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作為勸世名言,各地流傳的版本不盡相同,但勸人知足常樂和某種意義上守本分的宗旨是一緻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其蘊含的哲理教育啟迪了曆史一代又一代人,對目前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意識的正确引導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這句話原本是出自《山海經·海内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象是森林中的一個龐然大物,蛇卻是一條細長細長的爬蟲,肚皮很小,吞吃一隻青蛙、老鼠什麼的還差不多,而想一口吞下一隻龐大的象,則有點自不量力了。

《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蛇吞象"是辦不到的,它的用意是告誡人們不要"人心不足",而要"知足",就是要告誡後人要知足常樂。"人心不足蛇吞象"凝聚的豐富文化内涵,早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底蘊百花叢中的亮麗一朵,成為我們互相勸說和自我鞭策,做人處世謀事的法寶之一。

《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而《山海經》這本書裡卻不隻有這些内容,它記錄了民間傳說中的各種奇談怪事,記載了很多山川河流景物動物,是以也有人認為它是一部地理書籍,但是我們不僅能看到這些有趣的故事,了解民間傳說和地理,更能從這些故事裡感悟人生。

《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山海經》并非是古人無中生有,遣情怡性的筆墨遊戲,在看似淩亂的文字背後,其實隐藏着一個綱紀嚴明的結構。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内容早佚。全書約三萬多字,寥寥幾筆卻記述了有關遠古時期的天文、地理、神話、巫術、宗教、物産、民俗、醫藥等諸多方面的内容,可謂是中國曆史上一部想象力非凡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山海經曆記載的像是女娲補天、誇父追日、精衛填海……這些耳熟能詳的神話讓我們體會到的不僅是這些曆史奇談的又去,更能讓我們體會到人生道理,比如精衛填海的故事,精衛鳥一心想把東海填平,表現出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和持之以恒、艱苦奮鬥的精神,也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堅持不懈,精衛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還有山海經裡提到的奇獸到了現代,科學家們發現裡邊很多東西是确實存在過的,隻是沒有被人類挖掘而已。比如,現在陸續挖掘出了許多《山海經》中提到的動物,發現許多自然風貌是确實存在的,隻是因為地殼變化和闆塊遷移發生了改變。

《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山海經》這本巨著留給後人的不僅是可以參考的曆史,還有一本人生道理書,每一個故事細細品味,就會學到人生的道理,了解古人的智慧。

這套山海經在講述神話故事或的時候講解的非常生動,它描述的就很簡潔有力,大家都知道文言文本就是簡潔性的,但是它的白話文解析也很到位,寥寥數字就能讓你感覺到這個畫面就顯現在眼前了,和我們之前讀過的單獨的神話故事真的不一樣。

通過這本書你就能感覺到我讀的就是古文化,那種感受就是我是一個古人了解着身邊的趣事,我想這大概就是山海經獨到的魔力吧。

這套書的包裝也很精美,複古的樣式拿來收藏也是很不錯的。我的是一套拿來收藏,一套用來閱讀了,我看了大概有兩遍多了,對裡面的内容熟悉的差不多了,因為很好了解,是以多看一遍就會很容易記住

書中文言文的注釋,加上白話文的解析,讓你能顧更加全面的了解山海經,并且它還配有插圖,增加了閱讀樂趣。

繼續閱讀