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劉銮雄雅存中國珍瓷,卓爾不凡,傲視同侪。現呈美器選萃,誠難得良機,讓慧眼之士,同享藏鑒之趣。

1978年,劉氏年方二十七,首次踏足蘇富比預展。不久以後,胡惠春、趙從衍、伯納德伉俪及英國鐵路基金會等重要舊藏相繼釋出,精品複現市場,是以不少人指此乃香港蘇富比的首段黃金歲月。爾後十載,劉氏從顯赫舊藏中嚴選珍瓷,所蓄器物,無不超卓,堪稱朝代品類之冠。

本專場以永樂青花烍龍紋罐領銜,筆觸靈動,當屬明初臻絕之作,或為孤品。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明永樂 青花夔龍紋罐

尺寸:高 24.4 公分,寬 29.8 公分

估價:45,000,000-65,000,000 港币

帝器佛心

作者:康蕊君

永樂禦窯産瓷畫風精妙,筆觸靈動,饒富想像。此罐當世無雙,紋飾博納禦窯作坊之工藝精華。二龍繞器一周,首尾互逐;口牙廣開,利爪前展,盡顯龍姿勁健,須發揚逸,長尾蜿蜒,更添快悅神采,使人觀之欣然,仿佛犬隻搖尾叫吠,躍然生動。

華夏之龍形态衆多,此器所飾夔龍(又名「香草龍」)尤得人愛。該紋飾有佛教淵源,明初已風靡中國,然用于瓷器,則實為殊罕。

此類龍紋衍自印度摩迦羅(摩羯魚),摩迦羅乃海中異獸,常用于建築物入口,護衛門戶。十三世紀前後,西藏佛教塑畫已以摩迦羅裝點神壇拱形結構,承襲印度托拉納門傳統;可比較一對鎏金銅摩迦羅作例,或原屬一佛造像拱形背龛,圖見 Jane Casey、Naman Parmeshwar Ahuja 及 David Weldon,《Divine Presence. Arts of India and the Himalayas》,米蘭,2003年,頁135;唐卡及寺院壁畫亦見類例,如 Deborah E. Klimburg-Salter,〈A Thangka Painting Tradition from the Spiti Valley〉,《美成在久》,1997年11月,特别是頁40-45。

藏傳佛教圖像于元朝影響深遠,中土亦見拱形門券設摩迦羅成對,如京郊居庸關雲台。居庸關雲台于1345年竣工,原托三座白色佛塔,台上雕刻藏傳佛教形象,且銘經文。廊道外拱券浮雕呈經典制式,該式于明初仍可尋見:左右二神,或為飛天,擁迦樓羅(大鵬金翅鳥)居中立于拱頂,一對摩迦羅長尾盤曲,堆聳及肩,諸神獸次第排列,遍布拱券。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京郊居庸關雲台浮雕

永樂帝笃奉藏傳佛教,于京畿及西藏廣修佛土,并禦制大量佛器供養寺僧,故而摩迦羅拱券風靡明初,形态多樣:或見建築物入口,如永樂帝為母所造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塔門拱券以三彩琉璃瓦造,錄于 Clarence Eng,《Colours and Contrast. Ceramic Traditions in Chinese Architecture》,萊頓、波士頓,2015年,頁240-43;或見唐卡尊神身側,如 Michael Henss,《The Woven Image: Tibeto-Chinese Textile Tangkas of the Yuan and Early Ming Dynasties》所載,《美成在久》,1997年11月,特别是頁29-31;

或見佛造像身側,如京郊法海寺大雄寶殿迦葉尊者,該寺落成時間略晚,為正統八年(1443年),收入 Ursula Toyka,《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 Series LXIII: The Splendours of Paradise. Murals and Epigraphic Documents at the Early Ming Buddhist Monastery Fahai Si 》,聖奧古斯丁,2014年,卷2,圖版27。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塔門

永樂一朝,佛教題材亦為景德鎮禦窯廠所采,景德鎮位于江西省,與都城南京相望二百餘海裡,其窯燒事務備受皇帝關注。永樂青花多作外銷,亦宜成器以供佛事,此罐便為禮佛禦器。明初,拱形結構中摩迦羅形象多依其藏傳原型,而景德鎮别出心裁,所創獨具中原風格,恰如此罐。罐身摩迦羅可謂「夔」,與「龍」委實相近,惟以雙翼取代後腿,較之西藏摩迦羅頗有分别:鼻與龍無異,不似西藏神獸作高翻狀;須發叢簇,而西藏摩迦羅不見毫發;爪分三趾,非同獅掌;身有龍鱗;長尾舒卷如纏枝,與西藏摩迦羅尾部姿态僅稍有呼應。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罐身借鑒水墨筆法描繪海水,技藝精湛。浪濤用色由青及白,層疊漸變,以求栩栩之效,為永樂朝瓷器首創。此法亦畫山巒、平地,可比兩件永樂抱月瓶,繪胡人樂舞伎,其一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其二存伊斯坦堡托普卡比皇宮博物館(見《适于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2017年,頁116-9;康蕊君,《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Istanbul》,約翰.艾爾斯編,倫敦,1986年,卷2,編号612)。兩件抱月瓶上,畫片皆繪于青花蓮瓣紋内,與此罐頗似。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景德鎮禦窯廠址出土一殘罐,器底施釉,僅存局部,見青花年款雙圈,為宣德款無疑,錄于《明清禦窯瓷器: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陶瓷考古新成果》,北京,2016年,圖版130。該宣德罐與此罐尺寸相當,紋飾雷同,乃至雲紋布局等皆如出一轍,可知畫匠所遵禦窯制式于永樂朝已有。

明初青花雖産量浩瀚,卻罕用摩迦羅夔龍紋,以佛教題材作飾者也稀見無多。由此推知,宮廷命禦窯廠燒造此類器物,僅應特殊場合之需。遍尋記錄,未見其他永樂罐帶此紋飾,亦無宣德類例完好留存,隻得五件小罐可比較,宣德年款,飾摩迦羅,然風格迥異,獸身無鱗,爪如獅掌,口吐蓮枝,更近西藏樣式:一例存北京故宮博物院,收入《故宮博物館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上)》,上海,2000年,圖版100;另一例載 Adrian M. Joseph,《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倫敦,1971年,圖版33,售于香港蘇富比2017年10月3日,編号101。

帝器佛心—劉銮雄藏明永樂青花夔龍紋罐

明宣德 青花夔龍罐

《大明宣德年制》款

售于香港蘇富比2017年10月3日,編号101

此紋飾于明中後期稍有複興,可比較一罐,嘉靖年款,尺寸稍大,先後售于倫敦蘇富比1982年12月10日,編号194,及香港蘇富比2009年4月8日,編号167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