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文學好書榜 ·2022年3月入圍好書

文學好書榜是由中國出版協會文學藝術出版工作委員會下屬50餘家專業文學出版機構聯合推薦,經各社社長、總編輯投票,精選出本月最新的文學好書21本,每月定期權威推薦。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尋路者》入選。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詩詞十二講》

作者:潘向黎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3月

入選理由

《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詩詞十二講》是著名作家潘向黎最新的一部關于古詩詞的随筆集。唐詩宋詞在其筆端遊走,作家的感性與學術的嚴謹,現代立場和古典情懷,清麗婉約與明快豪放,都恰如其分地融會其中。

書中共十二講,聚焦陶淵明、杜甫、李商隐、晏殊、晏幾道、歐陽修、蘇轼、周邦彥、陸遊、辛棄疾等文人。作者匠心獨運,目光透辟,旁征博引,卻又發前人所未發之語;深入古人靈魂深處,筆鋒遊走,執著探尋古人所思所想,古典詩詞與人生真味水乳交融。

一個小小切口入筆,卻寫得恣意情深,氣象萬千。既有懷古追今、女性之美,亦有閑愁離緒、命運喟歎,更是把時光深處的古人寫活了,每個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向我們走來。

一書讀懂古詩詞之美,更讀懂古老中國兒女潛藏心底的人生氣概、心靈秘語。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烏江引》

作者:龐貝

出版時間:2022年02月

5G是一種無線通訊技術,而中共曆史上早就有過出色的無線戰。

紅軍長征的湘江血戰,中央紅軍從八萬人銳減為三萬人,此後該向何處去,攸關全軍的生死存亡。通道轉兵,中革軍委二局的破譯情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革軍委二局“破譯三傑”曾希聖、曹祥仁、鄒畢兆幾乎成功破譯了國民黨軍的所有密碼情報,而國民黨軍對紅軍的情報卻一無所獲。這是人類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迹,情報戰争史上的一個孤例。毛澤東同志感慨地說:“沒有二局,長征是很難想象的。有了二局,我們就像打着燈籠走夜路。”

該書以這段曆史為背景,以大量解密檔案、“破譯三傑”後人提供的第一手資料為基礎,在客觀史實基礎上輔以文學想象。全書主體故事發生在紅軍主力1935年1月初突破烏江、3月底南渡烏江之間,其間有遵義會議、婁山關大捷和四渡赤水等大事件,這也是長征途中最關鍵、最有戲劇性的輝煌樂章。

行走在自己的隊伍裡,他們的身份不為人知。小說分“速寫”和“側影”兩部分,前者是二局的戰地筆記,後者是後人對這段秘史的尋訪。小說用這種虛實相間的複調筆法再現曆史,用秘密戰線中的活動、軍委二局“破譯三傑”的成長史,以及後人的尋訪,巧妙勾連起紅軍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等整個革命史,全面呈現隐秘戰線在我軍曆史上發揮的巨大作用。全書既有秘密戰的驚心動魄,也有正面戰場的恢弘壯闊。時移世易,而在時間深處,依然有那一代人青春的身影,那是他們的信念、智慧和初心。“隻要有人記得,他們就活着。”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密西西比河某處》

作者:于堅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1月

《密西西比河某處》是詩人于堅的長篇散文,也是他的首部攝影集。《密西西比河某處》是詩人于堅對異國文化的鑽探,對異國之行、異國見聞的回憶和重構,于堅通過不同的語言形式,重構獨屬于他的密西西比河,他遭遇的詩人、觀賞的街景、回憶裡的事物,它是混沌的、斑駁的,是“于堅體”的。于堅的攝影極有日常感,他以詩人的眼光記錄他所看到世界,并且用詩性的文字貼近當下的情緒與靈感,讓攝影以一種更加輕盈的方式回到大衆身邊。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尋路者》

作者:孫郁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作者描述了民國時期文化名人的故事,一批文人身處非常的時代,始終有一種獨特的精神。作品通過五四前後知識分子的心态與審美追求,重制了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還原那個時期的文化本色,為我們重新認識和評價複雜而多彩的民國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全書分《夜枭聲》《同人們》《在路上》《未名社》《舊影》《語絲》《内外》《古道西風》《月下詩魂》《新舊之變故》部分。本書打破文化随筆的拘謹嚴肅,用幽默的筆法再現了一個真實而多彩的民國時代。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大春秋》

