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還相親,真是羞死人了!”
1997年,重慶市的一個小村落裡,
李德芳
因為相親與老漢
邱大明
相識。
兩位高齡老人相親時都十分尴尬,也沒說幾句話,就結束了相親。
邱大明老漢是自卑,他隻有每月
210元的低保錢
,怕拖累人家,已經做好了自己孤身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打算。
但是李德芳卻對邱大明印象很好,她每次見到邱大明都會有種很熟悉的感覺,總是覺得兩人像認識了很久的樣子,她不知道這種奇怪的感覺從哪裡來,但是這股力量卻冥冥之中牽引着她走向邱大明。

她經常去邱大明家裡做客,兩人相談甚歡,一起吃飯,一起休息,俨然一對老夫老妻。
沒兩個月,兩人就決定結婚,在民政局辦理結婚時,知道了真實姓名之後的兩人竟然喜極而泣,深情相擁。
李德芳老人更是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她大喊:
“邱大明,是我!我啊!60年了啊!”
原來兩人在60年前就已經是夫妻了,半個世紀兜兜轉轉,竟然又遇到了彼此,這究竟是怎樣的天定緣分!
當初恩愛的夫妻為何會分開60年之久?
這60年他們都是如何度過的?又是怎樣的緣分将他們又結合在一起?
黃昏戀人竟是當年新婚妻
當時已經近80歲的老人李德芳流落到了重慶的一個小村落裡,盡管已經80歲高齡,但是她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家,她寄人籬下在一位老鄉家,這樣的生活讓她感到厭倦。
60年了,她輾轉了許多地方,就是找不到原配丈夫的身影
,時光消磨了她的堅持,她已到了人生暮年,想找個老伴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于是她和村裡自己的幹女兒說自己想找個老伴,人好就行,沒啥特别的要求。
很快,幹女兒李臘芝就找到了一個很合适的人選——邱大明,這位邱老漢也是離異自己一個人,幹女兒一打聽有這麼個人,就覺得特别合适。
為什麼就會這麼巧一找就找到了邱大明呢?
不是巧合,事在人為,
李德芳在30多歲的時候就來到了重慶,不為什麼,這裡是邱大明的家長,落葉歸根,她就要在這裡一直等着他。
滄海桑田幾十年,60多歲的邱大明回到了這裡,實際上他與李德芳就隔江相望,這才讓附近的李臘芝一打聽就正好找到邱大明。
相親時她隻注意到他戴着一頂草帽,很舊但是收拾的很幹淨,她當時想這是個愛幹淨的老漢。
她對他印象不錯,本來就是沒什麼要求,如今眼前的這個人她還挺滿意的。
但一個多月過去,邱大明沒有聯系過她,她有些沮喪,最終還是準備去他家裡看看。
原以為相親一事就不了了之的邱大明意外的在家裡看到了李德芳,他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有些局促,他家裡很貧寒,他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一眼看去他的家裡确實樸素到了簡陋的地步,但是再仔細看的話,家裡面收拾的非常幹淨,就連裝鹹菜的壇子邊緣上都沒有一絲水迹。
李德芳對他的好感更加了一層,邱大明也不再不好意思,他大方的請李德芳在家裡吃飯,簡單的兩個菜:
青椒皮蛋和回鍋肉,卻吃出了别樣的滋味。這是他們分别60年以來第1頓團圓飯。
見邱大明并不排斥自己,李德芳也就放了心,後面,她就經常來邱大明家裡做客,說是做客,其實是兩個人一起幹活,一起勞動一起休息,倒是生出了一份怡然自得來。
1997年10月底兩位老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去民政局辦理結婚時,就出現了本文開頭中的一幕,他們發現了這個身邊人竟是自己60年前的枕邊人。
時間到回到1936年,那一年是他們一生緣分的開始。
邱大明是川軍劉湘的部隊裡面的一名戰士,人長得高大,一表人才。
當年夏天,
他随部隊駐守在四川宣漢縣
,在人群中,他看到了李德芳,隻看了她一眼,邱大明就喜歡上了這個靈動漂亮的李德芳。
這驚鴻一瞥的緣分本以為會到此為止,但是月老的紅繩牽住了他們。
當時李德芳的父母正在為她相看夫婿
,連隊司務長餘凱常因為經常與鄉親們打交道,同他們很熟悉,是以在知道了李德芳的父母在招女婿時,就介紹了邱大明。
邱大明長得年輕英俊,看過他的樣貌後,李家父母雙手贊成兩位孩子在一起,于是就安排了兩位年輕人的一場相親。
在相親那天,本來有些抵觸情緒的邱大明在看到李德芳本人後,瞬間激動起來,竟然是那天他看到的那個姑娘。
李德芳那天紮着麻花辮,發尾用紅色的蝴蝶結系着,可愛中又帶了一絲俏皮,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邱大明,說了幾句話之後就紅着臉跑開了,但是她心裡也是喜歡邱大明的,兩人這場相親中一見鐘情。
1937年,
戀愛了大半年的兩人正式結婚。
李家父母很重視這次婚禮,他們專門請來了保長、甲長以及左鄰右舍,婚禮非常的熱鬧。
婚後兩人過的非常甜蜜,妻子每天在家做好飯等着歸來的丈夫,李德芳體會到了守護的滋味,而邱大明體會到了責任。
戰争中的愛情是非常難得的,沒過多久,抗日戰争全面爆發。
1937年,淞滬會戰打響,中央軍、川軍、湘軍、桂軍等全部參戰。
一天晚上,邱大明回來後,還沒和妻子說上話,傳令兵就十萬火急的跑過來,通知邱大明出去集合打仗。
戰場上軍令如山,邱大明即刻出發,妻子看着這一幕,心也揪了起來,她緊張的沖出去,
“早點回來,我等你!”
