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關于「姐弟戀」一直話題不斷。
不僅各種影視劇層出不窮,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分享幾段甜甜的姐弟戀~
1
@兔牙牙
老公比我小五歲!!但是特别有同理心,總是很能了解你!遇事堅決站在我這一邊!時時刻刻都能感覺他心裡為着你着想,簡直是又奶又香!
就是特别愛撒嬌,需要動不動抱抱他,親親他,就又屁颠屁颠去幹家務了!!!
02
@不苦
和他在一起之前我是拒絕姐弟戀的,嗤之以鼻的那一種,打臉打臉~
記得最讓我感動的一次告白:
我專業學盲文的時候,他硬生生紮出了一句我喜歡你。一個點一個點連成一個字元連成一句話。看似可笑卻讓人心動,後來我們在一起了,好像談戀愛沒覺得弟弟有何不同。
03
小時候跟在我屁股後面的小奶包,每天等我放學,把他的零食都給我吃,還對我說「姐姐,等我長大,把我所有的東西都給你好不好。」
現在小朋友已經長大,用含糊不清的聲音在我耳邊說道「姐姐,我想每天見到你了。」
哎呀呀,老阿姨也瞬間破防,不得不說一句:真香~
難道,姐弟戀真的正在成為主流趨勢?
早在2013年,一家名叫Older Women Dating的約會網站采訪了3000名美國異性戀女性,其中有42%的受訪者都表示,想要與比自己年輕的男性交往。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春玲在2017年的研究中也提到:過去十年間,中國 “女大男小”的婚姻比例從14.37%上升到40.13%,比例高達四成!
為什麼又美又飒的姐姐們,越來越愛比自己小的弟弟?
PART.
姐弟戀背後
隐藏着當代女性内心真實需求
加拿大國家科學研究院的性學家Milaine Alarie首先提出年下戀(Age-hypogamy)的概念:是指女性比伴侶年長五歲以上的戀愛關系。
為什麼會選擇比自己小的弟弟?
研究者通過采訪,發現她們普遍提到了以下幾個原因:
NO1.“比起被照顧,我更享受被尊重”
女孩一旦過了30,被催婚簡直就是噩夢,總有人苦口婆心的勸:
“找個人照顧你,你爸媽就放心了。”
“早點找個靠山,少吃點苦。”
這些人習慣性地把女性放在被照顧的角色上。
那什麼人能照顧女性呢?比自己大的,有資源的人。
可實際上,當女性越來越優秀,不再需要靠山時,她們會因為“被過度照顧”,而感到窒息。
之前火遍全網的《再見夫妻》中,朱雅瓊就是個典型例子。

(圖檔來源:《再見夫妻》截圖)
19歲遇到老王,懵懂無知時,她幾乎所有事情都要依靠他,甚至連找工作,都是老王的關系。
但當她長到30多歲,她才發現自己想要的,不是被照顧,而是被尊重。
她說:“我要找的不是一個爸爸,而是一個能跟我平等溝通的伴侶。”
NO2.“在經曆失去之後,我更渴望主動掌控一段關系”
心理學研究發現,與從沒結過婚的女性相比,曾經曆過離婚、分居或喪偶等情感波折的女性,更可能選擇進入一段年下戀。
因為經曆過情感波折的女性,會在擇偶觀會有很大變動。
她們更在乎愛情裡自己的話語權,而不是外在的風光浪漫。
NO3.“享受性關系的滿足,沒什麼害羞的”
最開始展開年下戀研究的,是性學家。
在一項調查中,超過六成的姐姐表示,相較于跟同齡或大齡男性交往,她們跟弟弟在一起時,更能夠坦誠自己的欲望,并且得到滿足。
(圖檔來源:網絡)
她們在這種性關系中,不是一個被動滿足的工具人,而是一個能主動掌握節奏的主角。
這種性主動權,比起生理條件本身,對女性更加重要。
情緒價值
才是當代親密關系的核心競争力
仔細琢磨姐姐們選擇姐弟戀的原因,其實背後都反映了一個核心思想,那就是情緒價值。
什麼是親密關系中的情緒價值呢?