作者:李舫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大春秋》是學者、作家、文藝評論家李舫的曆史文化散文集。本書由二十三首詩詞出發,從春秋戰國到唐宋明清,從千古名士到悠悠古城,從人文勝迹到山川天地,在這些恢弘浩蕩而又沉郁厚重的曆史與文化場域中,作者漂泊、尋覓、思索、叩問,眷念、批判、熱愛、憂契,酣暢淋漓地書寫了一幅幅磅礴豐沛、蘊思深刻、充滿傳奇與智慧的大曆史大文化景觀。本書分為三輯,分别探尋詩詞裡的“士”“脈”“道”,不僅收錄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如《江春入舊年》《飄泊中的永恒》《春秋時代的春與秋》等,還收錄了其最新寫作的散文佳篇,如《千秋一揚雄》《霓虹》《覺醒》《跫音》《山河血》等。

春秋,是中國曆史的大時代。春秋者,時也,史也,春去秋來,四季輪回,成就了中華五千年的波瀾壯闊。本書為精美雙封軟精裝,背脊鎖線,典雅上乘,是收藏、饋贈佳品。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拖神》

作者:厚圃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這是一軸呈現潮汕平原近代曆史變遷、人們精神嬗變的藝術長卷,作品以兩次鴉片戰争為主要背景,跨度長達六十多年,憑借人神鬼的多重視角,探索潮汕人的靈魂家園乃至中華民族的精神皈依。小說以樟樹埠的崛起與沒落為主線,着力描寫主人公陳鶴壽為代表的潮汕商人、商幫的命運與傳奇。主人公逃亡途中拐走“表妹”,販賣“鬼火燈籠”,當過走鄉藥郎,經曆了疍民、畲族和潮州人三個族群由沖突走向融合的艱難曆程。造巨舟、遇風潮、上花艇,下南洋、救海賊、創船行、與神一戰,同行傾軋,埠權易手……太平天國運動風起雲湧,鴉片戰争再度爆發,汕頭開埠,火輪壟斷洋貨傾銷,父子反目兄弟突圍,國仇家恨恩怨纏綿,老一代潮商悄然沉落,新一代潮商向海而生,潮起東南,龍行天下。

獨特的構思,魔幻的視角,深邃的思想,複雜的人性,色彩瑰麗的風土人情,悲壯開闊的時代背景,真實的曆史事件,詭異的草莽傳奇,共同構築起人神鬼共處、血肉交融、動人心魄的神奇天地。

題目《拖神》由來:拖神,是潮汕平原獨一無二的遊神活動,當地人以扳倒神偶、懲罰警醒神明的方式,祈求來年豐收富足。拖神暗合了尼采的“超人”哲學:在傳統價值全面崩潰的時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義,既能超越自我又能超越别人,打破一切舊框框以展現人的生命意志,旺盛創造力,做生活中的強者。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日記中的博爾赫斯:1931—1989》

作者:[阿根廷]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 著 丹尼爾·馬蒂諾 編

譯者:鄭菁菁 陸恺甜 徐泉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31年,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1986)與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1914—1999)建立了充滿文學色彩的深厚友誼,這段莫逆之交對于西班牙國文學來說亦産生了深遠影響。自1947年起,比奧伊開始細緻入微地記錄二人之間幾乎每天都要進行的“仿佛永無休止又激情碰撞的對話”,筆耕不辍地堅持了四十載,而這樣的熱忱成就了這部名作《日記中的博爾赫斯:1931—1989》。本書保留了博爾赫斯高談闊論的精華部分,同時包含了其對于一些人物、事件的評論和作家作品的評鑒,主題涉獵甚廣,不僅限于文學領域。正如作家馬蒂諾所言:“通過比奧伊的文字功力,帶領讀者走進文學世界,走進這位以複雜深沉甚至難以捉摸著稱的作家的思想世界。”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我隻要寫作,就是回家》

作者:餘華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我隻要寫作,就是回家》是餘華接受來自世界各方的訪談結集,針對他的創作觀及文學觀、影響他創作的内在外在因素,做了一番文學的深度探讨與答辯。關于《活着》背後的故事,《第七天》究竟講述了什麼,《文城》是怎麼創作的,《兄弟》内外及《兄弟》前後的故事,等等。在這本書中,餘華袒露了童年及原生家庭印記,并分享了私密閱讀體驗。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十四天》

作者:姚鄂梅

《十四天》的全部情節緊湊地發生在十四天之内;故事背景設定在2020年初,湖北的一座小城宜都。猶如舞台劇一般,一個龐大的家庭組合在一起,他們将一起度過與外界隔離的十四天。沒有了工作與社交的距離,日日相對,他們的每一次喜怒哀樂都被放大,彼此艱難地磨合。十四天,既漫長,又短促,一切又重回正軌之後,“十四天”也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爺爺的老房子》

作者:張秋生

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

這是作家張秋生新近創作的一部兒童小說,以其童年生活的老房子為背景,字裡行間洋溢着老弄堂淳樸、濃郁的生活氣息。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情意和記憶中的童年記事,讓我們看到了弄堂承載和傳承的文化印記。

