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您眼中的父親是什麼樣的呢?如果要用一個詞、一句話來形容父親,您的選擇是什麼?有個小男孩用“奇怪”形容自己的父親。究竟怎麼個奇怪法呢,讓我們一起跟随微電影《不一樣的父親》尋找答案吧!

最近刷到了一個微電影《不一樣的父親》,電影的内容就和電影名一樣,林曉宇有一個很奇怪的父親,但就是這個“奇怪”的父親造就了不一樣的他。

電影雖然隻有7分鐘左右,也包含了些許廣告性質,但片中父子間的相處模式、父親獨特的育兒理念和育兒方式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扮演好引導者角色

“爸爸送我上學的方式,很奇怪”,奇怪的點在于,無論刮風、下雨,或是趕時間、背包很重,爸爸每天送他上學的方式就是走路,走不同的路。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有一天,上學的路被施工堵住了,這時林曉宇向爸爸求助:“爸爸怎麼辦啊?”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此時,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是直接給孩子指出一條通暢的道路,還是直接帶孩子走另外一條路?

其實,這種讓孩子被動接收資訊的處理方式,不僅無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期下去反而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和對問題本質一探究竟的興趣,對家長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大。

那麼林曉宇的爸爸是怎麼做的?他的做法堪稱教科書。林爸爸沒有直接給答案,而是引導式的向林曉宇抛出問題:

你好好想想,除了這條路以外,還有别的選擇嗎?

用眼睛觀察下周圍環境,用耳朵仔細聽一聽,有什麼是可以幫助你找到方向的?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在爸爸的引導下,林曉宇認真回想以往路上的小細節,最終成功找到了另外一條路。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曾說過:“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脆弱的生命因為思考的力量而變得無比強大。”

在曉宇走錯路時,林爸爸沒有指責、沒有直接帶兒子走另外一條路,而是用平和的語氣,引導兒子多角度感受周圍環境,同時教導兒子遇事冷靜、善于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而這些能力也在林曉宇和同伴在樹林裡迷路時派上了用場。一次全班同學出去郊遊,林曉宇和小夥伴們去樹林裡探險,尋找“秘密基地”,沒想到迷路了。

在小夥伴慌張、恐懼、束手無策時,林曉宇想到了爸爸的話:别慌,保持頭腦清醒,一定能找到路。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随後,他一邊回想上學路上爸爸和自己分享的各種大自然知識,比如看苔藓的生長位置确認太陽所在的方位,觀察草地上的踩踏痕迹找到來時走過的路,仔細聆聽小溪的流水聲,依循水流方向找到了迷失的方向,最終帶着小夥伴走出樹林。

不随波逐流,建構積極自我

走路到學校門口後,曉宇總會面對那些“有車一族”同學們的嘲笑和質疑:今天又是走路來學校啊?你不是說你家裡有車嗎?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面對同學的質疑,曉宇對父親不願開車送他上學感到很困惑。

就這件事,父子倆在車庫裡展開了交流: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爸爸,别的同學都坐車上學,我也想跟他們一樣。”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為什麼要跟别人一樣呢?

每個人生而不同,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的判斷。

這樣你才是與衆不同的林曉宇。”

近年來,源自集體潛意識裡的狀元情結已将家長們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和焦慮塞得滿滿的,内卷越來越嚴重,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攀比的漩渦,我們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與“别人家的孩子”對比着。

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

“你看看,誰誰誰成績多好,這次考試又拿了第一名。”

“你看看,誰誰誰多聽話,哪像你一天到晚就知道調皮搗蛋。”……

不可否認,父母拿孩子做比較,本意是為了督促孩子變得更好。但是,孩子真的能按照父母的希望去看到别人的優點,自己好好努力改變嗎?恐怕是極少的。

3-6歲的幼兒,自我意識尚未發展成熟,還不能進行獨立的自我評價,很容易受到父母、老師及社會的評價暗示。盲目比較,很容易讓孩子動搖對自我的評價,不能客觀的認識自己,無法建構積極的自我概念。

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千篇一律,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齊。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不随波逐流人雲亦雲、凡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價值判斷,相信我們的孩子也能長成别人滿眼羨慕的、獨一無二的“别人家孩子”。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在經曆了野外迷路事件後,曉宇也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在回程的車上,爸爸問曉宇,有什麼想對我說的嗎?曉宇說:我跟别的同學的确不太一樣,感覺還挺酷的。确實,“不同”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學會利用碎片化時間,讓陪伴更有意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這部微電影中展現得淋漓盡緻。

林曉宇的爸爸被下屬稱為林總,可見是一位事業有成之士,按理來說工作應該是比較忙碌的。但他在忙碌和家裡有車的情況下,仍堅持每天早上換着不同路線陪兒子走着去學校,且在路途中教會曉宇一些生活技能。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比如:

路過一片樹林,他會告訴兒子如何利用陽光折射的陰影來辨識方位;

看到苔藓,他會告訴兒子如何看苔藓來确認太陽的位置;

路過一座橋,他會告訴兒子日升與日落分别代表了什麼方向……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整合自他童年時代就已形成的性格。或許正是是以,我們的成長環境、父母的有效陪伴,才顯得格外重要。

然而,在育兒旅途中,鮮少能看到爸爸的身影。每當提到爸爸,腦海裡浮現的更多的可能是“隐行爸爸”、“甩手掌櫃”、“喪偶式育兒”,網絡上關于“喪偶式育兒”的段子也比比皆是:父愛如山,你一動不動就像座山;我帶娃掃地,你喝酒遊戲。

其實爸爸們也很無奈。畢竟絕大多數家庭中,爸爸确實是肩負着全家的壓力,不得不努力拼搏,來換取夜幕落下後的溫馨甯靜生活。

爸爸缺席,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并不代表心靈上的缺席,教育的本質就是你願意為孩子花的時間和精力。

每天哪怕10分鐘,也可以陪孩子做個小遊戲,講個小故事,讀一本繪本,日積月累,你的孩子一定會與衆不同。就像林曉宇爸爸一樣,每天用送兒子上學這段短暫卻充盈的時光,陪伴兒子認知和感受這大千世界,以切身行動來教育兒子,我想這比任何口頭教育要有用且有力的多。

胡軍飾演的“奇怪爸爸”被狂贊:進階的陪伴,都有這3個特點

于孩子而言,父親的愛就像是一盞人生的明燈,在他還在對世界充滿問号的時候,為他指明前行的道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堅持自我、自我價值感,這将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最後和大家分享劇中爸爸的獨白,與大家共勉!

人生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你能和我一樣,做一個内心笃定,拒絕随波逐流的異行者。

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被他人左右;

堅信自我的信仰,而不向世俗妥協;

充實人生的閱曆,而不屑表面浮誇;

敢于走别人沒有走過的路,去收獲别樣的風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