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宇宙醫學有哪些應用場景?外科醫生這樣說

3月30日,首屆全球元宇宙大會上海組織委員會工作會議線上上召開,讨論了包括元宇宙标準、元宇宙數字醫療等話題。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首席數字官杜正平表示:“伴随着元宇宙的發展與成熟,将形成未來數字社會建設的第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級别的數字世界願景。”

在醫療保健領域,中國首個“元宇宙醫學聯盟”(IAMM)上個月在上海成立。元宇宙的沉浸式的體驗正在受到外科等醫學領域的極大關注,相關的應用也正在開發中。對此,多位外科醫生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元宇宙在外科手術中将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元宇宙醫學有哪些應用場景?外科醫生這樣說

手術場景下的數字化優勢

長海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建民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元宇宙醫學領域、尤其是在外科手術方面未來一定會有巨大的應用空間,尤其是對于神經外科、血管手術這些會有極大的應用前景,包括手術前的模拟,手術預案的制定等。”

他進一步解釋稱,未來借助元宇宙的平台,通過影像的整合,醫生所能“看見”的範圍超越了手術本身的真實細節,可以從解剖空間的多個角度,“看清”神經、血管的結構。“這在外科手術方面尤其重要,将成為神經外科方面的重要趨勢。”劉建民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

長征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曲樂豐教授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血管外科是一門較新的專業,現在90%以上的手術都是微創治療,在DSA血管造影等影像的指導下進行手術操作,這種多模态影像聯合可視化的場景下,元宇宙具有優勢。”

曲樂豐表示,希望一些藥企和醫療器械廠商也能參與到元宇宙醫學的研發中,對相關的資訊技術提前進行投資布局,共同促進行業發展。

旗下擁有《柳葉刀》和《細胞》等頂級醫學學術期刊的資訊分析公司愛思唯爾3月30日釋出的一份《未來醫生白皮書》調研結果表明,未來十年,數字資訊技術将與醫療深度融合,數字醫療技術将為醫護人員的診療決策提供重要支撐。

愛思唯爾大中華區首席醫學官姚怡心博士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當今科技發展已經使得增強現實(AR)和虛拟實作(VR)整合,并進入臨床前研究、手術和醫學教育場景。現代醫療體系電子化對基礎建設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而元宇宙為打造現代醫療乃至未來醫療提供了可行的基建平台。”

在涉及與元宇宙概念相關的多種數字化技術中,大資料和人工智能備受關注。愛思唯爾調研資料顯示,全球80%的受訪者醫護人員認為,大資料将深度融入人口健康管理,科研資料、電子病例和醫療裝置互聯後采集資訊的不斷積累,将有助于醫生制定更精準的診療方案,提高決策效率。全球56%的受訪醫護人員認為,醫生将更多使用由人工智能輔助的臨床決策工具進行決策,實作更精準和科學的診斷和治療。

例如在混合現實輔助診療的場景裡,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美敦力已經與增強現實(AR)初創公司Surgical Theatre合作開展了一項計劃,為神經外科醫生提供一種在進入手術室之前測試其手術政策的方法,并在手術過程中使用AR為外科醫生提供手術的實時3D視圖,以便更好地導航。

遠端診療有望改變醫患關系

《未來醫生白皮書》還顯示,中國醫護人員對數字技術的應用與創新持更加開放和樂觀的态度,在整合電子病曆推進醫療資訊化建設、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臨床決策支援、基于大資料的個性化診療等諸多方面的認同程度均高出全球平均水準10%以上。此外,92%的受訪中國臨床醫護人員認為,随着個性化治療方案和大資料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臨床科研将更好地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此外,多元化醫療場景也對醫護人員能力提出全新挑戰。伴随數字技術與醫療手段的深度融合以及患者健康素養的全面提升,多元化的醫療和健康服務模式可以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便利,提高診療效率。全球63%的受訪醫護人員認為,遠端診療在未來将進一步占據主導地位。

姚怡心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元宇宙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台,針對目前醫療資源尚未滿足全國患者需求的背景下,一方面可能彌補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醫生表達共情與關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新時代的醫患關系。

“元宇宙為打破醫療的時間和空間壁壘提供可能,利用更強的算力來提升醫生面向不同區域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能力,同時也向年輕醫生提供了不同地域有經驗醫生學習的能力。”姚怡心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

去年,Digital Me(數字人)被評為Gartner最重要的新興技術趨勢之一。在醫療保健領域,這一概念指向腦機接口 (BMI) 和數字孿生技術的交叉點。 目前,包括IBM、西門子、達索系統等工業資訊巨頭都已經為商業應用開發了數字孿生技術。

本月在美國舉行的“西南偏南”(SXSW)創新大會上,一家名為Proto的初創公司就展示了其互動式全息通信平台,并已應用于醫療領域。在一個展示視訊中,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衛生專業與科學學院使用該技術從澳洲向佛羅裡達醫學課堂“發送”了一名醫生,向醫學生們傳授臨床技能,以幫助診斷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實體治療等。

Proto公司還推出了一個供辦公室或者居家使用的桌面全息通信平台的版本,可以擷取患者生物特征的重要資訊,然後把醫生“發送”到患者家中為其提供診斷。這種基于數字孿生平台的技術,在疫情的居家場景中具有重大意義。

安永的一份報告顯示,來自英國的一家初創企業正在建設一個沉浸式3D平台,希望打造一個醫生和患者共同的元宇宙平台,醫生通過元宇宙平台做遠端診療,患者通過自身使用這些平台來貢獻一些自己的醫療資料,進而獲得一些數字資産。

安永大中華區戰略與交易合夥人兼數字創新主管關文俊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AR、VR、MR等裝置在醫療教育訓練場景中的應用已經開始落地。例如一家初創公司利用微軟的Mesh平台和HoloLens硬體,幫助中國一家全球性的藥企做醫療器材的教育訓練,而過去通常需要買大量的二手裝置,每次隻能教育訓練一兩個醫生。現在大幅提升了整個系統的效率,可以覆寫教育訓練人數的上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