爺爺帶小孫子重回他童年住的弄堂,結構别緻的老建築、庭院中開滿白色花的夾竹桃樹,鄰裡親切的交談聲,如一幅幅美妙的紙上畫卷。祖孫倆坐在老房子的樓梯上,仿佛回到了爺爺小時候的時光裡。爺爺講起了曾經住在這裡的一個小裁縫和一隻虎斑貓的故事,講述着老弄堂濃濃的鄰裡親情。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我的兩個祖國(譯文紀實)》

作者:[美]埃德溫·賴肖爾

譯者:劉克申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賴肖爾一生與日本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把日本視為他的第二個祖國。在這部自傳裡,賴肖爾用他的生花之筆描繪了孩提時代在日本的生活和後來在歐洲、中國、日本的遊學經曆以及哈佛的求學生活。

作為學者,賴肖爾一生緻力于日本和東亞研究,是哈佛日本研究的草創者,也是哈佛東亞研究的創始者之一。筚路藍縷,如今哈佛大學已成為東亞研究的重鎮。

作為外交家,賴肖爾經曆過二次大戰,戰後他出使日本。當時正值冷戰時期,國際形勢動蕩不安、波詭雲谲,作為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的親曆者和見證人,賴肖爾的這部自傳為曆史留下了他的證言。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制琴記》

作者:阿占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中短篇小說集《制琴記》收錄了阿占近兩年創作的十部中短篇小說,包括《制琴記》《人間流水》《石斑》《在峨莊》《師父》《貓什麼都知道》《滿載的故事》等。整部小說集聚焦最普通的甚至是生活在暗處的人,但作者似乎有一支自帶濾鏡的筆,寫的是最真實的人間煙火,卻能幻出别樣的光彩。這些普通人從未放棄,每一個人都“用力地活着”,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也照亮了周圍的世界。這是一部頗富知識含量的小說集,将音樂、戲曲、繪畫、書法、中醫藥甚至海洋知識融于故事,極大地拓展了小說的美學邊界和藝術境界,完成了向中國小說正典傳統的回望和緻意。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大裁縫》

作者:禹風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大裁縫》是新銳作家禹風長篇曆史小說,白描1860—1943年上海租界衆生相。

1860年,茄生跟随舅舅走出奉化,懷着隐秘的家族傳承,輾轉甯波、上海、橫濱,長成為第一代甯波洋裝裁縫。

1919年,喬家裁縫第三代喬新吾和喬百祥兄弟倆一個在北,一個在南,雖血脈同源,腳下的道路卻正通往無人知曉的分叉,而命運似乎早已在注定之處埋伏着行蹤。

時局鑄造的租界上海,究竟是堅不可摧的熱血堡壘,還是搖搖欲墜的海市蜃樓?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鐵與綢》

作者:張炜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鐵與綢》是茅盾文學獎得主、當代詩人作家張炜的最新長詩力作。該作品以中國古典傳統文化和西方《荷馬史詩》、歌德《浮士德》、艾略特《荒原》等詩歌傳統為基礎,跨越春秋戰國史直至當下的曆史時空,以東夷研究史為切入點,以齊國曆史文化為支點,以作者對祖國河山的鐵血柔情為情感線索,充分調動曆史文化史實、一千多年曆史變遷和作者曆史文化研究等全部精神資源和寫作技巧,高難度地構築了一個以巨大曆史時空為載體的精品力作。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陪花再坐一會兒》

作者:周華誠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這是一本令人心生甯靜和喜悅的美好之書。周華誠在鄉下晴耕雨讀之餘,行走于故鄉的山水之間,眼前常來畫意,筆下奔湧詩情,山山水水,一人一事,都質樸天然、純淨可喜。周華誠的這本主題散文文字清淡典雅,如江南風光秀麗中自帶匠心;風格散淡沖和,有水墨江南靈逸雅緻之美。本書收錄的是周華誠最新力作,文章接續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亦專注于生活美學的傳達,使人在悠緩的文字裡緩緩沉醉,幫你喚回心靈的原鄉。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橘頌:緻張棗》

