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近期好書推薦

伴随成長,針對0-15歲孩子家長

5本指導手冊

get育兒問題萬能解決公式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關注【超職線上】

和10萬父母一起學習家庭教育

大家要知道“情商”到底是啥意思。

在很多人看來, 情商就是“情緒管理”,可實際上,情商還包括了“情緒認知”。

“在你的快樂和悲痛升起時,對它們保持開放。”

——約翰和林 聖克萊爾 托馬斯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感覺輪盤

這個小工具叫“感覺輪盤”,由心理咨詢師Gloria Willcox博士發明,幫助人們更加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态。

“感覺輪盤”使用方式簡單,而且家庭可以自制,是一個可以自用的心理學工具。

感覺輪盤整體如下圖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我們來詳細拆解這張圖。

“感覺輪”從内到外一共分為3個圈。

最内圈分為6個部分,分别是人類最容易辨識的6種感受——

悲傷,生氣,恐懼,快樂,有力,平和。

上半部分是3種正面感受,這些感受出現的時候,一個人會感覺“開心”或者“内心安甯”。

下半部分是3種負面感受,這些感受出現的時候,一個人會感覺到“不開心”;

大部分人都能準确感覺這幾種情緒。

引起這6種情緒的,則是外面一圈的感受。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比如,一個人感到快樂時,可能是因為:

某件事(旅遊、中獎、追劇)使他很興奮;

看到賞心悅目的事物,感受到了美感;

運動過後充滿活力是以很快樂;

家庭聚會,朋友聚會讓他感到歡樂;

做出了有創造力的事情(擺拼圖、畫畫);

感到未來充滿希望。

再細化,他為什麼感到充滿希望?

因為他對未來的評估是樂觀的。

為什麼創造力使人快樂?

因為拼裝積木、折紙的過程很愉快輕松。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是以實際上你的情緒鍊條是:

拼裝積木很有趣——創造力需求被滿足了——我很快樂。

如果你并不清楚這個鍊條,那麼你的快樂就會比較單一。

情緒敏感的優勢就在這裡,一個情緒敏感的人可以體會到更深層次的感情。

幫助孩子提高情商,這張圖就夠了

情商,決不是簡單地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表現。

對于孩子來說,真正重要的情商是他如何辨認自己的情緒。

電影《頭腦特工隊》用人格化的形象,分别代表了憤怒、讨厭、快樂、害怕、擔憂五種情緒,他們共同在大腦控制中心決策小主人萊莉的行為。

這部電影幫助孩子們準确地認知感受自己的情緒,和情緒成為朋友。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我們成年人尚且不能夠準确說出自己的情緒,更何況是孩子。

将這張圖列印出來,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在家就能幫助孩子分析了。

如果能夠清晰了解孩子的情緒鍊條,幫助他的方法也就明了了。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國外有不少心理學家建議将“感覺輪盤”引入孩子情商培養中。

通常孩子在四歲左右就已經對自己的情緒有了很多認知,隻是還沒學習到足夠多描述自己感覺的詞語,這個輪盤能幫助他們學習很多和感覺以及情緒相關詞語。

對于情商培養很有幫助。

按照階段區分,每個年齡段的情商培養重點有所差別:

2~3歲:對抗分離焦慮、認識簡單的情緒、克服怕生心理;

3~4歲:自信、獨立和共情;

4~5歲:憤怒管理、自控力和抗挫力;

5~6歲:學會社交,處理人際沖突,和同學朋友合作

不管孩子在輪盤上标記了哪種情緒,家長都應當第一時間接納。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

一定要儲存這張心理學圖

根據标記的情緒,家長可以做出如下反應。

試着回應孩子的情感反應,讓孩子感受到被共情和被支援,以此增強他對自己情緒的了解和接納。

#試着問:

“你因為什麼哭?”

“你是怎麼考慮的?”

“你能猜猜我剛才為什麼生氣嗎?”

讓孩子能在家長的引導下識别心理感受。

#當孩子講述和朋友之間的沖突時,你也可以這樣問:

“她為什麼會生氣呢?”

“他們之間怎麼了?”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以此讓孩子在你的引導下學會共情他人,換位思考。

#釋放情緒的方法

釋放情緒是正常的,父母要允許孩子哭鬧憤怒,但有三個基本原則:

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物品。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但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