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18年,北洋政府為何出兵海參崴?

海參崴位于亞歐大陸東北部,清朝時期為中國領土,歸屬吉林管轄。海參崴曾經生活着很多中國人,當地人将海參崴稱為銀窩子,金崴子,意思是非常富庶。

1918年,北洋政府為何出兵海參崴?

1860年,清朝和沙俄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将海參崴在内的烏蘇裡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了沙俄。從此之後,海參崴逐漸成為沙俄在遠東地區的重要港口,中國則失去了對海參崴的管轄。不過在1918年,中國北洋政府曾經出兵海參崴,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響應邀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陣營的戰争,戰争最終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當時中國北洋政府保持了中立,後來對于加入協約國還是加入同盟國,北洋政府一直搖擺不定,最終在1917年8月,北洋政府選擇加入了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陣營,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

1918年,北洋政府為何出兵海參崴?

1917年11月,沙俄爆發革命退出了戰争,1918年,協約國決定出兵幹涉俄國革命,并向中國發出了邀請。當時英法美日等10多個協約國陣營國家都已經出兵,北洋政府覺得,中國作為協約國的一員,是以決定響應協約國出兵海參崴。

1918年,中國北洋政府派遣了海陸兩支軍隊出兵海參崴,這兩支軍隊都是當時中國的精銳。陸軍是從紀律最好的魏宗瀚師挑選,全部裝備都是從日本購買。海軍戰艦也是當時中國最大最好的軍艦,海容号巡洋艦。

1918年,北洋政府為何出兵海參崴?

海容号巡洋艦是清朝在甲午戰争之後為了重振海軍于1896年向德國伏耳铿造船廠訂購的,經過大約兩年的建造,1898年由德國派人護送,經過大約兩個月的時間抵達了大沽。海容号服役後,成為了當時清朝最好的主力戰艦。清朝滅亡後,海容号依然是當時中國最好的主力戰艦。

1918年,海容号巡洋艦從上海出發經過大約8天的航行抵達了海參崴,開始參與協約國的聯合軍事行動。

1918年,北洋政府為何出兵海參崴?

第二,為了護僑。當時在海參崴,有很多中國人在當地經商。這些中國人基本都是來自大陸東北和山東等地,主要聚集在海參崴的中國街,做一些小買賣,有的甚至娶了俄國妻子。1917年俄國革命後,海參崴基本陷入了無政府狀态,治安越來越差,是以很多海參崴的中國人也希望中國出兵護僑。1918年4月,海容号抵達海參崴之後,受到了當地中國人的熱烈歡迎。

1918年,北洋政府為何出兵海參崴?

是以綜合這兩個原因,中國北洋政府決定出兵海參崴。1920年,随着戰事的結束,海陸軍隊陸續撤回了中國。這次出兵海參崴的行動,保護了當地華僑的利益,同時也意味着當時極貧積弱的中國為了維護國際地位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們的功績也應該得到後人的紀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