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财經】北汽藍谷2021年報:淨虧損超50億元,極狐拖累業績表現

北汽藍谷兩年累計虧損超百億元。

日前,北汽藍谷公布2021年财報資料,形勢不容樂觀。盡管2021年虧損小幅收窄,但從龐大的虧損基數來看,北汽藍谷的業績表現依然較差。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日益激烈,繼2020年虧損超過60億元之後,2021年,北汽藍谷虧損程度仍未有明顯好轉,兩年累計虧損額高達117億元。

業績連年虧損、旗下極狐品牌銷量下挫、與華為的合作式微……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疫情反複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北汽藍谷的發展前景愈見坎坷。而這次的财報資訊,或許能夠帶我們回顧一下過去的2021年,北汽藍谷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牛财經】北汽藍谷2021年報:淨虧損超50億元,極狐拖累業績表現

财報資料顯示,2021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為86.97億元,同比增長6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52.44億元,相較上年同期虧損收窄19%。

北汽藍谷核心子公司為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其也是大陸首家獨立營運且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的企業。公司成立初期,以微型車、小型車等經濟适用型入門級别産品為主,憑借較高的成本效益優勢迅速搶占細分市場,在網約車、計程車等以營運、出行為主的純電動車市場打開了一條通道。當時EC系列作為代表車型,是北京地區重要的出行工具。曾被視為純電動汽車領域的“占号神器”,上市初期曾連續兩年位居單車型銷量榜首。

2018年,北汽藍谷新能源銷量達到15.8萬輛,已連續7年蟬聯國内新能源汽車銷冠。而這也是北汽藍谷的銷量巅峰,繼2019年銷量15.06萬輛後,網約車逐漸進入成熟期,北汽藍谷銷量也一落千丈。2020年公司整體銷量近25914輛,甚至不足巅峰時期的兩成。2021年,北汽藍谷銷量成績也未見回暖,全年僅銷售新車26127輛,基本與2020年持平。

據北汽藍谷官方解釋,銷量下挫、巨額虧損,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原材料供應短缺等影響,産銷量未達到預期,現有毛利無法覆寫固有成本費用,對業績影響金額約20-25億元。

除此以外,近年來被北汽藍谷寄予厚望的高端品牌極狐汽車,市場表現也差強人意。為實作産品向高端化轉型,北汽藍谷全面推進ARCFOX極狐品牌的提升和管道建設,公司加大品牌傳播力度,廣告宣傳及營運等銷售費用增加,2021年對公司業績影響金額約為17億元。

【牛财經】北汽藍谷2021年報:淨虧損超50億元,極狐拖累業績表現

除了銷售費用的巨額增長,研發投入層面,也壓縮了北汽藍谷的利潤空間。2021年,北汽藍谷持續建構自主技術能力,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對業績影響金額約為12億元。占據了整體收入的20%以上。北汽藍谷總經理、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對此表示,2022年研發投入還會翻倍,“這是為了應對2023、2024年更加激烈的市場競争”。

此外,盡管未在财報中明确披露,但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也是北汽藍谷連續兩年巨虧的原因之一。2018、2019兩年,北汽藍谷分獲政府補助9.18億元和10.42億元,同期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55億元和9201萬元,扣非後淨虧損分别達到7.29億元和8.74億元。

2020、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後,北汽藍谷分獲政府補助縮減為1.13億元和1.3億元,同期公司歸母淨虧損分别為64.82億元和52.44億元,扣非後淨虧損分别達到66.46億元和55.44億元。顯然,補貼退坡即使不是全部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幹擾了北汽藍谷的業績表現。

【牛财經】北汽藍谷2021年報:淨虧損超50億元,極狐拖累業績表現

為扭轉頹勢,北汽藍谷還先後與外部企業進行合作,希望為極狐品牌進入新鮮血液,2021年4月,北汽藍谷與廣彙汽車合作,圍繞極狐汽車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服務網絡;6月,北汽藍谷與阿波羅智能合作,旨在提高極狐汽車智能駕駛體驗;同年9月,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打造“ARCFOX”和“HI”聯合品牌,并在華為線上、線下管道同時展開銷售。

但極狐汽車的市場表現,尚且配不上北汽藍谷的一系列付出。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極狐品牌全年銷量4993輛,據代康偉透露,到2021年12月底,極狐品牌終端銷量超過1000輛。而同期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超9萬輛,“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單月銷量也早已先後突破萬輛關口。

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将2022年銷量目标定為10萬輛,其中極狐品牌承擔了4萬輛的銷售任務。盡管相較曾經的巅峰時期,10萬輛的目标并不算多,但對現階段的北汽藍谷而言,如何将失去的市場佔有率再度奪回,真正從B端走向C端,北汽藍谷到了必須發力的關鍵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