“曉得了,你快回去!”
這一等就是60年,他們結婚也才4個月。
對相愛的他們來說,說出的話就是諾言,李德芳說“我等你”,後面她就真的等了半個多世紀。
60年的追尋和等待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投入很多,與日軍的戰鬥極其激烈,在此之前,日軍大言不慚的計劃
三個月滅亡中國,淞滬會戰一戰就徹底打破日軍的癡心妄想!
10月上旬,邱大明所在的20軍在川軍名将楊森帶領下迅速出發,星夜兼程,最早到達上海,随即就是慘烈的戰鬥。
盡管日軍的武器裝備遠勝于我們,但是20軍硬是和日軍血戰7天7夜,頭上頂着飛機的狂轟濫炸,前面頂着日軍的槍林彈雨,雙方都傷亡慘重。
邱大明和戰士們都給家人寫了遺書,但是遍地狼煙的當時,信件全部石沉大海。
再之後,邱大明随部隊南征北戰,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1942年,彈片擊中了他的肩膀,以後他就不能拿槍上戰場了。
退役後他來到了成都,當起了水上公安。
不用再随部隊各地打仗了,他趕緊打聽李德芳的下落,他找到了一些人,給了他們錢,讓他們盡心打聽消息。
但是這些人隻顧自己吃喝玩樂,把錢花光了之後就和邱大明扯謊,他們說李德芳一家在戰争中被日軍飛機襲擊去世了。
邱大明真的相信了,他悲痛欲絕,為李德芳一家立了牌位。
四年後,他調到滬縣做隊長,此時他的戰友們開始勸說他重新娶妻生子,他無奈之下就同意了。
與他們介紹的人結婚後,他育有一子一女。
日子就這樣平靜的過了下去。
而另一邊李德芳就顯得更加剛烈,别人和她說邱大明已經戰死了,她硬是不信,還堅定的表示要等着他,親戚們想着也許給她介紹個對象,她把日子過起來就不會想那麼多了,誰知,剛和她說完,她直接沖他們喊道:
“我一定要等他!”
親戚們介紹的幾個對象,她是一個不見,就是要等着邱大明。
新中國成立後,邱大明被羁押送往監獄服刑,在新疆的監獄裡,他待了21年,直到1975年才被釋放。
出去後,他發現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原來的妻子已經改嫁了兩次,他們的女兒病逝,兒子因為他坐牢不願意和他聯系,本來家庭美滿的他如今成了孤家寡人一個。
他回到了家鄉四川,
此時他不知道的是在四川,他的原配妻子已經等了他幾十年。
回到家鄉之後,60多歲的邱大明就在一個窩棚裡住着,平時幹些雜活維持生計。
李德芳同樣靠做雜活謀生,縫補衣服、保姆等,隻要能做的都做了。
幾十年過去了,失望變成了絕望,她越來越相信邱大明戰死沙場的消息,心裡很不是滋味,幾十年的匆匆歲月到底是一場空。
徹底絕望的她改了名字——劉澤華,和一個涪陵的廚師在一起生活了,他們在街頭搭一個棚子,賣稀飯。
他們之間的這段婚姻可以說就是搭夥過日子,兩人沒有什麼共同語言,經常吵架,李德芳厭倦了這種生活,她選擇淨身出戶,結束了這段婚姻。
之後她就借助在一個老鄉家裡,賣點小玩意兒勉強過日子。
其實這個時候李德芳和邱大明都在重慶,
而且他們相隔不遠,隻有6公裡
,甚至可能去過同一個集市,也可能多次擦肩而過,但是他們就是沒有找到對方,還在心中思念對方。
李德芳想要找個老伴兒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她托自己幹女兒幫她介紹一下,于是就介紹到了邱大明,後面就是兩人相親,又走在了一起。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結婚之後,兩位老人都非常感慨這冥冥之中的緣分,李德芳激動的說:“也許就是我們命中有此緣分啊!”
邱大明打趣道:“也許是我的思念感動了月老,他把你送回了我身邊。”
李德芳聽了他的話,開心的笑了起來,這60年,不管吃了多少苦,她都不在意,她最在意的就是到底能不能等到她心中的那個人。
如今願望實作,她心裡非常滿足,原來邱大明也很思念她,這就夠了,不枉這大半輩子的等待。
在一起的日子,他們非常珍惜,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也許不能一起走很久了,畢竟已經是80多歲了。
邱大明心裡有對李德芳的愧疚,這些年裡她吃的苦太多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彌補她。
他把家裡的家務活全包了,出去一定和老伴兒牽着手,讓她一直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内他才安心,上一次的分離他後悔不已,如今怎麼也不會放手。
兩口子的經濟很拮據,但花錢的地方不少,他們身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病,每一次,邱大明都會把治病的機會留給李德芳。
他心疼的說:“她身體不好,一定是這些年裡吃了太多苦,我不怕死,就怕她離開我,是以我會盡一切努力去幫助他。”
從2005年開始,李德芳的身體情況愈加不好,手骨折了,半身癱瘓,後來腿也跌斷了,徹底癱瘓在床上,可以想象如果她還是堅持一個人,這晚年該如何難過。
邱大明日日夜夜的守護着她,喝水喂飯,什麼事都親力親為。
2009年10月底,李德芳到了彌留之際,她拉着邱大明的手,放在自己額頭上,安靜的睡着了。
之前,她專門交代幹女兒要好好照顧邱大明,有什麼願望盡量去滿足他,這樣自己才能放心的走。
過了20天,邱大明也離去了,應該是去追那個心裡的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