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每天隻吃一頓飯,如果還是餓,那隻能燒白開水喝了!

12歲的羅秀月和10歲的弟弟羅光亮為了上學,每天要花費兩個半小時,翻過兩座高山,而且很多地方都還是懸崖峭壁,面對這麼危險的路,記者吓得腿都有點抖,問姐弟為何不選一條好走的路呢?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姐姐羅秀月說,因為這裡太偏僻,沒有通車,這已經是最好走的路了,其他路比這更難走,這條路雖然崎岖不平,不過她們已經習慣了,是以也不害怕,姐弟走得很快,不過為了等待記者多次停下來。

四年前姐弟倆的父親因車禍去世,家裡的頂梁柱倒了,母親受不了這份清苦,兩年前就選擇再嫁人了,家裡隻剩下這對姐弟相依為命,兩個人的家,羅秀月對記者說,房子是父親在她上一年級的時候蓋的,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如今房子空蕩蕩的,沒有家具,沒有電器,唯一的一張床,還是破敗不堪,隻有一些破棉絮當做褥子,為了上學,為了活命,能省則省。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地上有很多雙舊鞋子很是醒目,羅秀月對記者說,有些不是她的,是大姨給的一些舊鞋子,還有一雙是她母親之前穿的鞋子,她沒有扔,想着那她母親萬一要是回來,還有鞋子穿,就一直給她留着,想着媽媽回來能一起住,說起媽媽,羅秀月滿臉期待,嘴角忍不住上揚,開心笑起來了。

記者不忍心打破她的幻想,指着一面特别的小鏡子,問小鏡子是誰的?羅秀月說這鏡子是她小叔叔機車上的,有次他騎車摔倒後掉下來不要了,自己就撿回來當鏡子用了,有個照的已經很不錯了。

記者問為何回家要換衣服啊,羅秀月說因為回家要幹活,如果幹活穿新的(隻是相對較新)弄破了,上學就沒衣服穿了,記者又問有幾套衣服可以換呢?羅秀月說隻有兩套,一套在家幹活穿,一套上學穿,記者說那你弟弟為何不用穿啊,羅光秀說因為他的衣服本來就已經很破了。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羅光亮一臉微笑,給記者展示,自己衣服最下面的一個扣子已經掉了,自己使勁把衣服塞到扣眼裡面,不讓掉下來,這樣穿就可以了,記者看到他的褲子很長很胖,鞋子也很大,為何會這樣呢?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羅光亮一臉平靜告訴記者,因為自己還在長個子,衣服大了可以穿很久。至于褲子腰太胖怎麼辦?那就用一條塑膠繩當腰帶,綁一下,記者于心不忍,問能不能看一下,羅光亮則掀起了給記者看了一下……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記者看完心裡是五味雜陳,這都已經入冬了,兩姐弟,還短袖,拖鞋,記者問她們冷不冷,姐弟說,不冷,早習慣了。

羅秀月說母親改嫁以後,隻有叔伯來接濟一下他們,不過因為大山裡的人,隻能靠天吃飯,很多時候也是有心無力,不過羅秀月姐弟卻十分感恩,說叔伯也是很關心他們,而他們有空了,也會力所能及幫叔伯家幹點農活,自己一點錢都沒有,叔伯家有時候也會喊他們去家裡吃點飯,否則他倆可能早就餓死了。

不過即使這樣,他們大多數時候一天也隻能吃一頓飯,記者問為何一天隻能吃一頓飯呢?羅秀月邊幹活邊說,因為家裡沒有米了,是以一般隻有天黑的時候,特别餓了才吃一頓,如果還是很餓,自己就燒點開水來充饑,盡可能照顧弟弟,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弟弟吃,因為覺得弟弟比較重要一點。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記者問都這個樣了,為何還會覺得弟弟比較重要呢?羅秀月被問懵了,想了一會說我也不知道為何覺得弟弟比較重要,隻是下意識要這樣做,不過即使這樣,大山裡也嚴重缺水,也沒有什麼好吃的,隻能種一些玉米和大豆做口糧,可是這些在羅秀月姐弟眼裡,都是極其難得的美味了。

姐弟倆在捶打一些别人不要的黃豆杆子,看看還能不能從中找出一些黃豆,因為她聽别人說黃豆是一種極其美味的食物,自己在小叔家僥幸吃過一次,黃豆燒肉,太好吃了,不過家裡沒有種黃豆,姐弟倆隻能吃一些姐姐種的蔬菜。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即使能省都省,可是家裡還是會面臨沒有米的窘境,說着羅秀月給記者看一下她們的米缸,裡面一粒米都沒有了,幹淨得能照出人影,記者問怎麼吃得這麼幹淨?羅秀月說她們吃都不夠,是以不會浪費一粒米,記者看到旁邊有一些帶殼的玉米,問為何不吃這些玉米呢?羅秀月給記者解釋,這些玉米已經壞掉了,裡面都被蟲咬了。