作者:柏桦

《橘頌:緻張棗》是著名詩人柏桦懷念并緻敬摯友張棗的散文、詩歌、書信合輯,是一部真摯動人的詩文作品,也是一份不可替代的文學史料。

作品分為三輯,輯一由張棗之死引出柏桦對與其相識相知過程的追憶,穿插其中的有柏桦對張棗《鏡中》《何人斯》《刺客之歌》等代表作品寫作背景的論述,以及對張棗詩藝、詩學主張的探讨。輯二囊括了作者新近完稿的随筆和五十餘段詩歌選摘,這篇随筆是柏桦寫給張棗的密密私語,寄托了對其綿綿不斷的思念,五十餘段詩摘均為與張棗相關的詩歌段落,柏桦配以說明文字,鮮活而詳實地呈現二人生命中彼此重疊的點滴時光以及一個更加立體、豐富的張棗的形象。輯三悉數收入柏桦專為張棗而寫的所有詩歌,共計五十一首,以富于抒情性的文字再現二人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情誼,這些詩歌同時也是對柏桦不同時段詩歌創作成果的一次展示。此外,書中收入八封張棗寫給柏桦的書信與一首張棗佚詩《橘子的氣味》,以及數十張帶有回憶性質的老照片,包括二人交往過程中的手稿照片。

本書無論在文字的可讀性、知識性上,還是在圖像的史料價值與紀念意義上,都是一部十分珍貴、不可多得的佳作,從詩壇雙子星柏桦與張棗的詩歌友誼中,更可窺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文詩壇的風雲際會。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格桑花姿姿勢勢》

作者:劉瓊

《格桑花姿姿勢勢》是作者劉瓊個人散文集,共分為三輯:“格桑花姿姿勢勢”、“叙述、存在與曆史”、“文學與人文”。分别是寫景記事篇、懷人篇、文學批評篇。此書彙集了劉瓊多年寫作生涯的思想精髓,其文章信手拈來,講的多是身邊事、日常生活,可謂情智兼勝。作為一名專業的批評家,作者博學慎思、感覺敏銳,她用精煉獨到的語言以及犀利的眼光向讀者傳達出她對人生的思索,對生命的感悟,對文學的見解,讓讀者在閃耀着思想的火花的文字之中,享受到心靈的震顫。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結婚年》

作者:李美皆

《結婚年》是一部情感題材小說,講述了青年女性吳小莉在戀愛、婚姻、寡居三個人生階段的故事。小說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講了吳小莉結婚前的經曆,機械、真實。中篇講的主要是吳小莉的婚後生活,隐忍、沉默。下篇主要寫吳小莉的寡居生活,孤獨、自省。三部分既互相補充,共同構成吳小莉的情感史和生活史,也形成鮮明對照,揭示了吳小莉在不同環境下複雜的情感狀态。小說通過她與大島先生的婚姻生活、與程一帆的朦胧關系和與小鹿的特殊情感,展現了當代青年人的一種獨特的情感狀态與生活狀态,是對當代青年群體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度掃描和呈現,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現實意義。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戰場特工(約翰·勒卡雷作品)》

作者:[美]約翰·勒卡雷

譯者:姚向輝

《戰場特工》是勒卡雷出版于2019年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納特是一名四十七歲的英國秘密情報局特工。在異國他鄉的地下戰線上為祖國奮鬥多年之後,這位老兵的外勤生涯似乎終于畫上了句号。可是當我們的英雄回到了久違的倫敦時,迎接他的隻有一位因分居多年而感情淡漠的妻子、一個處處與他作對的青春叛逆期女兒,還有一處供他發揮餘熱的十八線本土情報分站——這就是老兵的宿命。

好在,當間諜并非納特生活的全部——他還是一位狂熱的羽毛球愛好者。回國後不久,納特就在俱樂部的羽毛球場上結識了一位與他旗鼓相當、相逢恨晚的年輕球友。而擦出火花的不僅僅是兩人的球藝。走下球場,這個年輕人熱烈真誠的理想主義情懷,讓納特那顆冷了半截的心竟也有所觸動。然而,當友情向間諜招手時,危險也就不遠了。納特很快就會發現,這場忘年交會以怎樣意想不到的方式,将他卷入一樁超級大麻煩之中。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亡明講史》

作者:台靜農

新文學的燃燈人——台靜農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作品,也是其所有小說作品中篇幅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本世紀初被發現、整理,今首次出版簡體中文版,距離作品完成已逾八十載。

本書講述了明清易代之際一段天崩地解的史事。故事始于李自成攻陷北京,百官四散,終于南京淪陷,福王被俘。台靜農以曆史小說的形式,在這樣一出亡國大戲裡,以戲谑滑稽的方式,寫出崇祯王室最後一刻的紊亂暴虐、宗室朝臣的苟且偷生、南明小朝廷的爾虞我詐。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1913,中國華北見聞》

作者:[澳]瑪麗·岡特

譯者:李堯

出版社:中國勞工出版社

《1913,中國華北見聞》是澳洲著名作家瑪麗·岡特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這本書1914年出版于倫敦,是一本比較全面、客觀地介紹民國初年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曆史、風土人情、山川河流的好書。一百多年來,再版無數,是包括澳洲人在内的西方人最早了解中國的“教科書”。

掃一掃進入小程式,購買圖書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