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中國繪畫簡史》

陳師曾逝世百年紀念版

中國繪畫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厘清中國繪畫文脈的

發展、傳承與嬗變

重塑中國繪畫千年自信

傳承中國繪畫千年輝煌

精選300張典藏古畫真迹

今年是中國近代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陳師曾先生逝世一百周年。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特别推出了陳師曾的代表作《中國繪畫簡史》足本典藏版。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本書是根據陳師曾先生在藝校講授的關于中國繪畫史的授課講義編輯整理而成。陳師曾學貫中西,在美術領域尤為擅長。他依據史料,以時間線索為“經”,以繪畫流派、畫家、繪畫技法線索為“緯”,系統但不冗長,簡潔而不失全面,建構了一個清晰完整的中國繪畫曆史網格,厘清了中國繪畫文脈的發展、傳承與嬗變。中國繪畫發展的精彩紛呈盡在其筆下。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中國繪畫的發展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征,故而作者将全書劃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内按照朝代更疊順序依次展開叙述,是為“經”,即縱向。每個朝代内部,開篇對該時期的總結概括,然後按照畫派、畫家、畫作類别劃分章節,是為“緯”,即橫向。這樣的叙述方式,友善讀者從宏觀上把握中國繪畫發展的架構,更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選取其中的章節展開針對性閱讀。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喜愛中國繪畫但繪畫專業水準層次不同的讀者,均可以從本書中找到契合自己興趣的定位。專業人士可以從中看到中國繪畫的流派、畫家、作品的傳承與發展,繪畫的技法、繪畫的風格、繪畫的意象與意境,這是本書專業性價值的展現。非專業的普通讀者可以看到中國繪畫發展的精彩過程,感受繪畫作品的藝術之美,更可以了解繪畫的基本常識,将本書作為學習中國繪畫的入門工具,這是本書普及性價值的展現。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在這部作品問世之前,關于中國繪畫研究的作品多以點評畫家和繪畫技法為主要功能,在系統總結繪畫理論方面尚屬空白。陳師曾獨辟蹊徑,從繪畫流派、畫家、作品、技法以及繪畫理論等多個角度切入,對中國繪畫發展做了系統、完善的總結與梳理,令人對中國繪畫源流的觀感耳目一新。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本書得到中央美術學院袁運生、劉榮、于躍、曹慶晖四位教授的推薦。他們提筆作序,抒發閱讀感慨,肯定了《中國繪畫簡史》在學術領域的不朽價值以及對當下的重要現實意義。他們飽含深情且專業學術的文字也能幫助讀者更好地讀懂中國繪畫的厚重曆史與傳承。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中國繪畫簡史》除了具備高水準學術價值的文字内容,還精選300幅中國古代繪畫作品,與文字形成呼應。對文章内容提及的繪畫流派、畫家、作品、技法,準确搭配典藏古畫,一則為文章做注釋,二則建構畫面感,使讀者置身其中,仿佛在與那些如雷貫耳的畫壇巨擘談笑風生,進而更直覺、深刻地了解并感受中國繪畫之美。

讓我們循着《中國繪畫簡史》的腳步,去感受繪畫大家的風采,去感悟中國繪畫的千年之美。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作者簡介

陳師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義甯人(今江西省修水縣),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陳師曾出身書香門第,家學深厚,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著名詩人陳三立。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任江西教育司長。從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張謇之邀,至通州師範學校任教,專授博物課程。1913年又赴長沙第一師範任課,後至北京任編審員之職。先後兼任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

《中國繪畫簡史》,一本書讀懂中國五千年繪畫史

書 名:中國繪畫簡史

作 者:陳師曾 著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波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波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波

通訊員:孫小雨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劉麗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