員都記錄了這一盛況。”方雲說。

以“改火”的形式實作生命力的旺盛,也與清明“生命”的主題相合。而上巳節水濱祈子、曲水流觞、蘭亭雅集的佳話,更是個體對婚姻自主、子嗣繁盛、美滿生活的追求,是文人雅士對解脫塵世煩勞與生命本真的思考,同樣契合“生命”主題。

網絡祭掃符合清明傳統

田兆元還提及,清明這個節日,也有“防疫”的含義。“上海有個習俗,清明節前後不要到處串門,容易把不幹淨的東西帶到家裡。清明時節雖然是與逝去親人的交流,但這還是一個戶外的行為,老百姓不希望把這種行為帶到家裡。按科學的講法也是有道理的,清明時節乍暖還寒,有疫情病菌,不串門其實對防止疫病傳播有一定作用。清明不串門是傳統,傳統中也具有一些防疫的現實意義。”

今年由于疫情,許多地方的清明祭祀活動不能正常舉行,“代祭”“線上祭掃”等方式成為人們新的選擇。

“本質上清明節是生者與亡者的溝通,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溝通。”田兆元認為,網絡祭祀和網上靈堂是以數位虛拟世界的方式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達到了溝通,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祭祀也有現實背景,是科技和傳統的碰撞合一。疫情之下大家不能到墓園掃墓,網上祭祀也可以寄托哀思。

他特别提到華東師範大學的“校園先賢祭”,這個已經舉辦十年的活動通過在清明舉行祭祀,表達對學校第一任校長孟憲承的追思。在清明,大家聚集在校園裡,折柳寄托思念,誦讀孟憲承提出的大學理想:“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期待他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得到傳承。

今年華師大也在網上舉行這樣的追思活動,大家宣讀祭文,還播放孟憲承的紀錄片一起線上觀看,這是在現實世界中祭掃做不到的事情。“我覺得網絡祭掃是符合中國清明傳統的,也是生者與亡者的對話,本質上是一樣的。在科技元宇宙之下,清明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田兆元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