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子期為啥不建議回娘家?并非是因為迷信,為了寶媽和孩子得了解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一直以來,坐月子都是大陸女性的傳統習俗。

由于生産結束後,女性的身體比較虛弱,再加上心理上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是以從古至今,産婦都會利用月子期來進行修養和恢複,民間也有“百日月子”的說法。

正因為月子期對于女性産後恢複,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性,是以民間也有各種各樣關于月子期的禁忌習俗和奇怪的說法。

比如說月子期不能回娘家,就是民間的一種約定成俗的說法。

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月子期為啥不建議回娘家?并非是因為迷信,為了寶媽和孩子得了解

01.寶媽帶娃準備回娘家坐月子,卻遭親媽拒絕

我有的同僚小王,前段時間剛生了寶寶,因為整個孕期,小王的脾氣都不怎麼好,有幾次和自己婆婆也紅了臉。

再加上小王是北方人,而婆婆呢是南方人,是以兩人的生活習慣大相徑庭,也會因為飲食等問題出現一些小别扭。

是以生完孩子後,小王就想着回娘家坐月子,讓親媽伺候自己,這樣可以避免和婆婆接觸,以免引發更多的婆媳沖突。

但是讓小王沒想到的是,跟自己媽媽提到回娘家的問題後,卻遭到了親媽的拒絕和阻止,小王媽媽告訴小王,說坐月子回娘家不好,還是讓婆婆伺候吧。

聽到這話,小王就覺得非常不了解,認為自己媽媽就是迷信,這些說法也是無稽之談。

月子期為啥不建議回娘家?并非是因為迷信,為了寶媽和孩子得了解

02.為什麼不建議女性回娘家坐月子,真是迷信嗎?

可能不少女性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跟小王一樣的想法,覺得這就是老一輩遺留下的迷信。

可事實上,從科學角度分析,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首先,帶娃回娘家,路途太折騰了。

孕婦生完孩子後,本身身體就比較虛弱,另外新生兒本身也比較嬌嫩,如果娘家距離比較遠,那麼在路途中,會有各種風險出現的可能性。

另外,新生兒寶寶一旦進入陌生環境,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等情況,一不小心就會損傷到寶寶的身體健康。

在我身邊曾經就有一個真實的經曆,我有個嬸嬸婆家是武漢的,然後生完二胎後,帶着寶寶回到了老家陝西,結果孩子在路上就有咳嗽發燒的症狀。

到家後,這種局面愈演愈烈,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寶寶還是沒挺過去,讓人無比痛惜。

月子期為啥不建議回娘家?并非是因為迷信,為了寶媽和孩子得了解

其次,帶娃回娘家,得面對家庭因素的複雜性。

大家之後,中國自古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是以如果女性真的帶娃回娘家,勢必就會面臨家裡複雜的情況。

比如說,家裡有哥嫂或者弟妹,那麼回家後很容易因為一些事情,産生分歧和沖突。

而且本身産婦的心理狀态就不穩定,如果回娘家再遇到各種事情,也不利于産婦的修養和寶寶的成長。

月子期為啥不建議回娘家?并非是因為迷信,為了寶媽和孩子得了解

最後,帶娃回娘家,寶爸就會疏于對妻子孩子的照顧。

如果産婦帶寶寶回了娘家,那麼寶爸可能來來回回就不怎麼友善,再加上一旦路途遙遠,就算出現什麼事情,也很難及時趕到。

另外,現在不少育兒專家也會建議寶爸多參與育兒工作,如果月子期這麼重要的時間段,寶爸沒有參與其中,那麼也不利于寶爸責任心的培養。

當然,更重要的是,寶爸的陪伴和呵護,對于産婦和寶寶來說,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是以說,綜合上述這些問題,我們就能發現,月子期不讓回娘家,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老一輩人之是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其實都是基于現實狀況提出的,并非隻是具備迷信色彩。

月子期為啥不建議回娘家?并非是因為迷信,為了寶媽和孩子得了解

03.如何讓産婦更舒服的坐月子?

大家都知道,月子期對于寶媽和寶寶來說,都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讓産婦更舒服的坐月子,就是我們必須要探讨的話題。

首先,良好的家庭環境,有利于緩和産婦的疲憊和壓力,也能夠緩解産婦的情緒。

一般而言,我們應該盡可能給産婦營造一個良好的飲食和睡眠環境,家裡不要太過于吵鬧,飲食方面也盡可能要符合産婦的口味,還有營養搭配。

其次,寶爸一定要承擔更多的家務和育兒工作,梳理好妻子和媽媽之間的關系,如果考慮到有可能出現婆媳沖突,那麼盡可能改變方案,選擇月嫂或者娘家人來伺候。

月子期為啥不建議回娘家?并非是因為迷信,為了寶媽和孩子得了解

忒咪媽媽寄語:

我們很多時候,對于月子期的寶媽來說,更多關注的是營養問題,而忽略了心理問題。

但事實上,隻有讓産婦保持積極愉快的心态和心情,才能夠真正程度上,坐好月子,最大限度地修複好自己的身體。

是以,在這裡也希望每一個新手寶爸能夠參與到月子期裡,和寶媽媽一起,度過一個美滿幸福的“百日月子”。

最後也想問問大家,你們那裡有沒有坐月子不能回娘家的說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