說着羅秀月開始準備他們的晚餐---白水煮青菜,沒有米飯,沒有鹽,更沒有一點調料。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即使日子苦成這樣,兩個孩子沒有一點抱怨,反而更加發奮學習,羅秀月給記者展示了一地的獎狀,驕傲說自己弟弟讀書很厲害,每次都是班級第一,自己就不行了,有時能進前十名,有時候還進不了。

記者問你們讀書的學費誰給的呢?羅秀月說是學校資助的,媽媽在外面打工,特别窮的時候才會給一點錢?記者不解,什麼叫“特别窮”?羅秀月說就是手裡一分錢都沒有的事情,雖然學校免除了學雜費,不過兩個孩子吃飯也成了問題。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羅秀月哽咽着說,如果沒機會讀國中,就出去打工,如果賺到點錢,自己還沒成年,自己就會回來繼續讀國中,在她心裡最難過的事情,就是不能上國中,因為她的老師告訴她,如果沒有上國中,隻讀到六年級的話,也還是一個文盲,說完羅秀月忍不住開始哭泣,羅光亮在旁邊安慰姐姐,對記者說,我想讓姐姐去讀書,記者問他為什麼呢?弟弟害羞地撓撓頭說,因為姐姐比較喜歡讀書。

記者問羅光亮有什麼理想嗎?羅光亮咧嘴一笑說,長大了想當一名飛行員,因為可以遨遊太空,記者問這就是你的心願嗎?羅光亮點頭稱是,記者追問道,你覺得你的心願有可能實作嗎?羅光亮搖搖頭說不覺得,記者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我們都是農家的孩子,怎麼可能去當飛行員?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羅光亮一臉平靜地看着記者,臉上無悲無喜,眼裡卻是與這個年齡不相符的滄桑,默默低下頭,後來才對記者說,想當飛行員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可以帶姐姐飛出這座大山。

羅秀月對記者說,自己也有一個願望,就是想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記者問你有想象過外面的世界嗎?羅秀月哭着搖搖頭說,不敢想象,肯定跟我想象的不一樣。

記者問你這麼難受,把這些話跟你的媽媽說過嗎?羅秀月搖搖頭說不敢說,因為她已經嫁到别人家去了,她應該操心自己的孩子,随後補充一點,她在那邊的孩子,别人有時候也有自己的苦衷,沒辦法去說,羅秀月哭泣地說,記者追問,那你自己的苦衷跟誰去說呢?羅秀月說,那就隻能永遠埋在心裡了,隻有自己知道而已。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遭受這麼多的苦難,還知道為人着想,苦的卻隻能是自己,心裡不但埋藏着苦,還有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寒衣節要到了,根據風俗要燒一些逝者生前的舊衣服,以及燒一些紙衣,不過家裡太窮根本沒有錢去買紙衣,羅秀月就和羅光亮一起用手把報紙撕成紙衣服的形狀,在兩個人小心地制作下,一會幾件“紙衣服”就成型了。

帶着這些紙衣服,羅秀月跪在父親的墳前哭着說,爸爸我好想你,如果爸爸還在的話,她和弟弟就不用這麼苦了,就有機會讀大學了,說着不停哭泣,因為家裡現在沒有錢,上國中就需要很多錢,家裡根本沒有一點錢,是以根本沒有機會讀,她希望她能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更想讀完國中,随後強調自己不敢奢望讀到大學,讀完國中就可以了,說完泣不成聲,開始哭了起來。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10歲姐弟靠吃野菜充饑,要是還餓喝水充饑

冬天到了,明明自己姐弟倆還吃不飽,穿不暖,羅秀月卻希望父親在另一個世界,吃飽穿暖,自己還是個孩子,她卻要像個大人一樣,照顧自己的弟弟光亮。

記者問媽媽離開差不多兩年了吧?羅秀月點頭說是,也想念媽媽,記者問有埋怨嗎?羅秀月搖搖頭,說媽媽能把她們生出來,給了她們生命,已經很好了,媽媽也給她打過電話,不過自己卻從來不會主動給媽媽打電話,記者問為什麼呢?羅秀月說自己有顧慮,怕打擾到媽媽的生活。

同齡人還在母親懷裡撒嬌的時候,羅秀月和羅光亮已經在為生活奔波了,即使遭遇這麼多的厄運,不過兩個孩子依然心向陽光,為他人着想,叔伯的點滴恩惠,就用自己能力去報答,母親即使已經抛棄她們了,卻沒有一點怨恨,反而覺得母親能給他們生命,就是最大的恩惠了,心裡即使再想念她,也不敢給她主動打一個電話,怕打擾母親現在的生活,畢竟她有了新的家庭,也有了新的孩子。

不知道母親怎麼狠心,抛棄這麼懂事,又可愛的孩子!

對于羅秀月和羅光亮,這樣的孩子,你喜歡嗎?心疼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