它指的是當一個人與伴侶相處時,所感覺到的積極收益和情緒成本的內插補點。
情緒價值=積極情緒(收益)-消極情緒(成本)
簡單說來,就是找個能讓自己快樂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電視劇《理智派生活》就是如此:
理智冷靜的33歲職場“禦姐”沈若歆(秦岚飾)面對精英男上司的追求,以及媽媽的強烈反對和周圍人的閑言碎語,還是毅然選擇和職場“萌新”祁曉(王鶴棣)在一起。
(圖檔來源:《理智派生活》截圖)
因為她足夠明白:比起不被了解帶來的糟心事和選擇一段一眼望到頭的婚姻,她更傾向于滿足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讓自己快樂。
和祁曉在一起,她會不自覺的笑,會感受到戀愛的甜蜜,會因為對方滿眼都是自己而欣喜......
“姐姐什麼都有了,就想找個讓自己快樂的人!”
這一點其實很值得當代男人反思:你真的了解當代女性的需求嗎?
她們經濟獨立、精神獨立、人格自由,她們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找個男人依靠!她們想要的就隻是能讓自己快樂而已。
再看看如今還沒有徹底領悟的男人們!
依然把“我隻要能賺錢養家,給她好的生活就可以了”奉為金科玉律在踐行,怪不得難以得到女孩子的青睐了。
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即使結婚也注定一地雞毛,《我們的婚姻》裡沈彗星和盛江川就是如此。
還好盛江川及時醒悟,明白妻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了解并肯定妻子的付出,和妻子有了情緒上的共鳴,他們的婚姻才沒有走向毀滅。
是以,情緒價值,才是當代親密關系的核心競争力。
如何經營好姐弟戀
姐弟戀聽起來就很甜,但也要經營好!
一、有效溝通
一般情況下,女生在生理發育、心理年齡等各方面會比男生早,而你們又是姐弟戀,很多時候男生自以為是愛你的行為會讓你覺得幼稚,不成熟,當雙方不能及時溝通時就會産生沖突。
任何時候,溝通都是雙方能夠快速了解彼此訴求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一段姐弟戀關系中,及時有效的溝通,能讓你更能get到他的愛,他也能更了解你并不是真的覺得她幼稚或不成熟,隻是還不知道如何回應,那你們之間的甜蜜度就會蹭蹭上漲。
二、扛住外界輿論壓力
有研究表示:“姐弟戀”女性面臨最大的壓力不是客觀年齡、生理問題,而是周圍人的議論,甚至是反對。
“女人老得比男人快”“将來你成老太婆了,對方正當一枝花,就不怕他看上年輕貌美的?”……
這還是好聽的,更難聽的男方家人會罵“湊不要臉”。
畢竟對大部分七大姑八大姨來說,男強女弱的模式過于深入人心了。
是以,能否抛開輿論的聲音,真正尊重自己、建立自信,是最關鍵的。
三、心理年齡比生理年齡更值得關注
自己能扛住一切,就怕他又臨陣脫逃,那可就太悲催了!
是以,看人的眼光很重要!
成功的年下戀都有一個特點:男方雖年輕,但心智成熟。
因為真正影響幸福感的不是生理年齡,而是心理年齡。你可以找一個比自己小10歲的,但是對方不能是個男孩,而是個男人。允許他耍寶,但不能在大事上無擔當。
小康君嘚吧嘚
與其說姐姐們越來越喜歡「姐弟戀」,不如說她們更喜歡的是被尊重,被了解,被呵護的感覺,這也是女性意識覺醒的一個辨別。
不管是「姐弟戀」還是其他,如果男生能讓女孩子感受到這一點,還怕你們的關系不長久?
快讓小康君看看,能炸出幾對「姐弟戀」的盆友們,都出來聊聊哈~單身的也說說你對「姐弟戀」的看法,說不定就在評論區遇到三觀一緻的了呢~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了,大家多多「分享」「在看」,給小康君加個雞腿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