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電池“巨頭”最終還是破産,負債197億,沒能從風口上走出來

正如有人曾經說過,在機遇來臨之際,站在風口處豬都能飛起來。似乎這句話很符合目前的不少的創業公司,有的公司一遇風雲變化龍,但也有的公司在風口上被無情地淘汰,被時代給抛棄。

在如今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發展之際,新能源動力電池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而在國産動力電池中,或許大家對甯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億緯锂能等企業是十分熟悉,但很多人或許已經忘記,曾經還有一個國産電池巨頭叫沃特瑪。

國産電池“巨頭”最終還是破産,負債197億,沒能從風口上走出來

在七年前的時候,沃特瑪、甯德時代、比亞迪一度被稱為電池領域的“BAT”,其中沃特瑪更是在2016年的時候,達到巅峰時刻,其國内市場占有率一度占據三分之一。而沃特瑪的核心技術就是從磷酸鐵锂電池入手,由于早期的技術優勢,沃特瑪可以說是所向披靡,讓不少企業避其鋒芒。

國産電池“巨頭”最終還是破産,負債197億,沒能從風口上走出來

但時間僅僅過去4年不到,沃特瑪從風光無限到如今面臨法院的拍賣,資産入不敷出,廠房抵押拍賣還債,相信不少的企業和沃特瑪合作過,連他們都想象不到,一個巨頭走向如此悲慘的結局竟然用了短短幾年。

2019年的沃特瑪陷入了風雨飄渺,根據其公布的資訊顯示,沃特瑪負債高達197億元,拖欠幾百家供應商的欠款就有54億,由于沒有錢,沃特瑪不得不給員工“放假半年”,生産線停止生産,員工工資發不出來,稍微明眼的人都能看出來,沃特瑪出事了。

國産電池“巨頭”最終還是破産,負債197億,沒能從風口上走出來

但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緻沃特瑪出現破産的局面呢?可謂是衆說紛纭,有人說是沃特瑪賺錢後進行資本運作,但在資本市場上虧了一大筆,不過普遍的說法是由于在2018年時,國家正式頒布了新能源補貼政策,其中規定了一條“續航裡程150公裡以下的電動車不允許享受補貼”。

國産電池“巨頭”最終還是破産,負債197億,沒能從風口上走出來

而沃特瑪的磷酸鐵锂電池則沒有達到相信的續航裡程,訂單開始逐漸下降,而與此同時的比亞迪和甯德時代則是花重金攻克電池續航能力,将原有的磷酸鐵锂電池逐漸轉向三元锂電池,而沃特瑪依舊躺在原來的技術基礎上吃老本。

如果說當時的沃特瑪能夠下定決心來進行技術研發的話,再趕上新能源汽車的風口,說不定又會是一番風景,如今這些電池巨頭們呼風喚雨,想來沃特瑪也是悔恨當初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